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六十六年林榮春老師受託返回宜蘭設廠,隔年正月初二正式召募工人,預備初八開工,適湖西村供奉關聖帝君的西山廟落成,廟方請來楊吉源先生裝置一匹竹製紙糊馬放在拖車上展示,恰被林榮春老師瞧見,志願修整馬身踞腳纏足外加紅綵裝飾,並在初六隨廟裡布旱船遊街,但拋馬屬團體藝能非一人所能獨立表演,匆促間找來鄰居擅歌仔的蔡海同利用橡皮帶圈套馬頭練習遷馬技巧。臨陣磨槍登場獻藝的結果,意外留予人深刻的印象,除獲廟方贈雨紅包及馬、船等器材外,更在其他廟宇相繼邀請下,再度撥冗披掛上陣。再次的粉墨登場,氣勢確實不凡,無論呈現完美與否,都代表著一種新型態的陣頭藝術即將出頭。民國六十七年末,由林榮春指導、楊吉源製作的首匹「布馬」終於問世,透過西山廟首演經驗,更納彩船入表演體係中,這種為求俊美捨滑稽縣官改扮狀元造型的布馬彩船陣於焉誕生,而蘭陽地區第一支「布馬彩船歌劇團」也從此訂名。
時間 傳授與自立門戶
民國六十七年 民國六十七年由林榮春親自指導成立的蘭陽地區第一支布馬彩船歌劇團
民國七十二年 民間藝人-蔡海同先生與林榮春是鄰居,也是林榮春復出後第一個合夥人亦是他最早傳承之人。曾是三星鄉本地歌仔「滴水湖班」的三花,因年紀稍長,而得綽號「空仔」、「雨傘伯」的榮春尊稱「大仔」,在團裡他主要擔任馬僮一角,偶爾兼演撐渡或狀元。自六十七年起至七十二年止,二人合作幾近六年,因與團員楊文進有財務心結,遂和李金榜等六、七人自組一團另立山頭,喚名「蔡海同布馬彩船歌劇團」,成為林榮春本班分出的第一團。
民國七十七年 民國七十七年,學老婆的吳剩咪因理念不同,揮別八年共事生涯,找來不分男女八人籌組新團,殊不知團務經營並非易事,有時表演調不到「查埔」便叫「查某」去拋馬,雖是從本班分出的第二團,卻讓女人拋馬有襃瀆神明的想法的林榮春難以茍同和諒解。
民國八十一年 民國八十一年,曾協助載運西山廟馬、船器材,本欲拜蔡海同為師,因蔡師不會而轉投拜林榮春門下習藝的楊文進,因財務糾紛而結束長達十五年「林榮春布馬彩船歌劇團」的馬僮歲月,設立員山鄉內第四團,並且在鄉內深溝國小邀請下傳藝年輕學子,成為除卻林榮春外,學校薪傳工作的另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