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竹林山觀音寺」為題參加「網界博覽會」的緣由


  初始,我們只以地緣因素,而準備用「竹林山觀音寺」為題參加「網界博覽會」,但多次探訪「竹林山觀音寺」之後,發現祂的功能性是多元的。


同於其他廟宇之處:


  林口鄉宗教信仰的發展,也是隨著鄉民對本鄉的開拓而來的。藉由探討林口鄉的宗教信仰,可以進一步理解當時林口鄉的聚落生態。大體上,來自不同祖籍的漢移民,其祭祀的「地方神」是略有不同的。這也是台灣一般廟宇的共同特點。


異於其他廟宇之處:


1.信仰的中心:我們發現「竹林山觀音寺」不只為林口鄉民共同的信仰中心,也是新莊地區、甚至是北台灣地區信仰的中心。

2.強大的包容性:祂奉寺的神祇包含佛道,顯示其強大的包容性,就如同日治時代一般委曲求全,只求給予百姓一宗教信仰為訴求,而不計較其外在建築是否為日式廟宇。

3.慈悲、接納的鄉民:賴「竹林山觀音寺」維生的商人,並非全是林口當地的鄉親,他們來自桃園、台北縣其他地區。林口地區的百姓、警察,一如「竹林山觀音寺」一樣,展開他們的包容、慈悲,接納來自各地的流動攤販。

4.佛道共存、葷素不拘:一般的寺廟皆倡導「禁殺生、多吃素」,但您只要在廟門口的流動攤販一看,您就會有很深的感觸:「何必拘葷、素」,或許在萬物輪迴之界,某些生物也須經由「人類之口」,在「竹林山觀音寺」獲得重生。

5.富文教功能:「竹林山觀音寺」為北部的信仰中心,而林口地區無大型的表演場地,加上「竹林山觀音寺」的龐大經濟能力,以「取之於信眾回歸於信眾的理念」,所以自然而然的無形之中就造就其教育之功能。除了固定的節慶表演之外,更能贊助「教育性的團體」(如:紙風車劇團)之演出。而「鶴齡交誼中心」一樓是老人大學的所在地,二樓更有圖書館,提供鄉民充實知識的糧食。

6.廟宇環保的先驅:諸多人們「多燒金紙」才是敬神的觀念,在「竹林山觀音寺」中是不被鼓勵的。這兒賣金紙的流動攤販寥寥無幾,頂多是賣蓮花金的流動攤販而已,因為無論您是否奉獻「添油箱」,您都可以在中殿前取線香、金紙膜拜,無形之中環保的功能就增強了。


 

何來的「竹林山」?


  剛搬到林口定居的人,一聽到「竹林山觀音寺」這名稱,都會產生同樣的疑問:訝異林口台地上,何來的「竹林山」?為何一般人皆稱祂為「竹林寺」?難道是竹林遍野中的寺廟?後來一探究竟之後,才得知廟名的由來是:分別取蘆「竹」、「林」口、龜「山」三地各一字而成。
以前的人稱林口為「大坪頂」,聽老師說民國八十七年我們所就讀的學校──「崇林國中」初建校之時,校門口的公車站牌,仍名為「坪頂」,顧名思義名稱當然由林口「台地」衍生而來。

  以前要到蘆竹、樹林一帶百姓,都以林口為出入口,林口鄉近海,當時先民最早當以海路為主。
以前林口地區包括:五湖、五坑、龜山等地(今蘆竹、林口、龜山一帶)皆稱為「大坪頂地區」。此地區的信仰始自:清仁宗嘉慶六年( 1801 年),既已由福建省晉江縣安海龍山寺分靈而來了:觀世音菩薩大媽、二媽、三媽神像,由大坪頂地區地方人士恭迎回台並輪流奉祀。讓當時離鄉背井的百姓心靈得到了依靠。台灣基本上最早是漢人移民的社會,在「求生存」的原則下,凡能讓心靈得到依靠,能庇佑我們的神祇,不論佛道,都是住民虔誠膜拜的對象,因此信仰也根植人心並與生活息息相關。


委曲求全的宗教信仰


  台灣日治時期,昭和十四年( 1939 年),在日本政府同意下,地方士紳捐獻土地,完成一日本式的寺廟,奉祀觀世音菩薩。並以蘆竹鄉的「竹」、林口鄉的「林」、龜山鄉的「山」三個字,命名為「竹林山寺」。
但中國式的信仰,卻是日本式的寺廟,「日本皮、中國骨」,真讓人有「四不像」之感,無奈殖民地,只能委曲求全。

時來運轉,終於「脫皮存骨」


  台灣日治時期於1946 年結束,信徒提議改建為中國式的寺廟,新廟於 1949 年完成,並更名為「竹林山觀音寺」。以「觀音」來凸顯中式信仰的風格。但是根據老師的說法:當時廟宇雖為閩南式建築,但其庭園中仍存有日式庭園的風味,直到經過多次的庭園修砌,才有今天江南式庭園樓閣、小橋流水的風貌。從1946年到1990 年,舊廟宇因老舊,廟方決定原址重建,已拆除,只好期待2010年,新建廟宇完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