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採集

 

 

首頁 
認識原舞者 
使命與傳承 
作品開發 
作品集 
作品特色 
深入探討 
媒體報導 
團隊介紹 
參考文獻 
幕後花絮 
結語 

 

  原舞者到許多的部落做田野採集,了解各部落族群一些的祭典、儀式以及文化,學習各個部落族群的歌謠以及傳統樂舞,與部落的長老們一同練唱、練舞,一同學習各部落群群的發音訓練,利用歌譜與原舞者團員練唱,再加上各部落族群的傳統樂舞,利用田野採集,在學習訓練,最後按照他們的歷史發展,加以改編,就呈現到舞台上。

阿美族宜灣部落

阿美族年祭 (ilisin) 似過年,是部落性的活動,其意義為年度結束時向神靈和祖先獻祭感謝庇佑,並祈求豐收和幸福。 ilisin 時所跳的 marikuda 舞原始意義與農作有關,族人相信歌舞愈熱烈盛大,農作物的收成會愈好,來年會愈順遂。年祭歌謠有領唱者與應答群眾,歌詞多為虛字,偶爾加入自編的簡短詞句。歌必有舞,舞步變化大。

阿美族奇美部落

每年年祭 (ilisin) 活動盛大舉行,歌舞服飾方面十分出色。奇美部落至今尚保有男子年齡階級組織,捕魚祭和豐年祭的活動,都還依照傳統的方式舉行,其音樂和舞蹈在阿美族文化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尤其以豐年祭中由青年男子所跳的 ciopihay 舞蹈最為特別。

阿美族太巴塱

Tabalong人用歌聲串起生活的點點滴滴,從項鍊中ina對兒女的感情流露,在「織布歌」、「歡欣」、「等待捕魚人」中聽到ina對家人的關愛。ina是阿美族人的媽媽,ina是給人溫暖慈愛的,ina們唱出心情與關愛,以歌聲建構部落的面貌,以歌聲滋養部落人們的心,在歌聲中我們可以追尋到Tabalong祖靈的根源,我們可以感受到生活在部落親朋好友傳出來的呼喚與熱情! 

祈福儀式中,以 palimo(祈福)為最具特色,部落的婦女們、媽媽們帶領著自己的兒女到祭場中,以自己釀造的小米酒,由頭目起,一一的獻酒祈福,這樣的儀式是滿足部落人蒙福求安的要求,以及女性對男性為部落及家庭在一年當中所付出心血勞力,帶來平安、健康快樂的生活,在palimo中,以一杯酒的誠意表達充滿感恩的情懷,這在所有阿美族的部落儀式行為中,僅見於太巴塱部落。

卑南族南王部落

南王聚落性活動以「年祭」最盛大。過去「出草」是年祭中最重要的活動,展現勇士精神並求穀物豐收。年祭活動也強調少年組與青年組的晉升儀禮。

鄒族特富野部落

鄒族於每年小米收穫祭後,在有男子聚會所 (kuba) 的大社,舉行盛大的 (Mayasvi) 祭儀,特富野 (Tufuya) 和達邦 (Tapang) 是鄒族目前尚存的大社,為 Mayasvi 祭儀的中心。 Mayasvi 包含迎送戰神祭儀、道路祭、男童初登會所及成年禮等連串儀式。歌曲和舞步充滿了敬神如神在的凝斂和虔誠風格。從音樂方面觀察,鄒族的歌謠分為單音性歌謠與和音唱法。單音性歌謠又可分為獨唱與合唱。歌謠當中有許多的歌詞屬於古代語言,且包含隱喻,現代已不易考其語意。很幸運的,這些歌曲還相當完整地保存下來。

