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頭目阿姨(2006、10/25)
紀錄:小寧
今天老師安排我們開始部落頭目的探訪,其他同學放學後,我們七個人和乙組的同學,就背著書包到圖書室集合,老師先跟我們講解了下午要訪問的人,是一位大頭目,所以要特別注意禮貌,也大略說了排灣村在我們這一群排灣族的重要,因為和頭目阿姨約好了時間,所以很快的拿了自己的東西,分乘四位老師的車子,浩浩蕩蕩的出發了。
老師把車子停在村活動中心,我們下車走了幾分鐘,就到達頭目阿姨的家,在阿姨家外面立了一塊好大又有雕刻原住民圖案的石碑,我們安靜的進到屋內,阿姨好熱情的招待我們,我們坐好之後,老師說明了來意之後,我們14位同學,也用母語介紹了自己的名字和家族名,我們都好緊張,說得結結巴巴,我想下次一定會好一點,在阿姨和VuVu和藹的解說之下,我們了解了很多,包括了排灣村古時候的位置、頭目的家族和神話故事,好多好多真氣自己寫得太慢,很多都來不及記,不過阿姨和我們約好下星期要讓我們再採訪,而且老師也帶錄音筆錄音,真的好期待下星期的到來,在頭腦填滿之後,我們就告別阿姨和VuVu,老師一一送我們回家,圓滿結束了今天的探訪。
盛裝再訪頭目(2006、11/01)
記錄:小寧
今天要再訪Qapulu頭目家,老師在上星期與蕭阿姨約好,今天要盛裝真正的遵照原住民禮俗,拜訪大頭目家,等我們著裝後,我們帶著一大袋的檳榔和荖葉當做見面禮,浩浩蕩蕩的出發了。
在到頭目家前面的廣場,就要喊:「我要來拜訪了」,而頭目和長老就要到家門前來迎接,並端出水來歡迎,我們每個人都接受了見面禮「一杯水」,我們就依序進入屋內坐下,接著就推派我向頭目報告我們的來意,並獻上我們的禮物,接著就由長老及頭目致歡迎詞,接著就是我們最喜歡的,享用阿姨準備的糖果餅乾,接著就開始我們的採訪,蕭阿姨為我們講述一些頭目的裝飾,從頭上插的熊鷹羽毛的等級,到佩帶的琉璃珠項鍊,一條一條的或是幾條合在一起,頸鍊男生是四條連在一起,女生是三條連在一起,再談到阿姨家的寶貝古陶壺,年代已不可考,搬出時我們都小心再小心,壺口的破損是故意的,是用來辨認陶壺的主人,又談到排灣族的紋身刺青、日據時代的頭目章----真的很多,多到來不及記,還好老師準備了錄音筆來紀錄,施主任也用攝影機錄起來,今天真是過了一個有意義下午,好感謝蕭阿姨和金奶奶,教了我們好多原住民的傳統禮俗,這真的是在學校裡學不到的,而在合照後結束了今天的探訪,不禁要大喊「探訪成功!耶!」。
訪問我的外曾祖母(2006、11/08)
記錄:小寧
從上星期老師就一直叫我問媽媽,可不可以採訪曾祖母,經過媽媽的聯繫,曾祖母一口就答應了,我們的造訪,昨天老師利用中午,就把我們集合到電腦教室,告訴我們今天的行程及重點,要我們先上網尋找原住民刺青紋身的資料,我查到了排灣族女生有紋手的習俗,且要在十七八歲之前,這習俗在日本人到了之後就被禁止了,而其圖案有菱形、直線、絞線、人形等,而且都有它表示的含意,我們每個人都做了基本的準備。
今天因為要到那遙遠的大社村,所以中午十二點半剛放學,我們就集合分配車輛,在爸爸車子的帶領下,我們就出發了,經過三地門,車子就進入山區,過了檢查哨直行,再彎入往大社的路上,一路灰塵飛揚、左晃右晃,經過德文村,在我們要吐之前,好不容易才到最裡面的大社村,我雖來過好多次,但還是第一次和同學、老師一起來,曾祖母在屋簷下,由媽媽擔任翻譯,接受我們的採訪,談起80年前的往事,雖是那麼久了,但是曾祖母還是性高彩烈的談著,好像是昨天的事,好久沒看到她那麼高興了,我們也得知部落中有手紋的,也只剩三人,我們也知道什麼人才可以刺,為什麼要刺及禁忌,媽媽也說好多都是第一次知道,所以過去的歷史文化,將有待我們去探訪記錄,在夜幕低垂下我們才依依不捨道別曾祖母,也祝曾祖母身體永遠健康,因為還有好多好多的傳承,等待曾祖母告訴我們。
