原住民樂舞

 

原住民樂舞
 

 

首頁 
認識原舞者 
使命與傳承 
作品開發 
作品集 
作品特色 
深入探討 
媒體報導 
團隊介紹 
參考文獻 
幕後花絮 
結語 

 

  

  台灣原住民,在十七世紀人民還尚未大量移入前,早已居住在台灣極其鄰邊島嶼,在台灣生活許久的原住民慢慢的有自己族群的文化及樂舞,至今,台灣原住民自我意識抬頭,從原本的九族增加至現在的十四族,各個族別都有自己的特色以及樂舞的文化,當然,每一個族群的舞蹈以及舞步各個都有自己族別的形式與意思,而這些意思只有懂得門道的人才看的懂。

 

布農族

  從年頭到年尾的祭典,都是以歌謠串聯的,搭配儀式和祭天的肢體動作,以歌唱為主,身子大都以靜態或緩緩的移動,使和音能集中撩繞成「聲音之柱」而上達天聽。

卑南族

  卑南族音樂顯得幽雅平穩,歌詞內容相當具有詩意,並有規模相當磅礡的敘事歌謠。卑南族歌謠節奏性強,由於卑南族非常注重團體生活,因此節奏性的敘事歌謠,配合他們整齊劃一的工作與動作, 卑南族最有趣的舞蹈中,有婦女專有吟唱的歌曲舞步,曲調溫婉高亢,也有少年專屬的歌舞。兩性雖然同在雙手交叉的舞隊中跳舞,舞步不同,因祭儀中兩性間社會秩序結構不同而有所不同,表現在他們的舞陣裡,男女的舞步的差異,他們自己非常清楚,但外人要懂得門道,才能看得懂。

魯凱族          

  四步舞是魯凱族的重要舞蹈,,雙手形成張開的「人字」群舞的形態,舞蹈開始,任何人只要放開一隻手,就能容許任何人進入舞陣中,但舞蹈卻受影響。舞蹈進行可以是封閉的圓形,也可以是流動的人龍動線。   魯凱族四步舞有男女混在一起跳,和男女分開來跳兩種。舞蹈是儀式的一環,身份和年齡沒有嚴格的區分。若是男女男女混合一起跳,則男子在前女子接在後面,如果是男女分開跳,則男性在外圈女子在內圈,表示魯凱男子是要保護女性的意思。

噶瑪蘭族

  噶瑪蘭族的語言、音樂及文化,目前僅剩下花蓮新社的噶瑪蘭族人還保存少數的傳統民歌。

邵族

  「杵音」是邵族歌舞的特色,是從生活經驗中而提昇為美感樂音,清漫迴蕩在煙波浩渺的日月潭邊,悠揚而悅耳。日月潭的水光山色,不僅台灣人耳熟能詳,在國際也是名聞四海。早期的台灣風光介紹,常見以日月潭為背景,加上原住民邵族的招牌歌舞「石印杵聲」為代表,可見日月潭風光的魅力。

太魯閣族

  原住民許多傳統歌謠,通常是曲和詞不分家。傳統太魯閣族老人教唱古調是直接教唱整個歌,沒有所謂先唱譜再唱詞的情況。太魯閣族傳統舞蹈以女性的舞蹈居多,歌謠則大都以隨性哼唱,即興起舞方式表演,男性的舞步簡單且多以左右前後跨步方式來配合女性的舞蹈。

排灣族

  排灣族的歌謠非常豐富,抒情浪漫或是悠遠懷古,但歌詞極為含蓄,意近指遠。早期排灣男子要心儀的女子表白,必須在女家父母親友之前,以歌聲來表達,排灣族人認為有教養的男子必須謙卑,無一絲驕氣。歌詞是即興而自由,愛意則挾在隱喻裡。

達悟族

  達悟族人至今仍保持著以原始形態的小音域的方式來表現歌謠,以獨唱、領唱、眾唱、對唱或多聲異音合唱,口傳給子子孫孫,並且以唱者的性別、身份,所演唱的場所、時間、歌詞內容、唱法等,嚴格區別巫術和一般生活類的歌謠與禁忌。

  在台灣本島許多原住民族中,歌謠方面大多屬於男女一同齊唱為多,但蘭嶼達悟族屬於男女齊唱的歌曲則很少;達悟族的勞動歌謠,如旱田、耕作所產生的粟作歌謠,才是以集體演唱的方式為主。

  達悟族男子藉著身體的拍打,可以產生出不同輕重的節奏律動,是男子陽剛之美的呈現。「頭髮舞」或稱「甩髮舞」是達悟族最著名的舞蹈,這種舞蹈婦女排成列,以手叉相互拉緊,兩腳不動,然後將頭髮甩下,開始唱歌並彎身向前,直到頭髮觸及面前的地板上,再隨腳步的前進,而前後擺動長長的頭髮,愈搖愈厲害,屈膝彎腰,以此將髮端能夠拂地甩出力量與律動。

鄒族

  鄒族之音樂非常豐富,歌唱方式包括單音唱法與和聲唱法。民間歌謠是以「山」為背景,旋律優美,沉穩渾厚,在族人的生活中,扮演著極重要的角色。

泰雅族

  泰雅族人喜歡唱的樂曲,常能激起人們歡愉的情緒,具高亢宏亮和輕快活潑的歌聲,別具風格。每年慶賀豐收的祭典中,這些歌曲和舞蹈在喜慶中,常能達到悅己娛人的效果,例如在婚禮、成年禮,歌曲意涵通常是象徵共同慶賀一起飲酒作樂,唱歌跳舞,分享良辰美景而盡情歡舞等意涵。泰雅族人生性活潑、熱情善感,一場歡樂的慶典,往往不知不覺度過了好幾天,充分顯示大自然純樸豪邁的天性。

賽夏族

  祭典開始前賽夏族人會在祭屋集合,在接近月亮升起的時間,由主祭者起音族人們雙手牽成舞隊,緩緩的往祭場中以右腳前左腳後的步伐移動,舞隊會隨著祭歌而改變,有時會急速往場中心繞圓成漩渦型,再急速回到半圓的舞隊型態。

 


著作權所有 (c)舞樂不作。保留所有權利。

ib50603@yahoo.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