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塔首頁
燈塔地圖 學生作品 研究計畫
燈塔首頁 歷史燈塔 軍事燈塔 觀光燈塔 文化燈塔 生態燈塔 藝文燈塔
燈塔小百科 燈塔博覽會 燈塔解說員

歷史燈塔軍事燈塔觀光燈塔文化燈塔生態燈塔藝文燈塔

 

燈塔小百科

Question 32:最古老的燈塔?

A:望高樓

  清光緒九年(1883年)四月一日,前清海關-英國客卿赫德所規劃的鵝鑾鼻燈塔,在臺灣南端開始向巴士海峽綻放光明。於是直到今日,大多數人仍以為鵝鑾鼻燈塔即是台灣本島燈塔的嚆矢,其實不然。
台灣本島最古老的燈塔,早於嘉慶元年(1796年),由淡水之街民、商家和船戶集資,在沙崙西北端(今俗稱淡海西北岬)以砌石建造一座民營燈塔「望高樓」,這才是全台第一座燈塔,也是唯一的民造燈塔。
過去約在清乾隆末期,到達台灣的船隻,經常將淡水港東北處的沙汕誤認為港口,而屢遭不測,當年的台灣本島,從未見過洋造的燈塔,於是當地的居民很聰明的想出辦法,用石塊砌成一座燈塔。聽說塔身有三層樓高,坐落於沙丘上,附近地勢皆是海灘或不及三公尺高的沙丘群,因而,由望高樓的塔上瞭望時,視野廣闊,確實是名符其實能瞭「望」的「高樓」。
  淡水街坊人士聚資建塔,黑夜時,燈塔的亮光指示船隻向燈塔的南邊,平安的進入淡水港。入港後的船隻,皆至福佑宮捐獻香油錢,一方面祈求平安;一方面香油錢充作廟內住持管理燈塔之用,定時於夜晚用花生油點燃燈火,與雇工守樓。
  望高樓燈塔,西方船隻稱它為「黑燈塔」(Black beacon),中法戰爭時此塔尚在,10月8日登陸戰當日中午,一名法軍信號兵曾爬上燈塔頂端,用手臂發出信號「彈藥用罄,損失慘重,我們非撤退不可!」此事被記載於僑居淡水的英商洋行日誌中。
  可惜到了光緒十年(1888年),劉銘傳在今油車口和淡水國中前建造兩座一高一低的西洋式淡水燈塔後,望高樓就功成身退任其荒棄,因沒人管理而逐漸倒塌。昭和二十年(1945年)春,太平洋戰爭末期,駐淡水之日軍,為了急建野戰堡壘,以防盟軍登陸,將望高樓石材充作堡壘礎石,導致這座一百五十年之久的石砌燈塔被「斬草除根」,望高樓遂消失於歷史軌跡裡,原址蕩然無存,今日無跡可尋了。
  古籍裡,幾乎無法查出望高樓的詳細記載。淡水福佑宮(淡水鎮中正零售巿場對面)前殿之右側內牆,嵌有一極具歷史價值的石碑-「望高樓碑誌」,高約90公分,寬約45公分,為建立望高樓時,黃從等二十五名捐獻人士所刻石碑,上面詳細記載著-當初為什麼要建、誰出錢、什麼人管理、怎麼管理...皆清楚詳實,有此碑誌為歷史做見證,我們方知望高樓的由來。
  「望高樓碑誌」全文如下:
  望高樓碑
  全立望高樓泉廈郊出海 戶尾街董事共為設立守望以便利涉事竊 惟淡江港口係諸船出入要津之所其東北勢旁有假港一處 每遇黑夜沙汕擋蔽莫辨真假 前經一二船隻誤認假港致遭不利 奚另邀同船戶相議捐資建立望高樓一座在假港涯付與。
福佑官住僧慶西倩工守護 每夜明燈照應諸船由燈下南勢進港可保無慮 其走立費須業經在港諸船允捐銀壹六元外  再到本港者每次出銀肆錢以為守樓工資油火等費 願我同人玉成其事捐金不替則眾生無迷津而諸船皆利涉矣。
嘉慶元年端月 公立
  「望高樓碑誌」雖然詳述由來,但對形狀及大小均未提及。歷史提及的沙崙燈塔,應該就是望高樓,可惜記載亦相當簡略,且無「望高樓」字樣。依淡水耆老口述,望高樓的高度大約八公尺,是上塔下壇各半均分的建築。最高一層,塔頂極窄,僅容一人站立,而瞭望視野頗為廣闊,當是最理想的導航標的。
  燈塔是一種導航設備,通常是官營,望高樓卻為民營燈塔,可說是罕見之例,這座不是由政府出資而是由民間自動建造,臺灣本島第一座燈塔,也是古早淡水人的驕傲。(註:台灣第一座燈塔為清乾隆43年(1778年)澎湖的漁翁島燈塔,為官方所建。)2

2

回燈塔百問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