探訪排灣村Daugudu高家(2006、11/15)
紀錄:小蓉
老師在學校就先對我們轉述書中所記載排灣村的頭目家族,在排灣族中頭目是屬於世襲,傳給嫡長嗣不分男女,目前在排灣村有頭目三家,而家格最高的頭目家,就是今天我們要訪問的高家,所謂家格最高是指排灣社會中大家都認定的,因為有些頭目是由婚姻中慢慢串聯集合起來的,並不是原先的頭目家族,在老師講解過後,我們分搭三輛車就往排灣村出發了。
在活動中心下車整裝後,拿著老師準備的禮物-檳榔,雖然老師說不能嚼檳榔,但在原住民的社會中,檳榔是拜訪頭目必備的大禮,我們到達高家就看到了一隻好大的石雕老鷹(qaris),牠的羽毛就是頭目頭上所插的,老師說正確名稱是赫氏角鷹或熊鷹、鷹雕,為台灣猛禽類中體型最大者,進到高家坐定,今天是由我代表全部的人獻上禮物,而且要先說我是誰,並報出家名及村別,說明我們是佳義國小的小朋友,因為參加網界博覽會比賽,所以來訪問頭目,也謝謝頭目接受我們的採訪,並接受我們的一點點禮物,而頭目就會致詞歡迎我們,這樣才開始採訪工作。
因為高家男主人已過世,目前是由女兒高冠芬(Zuljzulj)接承頭目當家,惟因年齡尚輕(26歲)對於家族之事知道不多,是由媽媽林玉桂女士(Maljeveljev)接受我們的採訪,但因公公很早離開舊排灣村,到高雄縣桃源鄉當警察,家屋委託他人代管,惟管理不善,一些古老陶壺皆散失殆盡,故目前並無古陶壺,客廳櫃上滿滿的陶壺,都是社民結婚時所贈送的獻禮,也知道了目前排灣族大家所公認的六大頭目家:排灣Daugudu高家、大社Taljimarau賴家、瑪家Vavulengan徐家、泰武Karagiyang潘家、古樓Dilevagan羅家、台東Giring高家等,而Daugudu高家又特別在結婚時須有陶壺及兩隻豬的聘禮,其他頭目只有一隻豬,在林女士熱誠的招待知無不言下,我們高興的離開高家,並在其家名石碑前,留下了我們的影像。
探訪排灣村Mavaliu陳家(2006、11/16)
紀錄:小雯
老師說我們採訪的進度有一點慢,所以接著昨天的探訪,今天又安排了排灣村的另一個頭目Mavaliu陳家,利用午休時間老師也先告訴我們,Mavaliu家在原部落中是屬於軍事頭領,對於部落的抵抗外侮、征戰是由Mavaliu家負責,我們突然覺得老師越來越像部落耆老,對於部落的往事也能敘述一二,我們真的要好好努力才行。
一樣的我們在活動中心下車,還是拿著禮物-檳榔上門拜訪,而今天是輪到慧如報告我們來做什麼,慧如很不好意思,小心的報告完,講得不很清楚,回到學校又要被老師唸了,Mavaliu陳家原頭目已過世,目前是由長子陳志龍(Lauchu)接承頭目當家,因為年輕所以也特別邀請了排灣村的耆老78歲的金賢仁老先生到場,協助解說敘述,及媽媽陳兆銀(Vavoni)女士要把最真、最確實的歷史傳承給我們,真是太感謝了,我們採訪知道了如果部落有發生抵抗外侮、征戰之事,要先在Mavaliu家前集合商量再出發,而青年會所也是屬於陳家掌管,青年會所在排灣社會是類似服義務役,18歲到結婚前,男子要住到青年會所中集中管理訓練,而住進時要攜帶武器入住,年輕人要參加婚喪喜慶一定先在此集合再出發。如有獵到人頭,也要先拿到本家前廣場,丟上去用茅去刺(類似目前刺福球一樣)後,才放到部落的人頭架上,也談到Mavaliu家原有一個陶壺,在日本人來的時候,要搶那個陶壺,而那個陶壺竟然流下了眼淚,不過還是被搶走了。老人家都是說母語,還好有人幫我們翻譯,我們才有辦法紀錄,看來我們真的要好好學母語,不然好多事就會傳不下去。
最後頭目拿出家傳寶貝:會冒煙的琉璃珠,是鑲在頭目的頭飾上,聽說曬到太陽會冒煙,不過是今天是陰天,老師拿到外面照相時並沒有冒煙,真想知道是不是真的會冒煙?而冒煙珠子會不會變小?不過老師說要注意禮貌,所以只好下次有機會再問,滿滿的紀錄回家又要好好整理了,最後在頭目家前面和頭目一家人合照留念,最後一項要紀錄的是頭目家前的木雕,是有圍裙子的,遮住下體,是目前所看到最有禮貌的木雕。
