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展學校特色-傳統鼓樂隊(鼓樂飄揚)
- 民國90年,大林鎮社團國民小學,在劉英森校長任內,成立了第一支大鼓隊,聘請南華大學雅樂團指導;校內教師亦在邊學邊教的教學相長下,成為學有專精的指導老師。
- 全校目前有67位小朋友,每一位都是能敲會打的『青春小鼓手』。4年來,應邀參與校外機關團體各種活動的表演,達到50場,讚聲不絕,頗獲好評。也因此打出了活力與笑聲,更振奮了信心與鬥志。社團的孩子,就在一片鼓樂聲中,一步一步邁向更有自信的明天。
鼓 隊 曲
目
我們常練的曲子有這些:
1.喜慶鑼鼓
這是一首流行於大陸淮河兩岸的民間歌舞藝術,使用的樂器很
多:有小鼓、小銅鑼、大銅鑼、小鈸、大鈸等,這種熱鬧的氣氛,很適合有喜慶佳節時的演奏。
2.廣東獅鼓
獅鼓,一般是配合舞獅的動作表演來演奏,現在,只表演鼓的部分,所有的鼓都是打相同的節奏,配合拋棒的動作,以大小聲來表現整首曲子的氣勢。
3.鼓韻
這首曲子分為兩大段,在快與慢的節奏中,請大家共同來品味鼓樂多變的神韻。
在演奏中,藉由打擊鼓面、鼓邊、鼓棒等不同的位置,來呈現有趣和多變的樂聲,在忽快忽慢的節奏變化中,展現鼓樂特有的曲勢。
4.金剛般若曲
本首曲子原為鼓王王寶燦先生譜給學生當練習曲,後經各學生之創意再添加各項技巧將打擊所常用的各種技巧、節奏,全部運用在其中而成為一首佛曲。
5.鬧社火
大、中、小鼓變化眾多,有時以小鼓為主,有時以中鼓為主,彼此互相配合,相互呼應,加上口中響亮的呼喊,讓人覺得很有精神,是一首很精采的曲子,曲長約7分鐘。
6.麻雀變鳳凰
著重手部姿勢的變化,分多段進行,節奏簡單,配合手部及肢體動作的變化,有時並模仿麻雀的叫聲,妙趣橫生,讓小朋友能從中習得鼓與身體間互動的關係。
7.坊拜路鼓
此曲用到的樂器有:小鼓、鈸、銅鑼,主要是用於過年或喜慶活動中,相互拜年或慶賀時來演奏。
8.奔騰
這是大陸鼓王『王寶燦』老師的作品。
是利用鼓聲來表現萬馬奔騰的豪邁氣勢,
演奏時運用鼓面、鼓棒以及鈸的聲音,來展現【馬】奔跑時,不同的聲勢;演奏者也利用手部、眼神及身體來傳達策馬奔馳的駕勢。
9.龍虎相爭
這首曲子,是以大鈸和小鈸表示龍和虎,
透過不同的擊鈸技巧以及多變的隊形,互相以「草螟弄雞公」的逗趣方式,來展現它的氣勢。
10.秦王點兵
主要在描述唐朝秦王李世民帶兵打仗收復失土的故事整首曲子從校兵場上集合士兵練習開始分成鼓邊段、鼓心段及鑼鼓段,充分應用了鼓的各種音色來顯示最後得勝歸來的歡慶氣氛。
11.節慶鑼鼓
這首曲子主要以鼓來領奏,並配合各種小樂器例如小鑼、小鈸、大鑼、橈拔等來營造熱鬧的氣氛,適合在各類節慶中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