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研究計畫總覽
專題研究計畫網站的相關資訊 | 專題研究計畫總覽 | 專題研究計畫要素 | 專題研究計畫貢獻度說明



 


 

 



 

桃氣小子專題研究計畫主題

( 二 ) 專題研究計畫總覽   

1. 我們參加的競賽類別是 :地方音樂藝術類

2. 我們的「地方社區」是:

        北投位於臺北市北區,緊鄰陽明山國家公園與關渡平原。日據時期便以溫泉旅館、硫磺業、陶瓷業為主要產業,本區原盛產瓷土,曾大力提倡陶瓷工業,使北投陶瓷製品名聞遐邇。別具特色的硫磺泉與各式湯屋、溫泉旅館,加上捷運淡水線及新北投支線通過,使北投成為臺北人週休假期泡湯休閒的首選。脫胎換骨後的北投值得所有臺灣人走一遭。

3. 我們的專題研究計畫概要:

        透過訪問北投地區的文史工作者、陶藝家,並實地踏察陶土產地、走訪窯場等方式,重新建立對北投陶藝歷史的認識。希望將北投陶藝產業過去在地方上興起、興盛、沒落,及目前延續的情形,藉由訪查得到的文字及影像做系列的呈現。並於每週召開的討論中,由團隊成員共同擬定訪問稿、工作分配、會議記錄、完成訪問筆記及心得撰寫。

4. 我們的網際網路環境:

        ADSL (上傳 128k ,下載 1MB )。

5. 我們所遭遇和克服的難題:

(1)選定主題

        在擬定主題之初 ,曾考慮過許多題目,例如北投機場,或者是八頭里仁協會等。我們思考所居住的社區環境中,是否有值得深入研究的主題,因網博比賽主要概念是希望能「關懷社區與地方」,最後範圍選定我們所居住的北投,而主題則是目前沒落已久的北投陶瓷文化。

(2)聯絡與訪問行程確定

        當我們選定主題之後,接著找尋能讓我們接受訪問,或是給予意見、告訴我們北投陶歷史的專業人士。透過網路資料蒐集,我們選定的重要的人物和地點:擔任北投社區大學「北投文化生態旅遊」課程的洪德揚老師、陶藝技術精美又具有歷史的「曉芳窯」、位於在桃源國中旁的「華珍窯業場」,以及長期研究臺灣陶瓷史的陳新上老師。要想訪問這四位老師,聯絡上就幾經波折,除了輾轉透過不同民間團體得知老師的聯繫方式外,遇到老師忙碌或出國也讓我們的訪問進度屢受耽擱(洪德揚老師與陳新上老師的行程都非常緊湊)。而在邀請的同時,我們也忐忑地詢問老師們是否有意願接受採訪與給予指導。加上學生因上課而能夠共同出訪的時間有限,所以最後能夠安排出參訪日期與行程,對我們來說確實是個挑戰。

(3)器材與學生能力提升

        當我們真的成行,到各家去訪問時,也遇到一些狀況。第一次訪問,是請洪老師帶我們實地去貴子坑踏察。由於邊走邊錄音,在不諳錄音筆操作的狀況下,兩隻錄音筆都自動關機,幾乎沒有完整的紀錄下來洪老師的解說。而錄影機也因為時間過長而電力不足,只錄到片段畫面,這是器材方面需要檢討的。另外則是學生專注力與方向掌握的情形,在訪問活動中,雖然學生熱情發問,但是老師有一些較深入的解說,學生並無法確切掌握。從訪查回收的學習單中發現他們的理解與情意能力仍嫌不足,有時抓不到問題的重心,需要比較多的引導和解說,才能讓他們思考到更深入的問題。而經過一次次會議與討論,學生才比較進入情況,所擬定的訪問題目也更加有深度。

(4)時間與進度

        由於在幾次踏查的過程中遇到學生定期考察時間,雖然我們盡量避免在考試前一週進行出外訪查,但仍難免因學生課業負荷較大時,參訪的人數減少的情況。進度上也因著假期與多次參訪,需要不斷催促叮嚀學生繳交心得報告與筆記記錄,才能讓我們的內容更豐富,也讓學生對自己的的參賽更具有責任感。

6. 心得箴言:

        傳統文化不僅需要被發掘與保存,更需要後代的重視與永續經營;而為家鄉編織回憶和延續生命的使命,正是在我們這一代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