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研究計劃要素

一、請解釋說明貴隊的專題研究計劃是怎樣符合「台灣網界博覽會」的目標與宗旨:

  九年一貫強調培養具備人本情懷、統整能力、民主素養、鄉土與國際意識,以及能進行終身學習之健全國民。我們以林榮春老師以及布馬陣為研究對象,即希望透過專題資料的蒐集與製作,培養學生帶得走的能力,諸如計劃的擬定、資料的蒐集、訪談、問卷、網頁製作的技巧等等。從教學現場中,我們發現學生都具有探索的熱誠,但是卻沒有適當的指引,藉以引介學生進行專題的探索。因此在研究過程中,除了進行研究成果的展現外,我們更期望學生可以經由此次的研究,體認到文化保存的意義與作研究的技能。因此我們不斷的利用機會,促使學生自動自發的搜尋資料、統整資料,從中體認到傳統藝術的保存與生活、文化的連結性,繼而主動關懷生活週遭的變化。

  在研究的效益延伸上,我們透過班級宣導、校園展示與資料的彙整,提供學校本位課程中,另一種自編課程的選擇機會。另外,我們的研究模式,也提供學校進行類似專題式教學的參考依據。
 
  二、請解釋說明貴隊使用了哪些資訊科技來完成你們的專題研究計劃?

我們使用了下列幾項資訊科技,蒐集我們的資料與再製:
資訊科技名稱 使用內容
電話 聯絡受訪者及隊員間的連絡
錄音筆 用於訪談時的紀錄
DV 訪談時的紀錄及參觀紀錄
數位相機 拍照及資料圖片翻拍
掃描器 掃描書本上的照片與舊照片用
隨身碟 備份資料
電視 觀看錄影效果
電腦 製作網頁、存取資料、上網查資料、燒錄光碟
手提電腦 製作網頁、存取資料、上網查資料
網路 利用網路搜尋資料
電腦軟體 Aodbe Photoshop
Ulead Photo Impact 8
nEO iMAGING 光影魔術手
Microsoft Frontpage
Internet Explorer
Microsoft Word 2000(XP)
Macromedia Dreamweaver MX
Macromedia Flash MX
CuteFTP4.0
Windows Movie Maker
Microsoft PowerPoint
Medi@show
非常好色
Nero Start Smart
 
 

三、參加此次專題研究計劃的學生代表著各自鄉土社區的大使,負有向全世界觀眾介紹本鄉本土特色的使命。請解釋說明貴隊用什麼樣的方法透過線上或個人、團隊的接觸來扮演「大使」的角色?

  這次的研究主要以訪談為主,因此我們除了利用電話預約外,還利用E-mail和受訪者進行聯絡,在訪談的過程中,我們善用了訪談的機會認識了一些人,並且向他們宣傳我們的研究計劃。
在學校方面,除了校刊的投稿外,我們利用彈性時間,結合國語、社會、綜合課程,實施跨領域的專題式學習,安排班上學生進行布馬陣的報告,以及校園的問卷調查與展覽。  
  對外宣傳方面,我們除了受邀參展宜蘭縣資訊展外,更印製本校參加網界博覽會得獎折頁,推廣我們的研究計畫。另外,我們的研究內容也促使童窩網原鄉踏查頒獎典禮,邀請竹安國小布馬陣隊與林榮春老師的登台演出。
  目前,我們已經取得學校支持,準備將網頁翻譯成英文,並且參加國際網界博覽會比賽,我們希望可以因此讓更多的人了解與欣賞傳統藝術之美。
 
  四、貴隊的專題研究計劃對你們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與衝擊?

  參加童窩網原鄉踏查的頒獎典禮,在頒獎會場上竟然看見林榮春老師帶著竹安國小的布馬陣隊,遠從宜蘭包車準備下午頒獎時登台表演時,當下我們驚訝的說不出話來。後來得知是童窩網工作人員因為我們的網頁介紹,特別邀請林榮春老師與竹安國小的布馬陣隊表演時,興奮的表情更溢於言表。因為我們的網頁介紹,可以讓更多、更多的人注意到即將消失的傳統技藝,一直是驅動我們持續研究的動力;如今看到我們的研究成果,得以受到眾人的注目,心中更是雀躍不已。能夠讓更多人藉由我們的專題研究,了解到不為人所注意與即將消失的傳統技藝,是我們最大的期望。未來,我們希望有更多人受到我們專注的研究精神所感染,繼續投入發掘與紀錄屬於台灣的點點滴滴。
 
 
五、尊重智慧財產權與引用說明?

  我們所引用的資料,除了由隊員親自撰寫外,引用文字的部分(包含書籍、期刊、網路等),採用由老師所介紹的APA格式註明引用出處。照片引用的部分,則以E-mail聯絡版權所有者,說明我們的研究計畫,並請求給予引用的許可。研究過程需要引用很多人的資料,但是我們對於智慧財產權卻不是很了解,因此明明在網路上找到我們需要的圖片,卻不能立即使用,還得信件往返,才能確知引用是否恰當。雖然我們覺得很麻煩,但是老師說這是對原著作人的一種尊敬。我們希望以後也有人引用我們所做的網頁,但是一定要告訴我們喔!
 
 
六、發現、教訓和驚奇?

  透過這次的專題研究,我們才發現原來布馬陣只有雲林和宜蘭才有,而且林榮春老師的布馬陣表演更是將宜蘭特有的本地歌仔融入其中,並自創彩船、蚌殼等加以搭配演出,其特殊性終使林榮春老師獲得了傳藝獎。林榮春老師的故事,讓我們了解到傳統也可以隨著時代的改變而改變,只要加入個人的巧思,加上棄而不捨的精神,必能融合出超越傳統的新生命。雖然布馬陣隨著林榮春老師的年華老去,而逐漸的沒落,但是我們相信只要「有心」,必能將即將消失的傳統藝術,以另一個方式加以保存與發揚光大。如今,有許多人因為我們的宣傳而接觸到布馬陣,甚而重啟對於布馬陣的記憶,對整個專題研究的師生來說無疑是最大的收獲與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