 賽夏族五峰部落

矮人祭歌共十五首,是台灣文化的瑰寶。它的結構龐大,共包含三十四節,二百二十九句。每節以一種植物的尾音押韻,具備完整詩形,是詞意豐富的史詩。每一章節的詞句以三種方式反覆演唱 (1212/233/344 1212/2323/3434 12/23/34) ,每一反覆結尾處有一長串虛字。整套祭歌虛字出現的部位與方式極為講究,充份烘托出要表達的情感。整套祭歌唱完要四個多小時。第一晚矮人祭本祭 (kistomal) 歌舞只能唱跳十五首祭歌中的一至五首。南庄是在第一子夜十二時,五峰則是在第二晚十二時推米臼入祭場,族人手牽手肅立面向東方唱第七首 waLowaLon 。第二晚 papat na wasak 是半送歸 ( 送走一半矮人 ) 。第三晚 Papa osa 是送歸之夜歌舞,天明後則進行正式送歸的連串歌舞儀式,唱第十二至十五首歌。

歌舞時所配掛的臀鈴除為伴奏樂器外,另一層意義為︰藉由臀鈴擺動的聲響,囑咐賽夏族人隨時隨地勿忘了矮人的叮嚀、訓誨。

賽夏矮人祭歌舞的儀式性極為濃厚,包含了矮人的哀訴叮嚀以及賽夏族人的虔誠祈求,絕不能以一般娛樂性歌舞視之。

排灣族谷樓部落

古樓社在居民口傳上,他們的祖先是自臺灣東部往西部定居而建立的部落。在最早的時期可上溯最早的居住地是在 Kurasaru 舊社;後來有三位青年在一個機會裡離開部落,在巡視獵區以及尋找要新建房屋的地點時,因為獵狗的指引到達某一處,獵狗便低吼著不肯離去,於是就在該處見了第一棟房子,此地也就被稱為 Kulalau 社(舊古樓)。所蓋的第一棟房子也取名為 Girhing 。後來,三兄弟意見不合,決定分家,各自建立房屋居住;但三人仍並排建屋,老二的家屋取名為 Qamulil ;老三取家屋名為 Radan 。這三個家名,正是舊古樓傳統上三個主要頭目家系的名稱,從此也開拓了舊古樓日後雄厚的聲勢地位。

布農族明德部落

(一)卓社群

卓社群分佈於南投縣仁愛鄉濁水溪上游沿岸山地,自稱為 siabakan ,清代稱為「干卓萬番」。其居住地與泰雅族之賽德克亞族為界,居布農族群之最北部。分佈於現今南投縣仁愛鄉的中正村(原名過坑)、法治村(原名武界)與萬豐村(原名曲冰)。其中原居卓社的巴拉巴南社一部份卓社群人於 1938 年移居南投縣信義鄉望美村的久美村。

(二)卡社群

卡社群分佈於南投縣信義鄉卡社溪沿岸及仁愛鄉濁水溪流域之山地。卡社群人目前居住在南投縣信義鄉之地利村、雙龍村、潭南村與仁愛鄉的中正村。

(三)丹社群

根據口傳的系譜推斷,約在兩百六十年前,巒社群中有一個名叫 vatan tanapima 的人,從他所住的 katuguran 社經過巒潭山到丹大溪一帶的原始森林裡打獵,煮飯時無意間將一些未去殼的小米掉落在地上。等他下一次回來察看陷阱時,發現那些掉落的小米粒已經發芽而且長得很好,於是對這片土地的肥沃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到家後便一再向部落裡的族人提起這件事。 Vatan 本人沒有搬到丹大就去世了,但一些巒社人卻被 vatan 描述的美景所吸引,因而遷到丹大溪溪邊當時 vatan 獵寮所在的台地上,在此建立丹社人第一個部落,此即為丹社群的老家。初到丹大這個區域時,丹社人仍自稱為巒社,漸漸隨著人口的增加,部族分立,加上與巒社有明顯的地理區隔,丹社人遂逐漸發展出自己的文化特色。