探訪鼻笛高手金爺爺(2006、11/23)
紀錄:小蓉
原本預計昨天下午進行的鼻笛採訪,因到舊排灣就延到今天才採訪,吃完午餐其他同學準備午睡的時候,我們幾個又坐著車子出發了,在村活動中心下了車,遠遠的就看到金爺爺在對我們招手,進入金爺爺的家,就看到桌上擺滿了工具,有刀子、鑿子、鑽孔的,和有一些不知怎麼說的自製工具,大概等一下,金爺爺就會教我們怎麼用。
金爺爺首先說明笛子有單管及雙管之分,而單管是勇士才能吹,雙管是貴族平民都能吹,可用於追求心儀的女生,男生到女生家前吹奏一曲,如果女生也有意,那就會打開窗戶,好像是這樣,因為金爺爺都說母語,雖有卓老師翻譯,但還是沒有很完整,接著就開始教我們製作鼻笛能用的竹子只有兩種,都屬於節距較長的竹種,取好竹子後還要磨,接著挖聲孔,接著做吹嘴,用刀削得剛剛好的木篩,挖一小溝塞上,試吹滿意後,再用燒紅的鑽子鑽孔,傳統是三孔,改良是五孔,而另一管是不鑽孔,最後把兩支綁在一起即可,金爺爺也用新完成的鼻笛吹了一曲,大概是快速的完成,所以沒有很滿意,又拿出他的自用鼻笛,吹了一曲,鼻笛的聲響取自百步蛇,而且蠻哀怨的,晚上聽起來會好像哭泣一樣,金爺爺的孫女也是參加網界的本校成員,她也露了一曲,真是好聽,在大家傳遞都摸到鼻笛之後,我們每個人拿著一根鼻笛,吹出聲音合照了一張,在謝謝金爺爺聲中告別了,希望鼻笛能永遠的傳承下去。
探訪美麗的頭目(2006、11/24)
紀錄:小雯
在第二節下課,老師突然要我們集合,要前往排灣村,因為上次到Daugudu家我鍆只見到頭目的媽媽,經過老師的再聯繫,確定今天早上十點半盛裝接受我們的採訪,聽同學說她很漂亮、頭上插的羽毛也很漂亮,真想看一看到底是不是真的。
我們分乘兩輛車前往,到達頭目家門口,就已聽到原住民服飾發出的鈴噹聲,叮叮噹噹煞是悅耳,頭目媽媽笑臉迎人,進到屋內發現跟上次不太一樣,櫃上的陶壺都已掛上一串串的琉璃珠,客廳角落也多了頭目結婚時的聘禮-兩個手工精緻裝扮美美的大陶壺,壺上掛有兩串琉璃珠、壺口插有象徵大頭目的三根熊鷹羽毛頭飾,旁邊也插了兩根掛了羽毛的原住民長茅(裝飾用的與打獵的茅是不一樣,打獵時是把獵刀插在長棍上當長茅用-卓老師解釋說),頭目媽媽也特別展示了壺口有百步蛇爬出的陶壺,這還是第一次看到呢!
美麗的頭目終於出現了,和藹的笑容配上全身的原住民服飾(是頭目的結婚禮服,聽說全身行頭要十幾萬),以迷倒了我們當然也包括老師,我們到屋外拍照,從所有人的合照到頭目個人照,看著施老師猛按相機,光是臉部近照就拍了五六十張,只聽到相機喀嚓喀嚓響個不停,我想應該夠開一個個人展覽了,不過頭目還是笑臉迎人,也和我們到頭目碑前面合影留念,衣服上的珠繡圖案在頭目媽媽一一的解釋下,我們欣賞到美麗精細的原住民刺繡,也了解圖案的故事,有蕩鞦韆、抬陶壺、山豬等,當然老師又是一陣猛拍,在頭目家人的歡送下,我們愉快的結束今天的探訪。
訪問部落老人(2006、01/10)
記錄:小寧
有部落老人一直住在山上,過著自給自足愉快的生活,那就是Judy徐爺爺,二十幾年山上的常住人口不超過十五人,都過著種植小米、芋頭、青菜、打獵、養羊的悠閒生活,一直到前幾年才有電,帶來光亮,老師說:「老人可貴在於其經驗、閱歷,那是再多錢也買不到的,而臉上的皺紋,是歲月的痕跡;是一天一月、一年一年所刻劃上的,是智慧的結晶。」我聽了好感動,讓我想到媽媽的祖母,改天我一定要找時間上山陪她聊天,在老師與他的問答中,我們瞭解了部落更多的遷移過往,也知道上次我們去探查,在筏灣國小遺址上方,Tusantaf部落的一小部份,其居民原來在光復後,有一部份因頭目當警察,而隨著移居高雄縣桃源鄉,其餘則遷居下方部落中,才遺留下那些石板屋。我們深深知道,有些過往事情如沒記載,那以後真的就無從查起了。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