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春老師自小家境清苦,從懂事以來,就在家中田地幫忙農事,十歲出頭時,因為好奇,便會在農閒時前往村落間的歌仔戲團旁觀看、有樣學樣,成為平時最大的消遣娛樂,由於耳濡目染,十三歲時,教唱的老師便將他納入「跑龍套」的角色,若有廟會表演,也讓他登台演出。

國二十九年,林榮春十三歲,適巧媽祖廟迎神賽會,在熱鬧的行列中,有居住在員山雙連埤不知名姓的客家人表演竹馬陣中的瘋老爹,只見臉繪「鳥屎面」的老爹身著官服衣,馬伕和持涼傘者隨侍在側,三人配合鑼、鼓、鈔奏演的音樂節拍左愰又右盪,後頭還尾隨運石磨的人力拖車,扮飾「李三娘」者便立於車上邊磨邊唱客家歌,雖然推磨與竹馬陣之情節毫無關連,但基於人多添熱鬧的理由,便自然形成一組七人的陣頭。這種以竹為骨,以紙為皮,前後各一段套合成的竹馬,確實吸引林榮春這一票看牛小孩的趣味,於是風聞竹馬陣遊街了,一夥人即興沖沖的跟在陣頭後面,雖未正式拜師,卻也曾當面請益並獲得指導,從此溪畔可見邊放牛邊搬演竹馬戲的場景,有騎馬的、有牽牛的,更有拿來臉盆、鐵罐等敲敲打打權充奏樂的,儼然一副廟會出境的磨樣,十分引人矚目。恰巧歌仔戲老師羅金波(綽號崁浦仔)發現,鼓勵並引導這班以林榮春、陳燦輝為首的農家子弟公開獻藝,林榮春就此展開布馬生涯的第一部。
榮春老師回憶說,當時年紀小,對於「布馬陣」這項民俗技藝只覺得蹦蹦跳跳十分好玩,隨著陣頭上街,不會覺得害怕,而家人也不曾反對,直到其他廟宇不斷邀請,讓他的表演工作幾乎成為正業,最後不得已只能要求邀請單位「以人易人」,每次派兩個人來接替他的農事工作,他才得以到各地廟會演出。

榮春老師表示,當時一般布馬陣的表演型態較為「靜態」,多是穿著戲服與背負著道具在街上遊走,而自己則是在演出時加入新意,沿途蹦蹦跳跳、活力十足,令人耳目一新,這也是為何會邀約不斷的原因。後來,也在道具上加以改良,如布馬的「關節」部分改良為可動式,節目表演起來也因此動感許多。

國四十一年結婚後,至民國六十六年返回宜蘭工作,這期間因忙於家計,外出工作,早將鍾愛的歌仔、布馬拋諸腦後、束諸高閣,原本林榮春的演藝生涯此時已然劃上了一道休止符。民國六十六年期間,若隱若現的思鄉情緒,毅然決然離開待了十八年頭的台北,重回故里的懷抱。在這片熟悉的土地,閒暇之餘又和曾經熟悉的歌仔、布馬搭上線,重彈舊調、再續前緣,似乎這輩子註定是要和民俗曲藝難解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