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肯定地說,硯台是在筆、墨、紙問世之後才來到世界的,這大概是硯排在最後的主要原因。
至今,我們還不能準確地確地判斷硯台的具體生日是在哪一天,但在二十年前,中國考古學家在湖北秦代墓地裡,發掘出大批木牘、墨以及石硯等等書寫工具…
便足以證明早在戰國時代已經有硯,我們的祖先在那時候已學會用墨寫在簡牘上,硯台也就應運而生了。
一開始,並沒有硯台,那不過是一塊普通的石頭,叫研石。隨著松煙墨的誕生,在石頭上磨研也蹩腳了,於是人們創造了硯。用墨在硯上磨,顯得方便得多了,用完了收藏起來,下次再用,有人還學會在研上刻些花紋和自己的名字,以表示對硯的珍愛。
我們總以為硯台全都是石料做的,其實從魏晉開始了瓷硯、銅硯、鐵硯、陶硯。漢代的硯,圓的,還有三角形、箕行的、龜行的、最常見的是圓形和箕行的。唐代的硯最大的特點是硯池較深,儲存的墨汁較多,這使我們聯想到唐代書法藝術的興旺。
石硯的流行是從唐代中期以後,到宋代便出現了石硯的統一天下,銅硯、鐵硯很少見到了,陶硯幾乎絕跡。由於硯石產地較多,原料來源較廣,人們對石硯的選料也講究起來,並形成了以端硯、歙硯、澄泥硯、洮河硯為最著名的四大名硯。
端硯產於廣東省肇慶市。古時,肇慶叫端州,那裡出產的硯便叫端硯。端州是漢代的鹽都,經濟非常繁榮,僅勞的端州人自唐代就開始制硯了。據當地的老人說製作第一只端硯的是一個姓顧的婦女,她住在肇慶市郊黃崗村。從小隨著石匠父親上山採石,雕刻石獅。一次,顧氏在山上發現了一種石頭,便把它曹成方塊狀,周圍刻上花紋,作成磨墨的硯台。父親十分欣喜,把女兒的傑作拿給村人看,都覺得新奇。有人在顧氏減到紫石的地方找到許多硯礦,製出硯台在市場上出售。
那時的端硯僅僅是為了使用,只要把硯石打磨成方形、圓形或箕形,上面開個硯池,能磨墨就行了。到了唐代,人們把端硯裝飾起來,在墨池四周刻些圖案。宋元之後,製硯藝人又在硯上刻些山水人物、鳥獸魚蟲、梅蘭菊竹,使端硯成為既能用又耐看的珍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