(四)巒社群

根據口傳巒社布農族人是從平地入山,居住在郡大溪中游流域的巒大社 Asang banuan ,然後向周圍移動。大約十八世紀初葉,巒社群群人越過中央山脈向花蓮的拉庫拉庫溪流域移動。後因上游常受北鄒人的襲擊,於是漸漸往中、下游移動。然而,他們還有來自台東方面的襲擊,卑南族曾經幾次組織獵首遠征隊溯拉庫拉庫溪而上去襲擊他們。這個來自卑南族的威脅,將巒社群人封鎖在拉庫拉庫溪流域裡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其後二者達成和解,布農人承認平地為卑南族的領土,卑南人承認山地為布農人的領土。於是巒社人又開始南下向清水溪及新武呂溪方面移動,從系譜上推測,這可能是十八世紀末葉到十九世紀初葉的事情。但此時郡社群人已經移居於新武呂溪流域及其鄰近的地區,將巒社群人南下的路阻擋。以後雖然也有巒社群人往台東或高雄山區移動,然而這些遷移過去的巒社群人都被郡社群吸收,甚至在新武呂溪流域的巒社群人,因為在數目上居於劣勢,也有被郡社群人同化的傾向。

(五)郡社群

郡社群人稱為 Isi-bukun Bubukun ,據說最初的祖地為 Asang Bukun 。根據族人的口傳,據說他們很早以前住在巒大溪及陳有蘭溪流域,後因天災人禍而遷移至郡大溪岸之郡大社。十八世紀末葉,郡社群人一方面越過郡大溪及陳有蘭溪向南邊之東埔社殖民,一方面翻越玉山進入拉庫拉庫溪上游建立部落基地,然後,再沿中央山脈南下,在新武呂溪上游(今南橫公路利稻村、霧鹿村一帶)建立部落。之後又有部份郡社群人又直接越過關山,越嶺南下向荖農溪流域及內本鹿一帶殖民。

南鄒高中部落

在清代,沙阿魯阿人曾以內幽社、內憂社、美壟、頂四社四名出現,因而日本人來後稱之為上四社或四社。但此名稱的來由,更是因為在清代和日據時代,沙阿魯阿人社會是由四個部落所組成:雁爾社、排剪社、美壟社、塔臘社(前引文)。今日的沙阿魯阿人絕大部分聚居在高雄縣桃源鄉的桃源與高中兩村內,聚居在桃源村內的沙阿魯阿人即為雁爾部落的居民,分布於兩地居住:一在雁爾,一在鄉公所所在地 karabon 。聚居在高中村內的沙阿魯阿人即為排剪部落與美壟部落的居民,其中排剪部落居民又分散聚居於第一部落與第二部落兩地(劉斌雄 1969:74-84 )。

阿美族港口部落

港口部落( Makotaay)位於花蓮秀姑巒溪河口北岸,可說是東海岸阿美族重要的發祥地之一。時至今日,港口部落尚保存著嚴謹的年齡階級制度與豐富的「海祭」、「年祭」等傳統祭儀樂舞。無論從文化、歷史或地理等之角度看,港口部落都是獨一無二的。從空中俯瞰,港口位在台灣東部海岸的中心點,沿著秀姑巒溪逆流而上,可以穿過東海岸山脈,深入花東縱谷,與中央山脈連接。港口部落是阿美族向南、向西、向北分佈、移動的心臟。

田野採集地點:

卑南族:台東市南王里

鄒族:嘉義縣阿里山鄉達邦村、特富野村

南鄒族:高雄縣桃源鄉高中村

阿美族:台東縣成功鎮宜灣村、花蓮縣瑞穗鄉奇美村、花蓮縣光復鄉太巴塱村

賽夏族:新竹縣五峰鄉大隘村

排灣族:屏東縣來義鄉古樓村

達悟族:台東縣蘭嶼鄉

布農族:南投縣信義鄉明德村、高雄縣三民鄉〔那瑪夏鄉〕民權村

2009年最新田野採集地點

噶瑪蘭族:噶瑪蘭族傳統樂舞採集研究

 

著作權所有 (c)舞樂不作。保留所有權利。

ib50603@yahoo.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