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港木雕史

    鹿港的手工藝以木雕為首,六位「民族藝術薪傳獎」的得獎藝師中,有四位是木雕師傅,可見木雕藝術在鹿港文化居於重要地位。鹿港的木雕藝術多蘊含於木工產業中,鹿港木工產業的發展大致經歷下列幾個時期:

(一) 1851年以前  木工業尚未成熟

    乾隆49年(1784),鹿港泉州蚶江對渡,郊商雲集,成為中台灣對大陸的貿易要地。為了修建寺廟,延聘泉州等地的工匠渡海,使鹿港的手工藝隨著廟宇的修繕日益精進。清道光23年(1843),鹿港第一家小木店「施順興號」開設於街尾,來自泉州的匠師李克 鳩與神像雕刻師吳田,開始在鹿港從事木雕的製作,當時仍以唐山匠師為主,尚未培育臺灣的木雕匠師。此時的匠師風格多為「金漆木雕」,擅長鏤雕表現出層層的空間感,變化繁複,呈現出富麗堂皇的感覺。

top

(二) 1851-1945年  需求帶動木工業快速發展

    咸豐元年(1851)鹿港港口淤塞,商運開始衰落,大陸進口的手工藝產 品日漸減少,迫使鹿港快速發展木工產業,經濟結構開始轉變,原本依賴港口維生的船頭行、苦力及攤販 ,只能另謀生計;此時寺廟需要重修,許多唐山匠師會收臺籍弟子為助手,也會和臺籍匠師對場作(傳統建築在建造過程中,兩邊由不同的師傅獨自建造,合力完成這座建築,由於兩位師傅的風格有差異,增加了傳統建築的可看性,特別是競爭性的對場作建築,更是精彩。)激發了臺灣匠師們的工法能力,修廟的過程帶動木工業快速發展,也使鹿港擁有豐富的藝術資產。   

    1876年(清光緒初年),木雕匠師李克鳩施光貌小木匠師,召集木工同業,共同創立「小木花匠團錦森興」,以神明會的形式----擲筊,產生值年的爐主、副爐與首事,負責籌辦祖師爺巧聖先師的祭祀,凝聚了木藝從業者的社交情誼。此時的木雕皆依附於實用性的家具及廟宇建築,風格上具濃厚漢人風俗與文化傳統,具有求生、趨吉、避凶、教化四種寓意,匠師具 備「四點金」----人物、花鳥、博古、雜碎四項技藝。

(1936年,鹿港天后宮正殿,由臺籍藝師吳海桐與惠安藝師王益順,前後對場。)

top

(三) 1945-1988年  木工業的興盛

    戰後國民政府遷台,積極輔導推廣手工藝產業,1960年後出口擴張導致經濟起飛,再度造就鹿港的木工產業的興盛期,更是木雕業的黃金時代,當時工藝產業,以外銷日本「欄間雕刻」最多。木器業製造者在民國53年(1964)時,木器店有40多家,從業人員有3000多人,興盛時期一直持續到民國60年代(1971年左右)。再加上鹿港的雕刻技術享譽全台,各地廟宇競邀鹿港神雕師傅建廟刻像,家具業與家具有關的行業,在1960年代約養活了鹿港三分之一的人口。

    好景不常,1960年代中期出現機械化生產的再製木(例如合板、密集板、美耐板……等等)及塑膠材料取代原木,成為主要材料,構成原木家具市場的威脅,也使得鹿港的木工產業開始快速萎縮。1960年後,手工藝工業化,受到「欄間雕刻」的影響,以日式建築裝潢為表現形式,平面浮雕、白身無彩繪,保留木材的本色。   

(在「施金福木雕坊」中,老師保留了兩塊日本欄間雕刻,就掛在工作室的牆上。)

top

(四) 1988-迄今  木工業轉型

    大陸與東南亞新興國家廉價產品的輸入,及產銷模式的改變,使鹿港木雕產業失去市場。1985年政府成立「重要民族藝術藝師遴聘辦法」及舉行「民族藝術薪傳獎」,加速國人對文化工藝的認同,對民間傳統藝術產生重大影響。文化活動逐漸頻繁,中央到縣市的展覽、比賽日漸增多,1984年施鎮洋李松林等五位雕刻師在彰化縣立文化中心聯展、1988年全國性木雕創作比賽,讓後起之秀以傳統的技藝、題材展現單件小品的木雕,台灣木雕開始轉型。鹿港傳統木雕也向外比賽、參與藝文展覽,並傳承教育地方性木雕文化的工作, 以非傳統廟宇的展示空間,公開展覽鹿港的木雕藝術。

(施金福老師在台南美學館參展)

top

      

(文字整理自 施美莉(2008)《臺灣木雕藝術文化創意產業之研究----以鹿港木雕為例》)

(圖片由小組成員拍攝)

 

 

●  最佳瀏覽效果:解析度1440x900    ●  瀏覽器:Chrome、IE8、Firefox  ●

◆ 2016 鹿港國中.製作團隊 小木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