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區位在臺北市最南端,區內的木柵、景美地區原以景美山為界,原屬臺北縣,民國五十七年(1968年)改隸臺北市時仍分木柵、景美兩區,至民國七十九年(1990年)行政區調整,才將木柵、景美兩區合併為文山區,並以新店溪、景美溪作為與新北市的自然分界。文山區的地勢像是一個小型盆地,在開發初期湖澤遍地,到處是污泥和荊棘,乾隆年間有先民沿著景美溪遷入開墾,至道光年間才漸漸形成街 肆。(文山區公所,2018)
景美集應廟於民國七十四年(1985年)被列為第三級古蹟,是文山區內唯一的國家級古蹟,也是見證景美地區漢人拓墾開發的重要文物之一。然而文山區現存的不只有一間集應廟,而是三間,這三間集應廟有著共同的祖先與歷史,供奉的主神也都相同,源自清朝移民來台的安溪高、張、林三姓族人在淡水地區建立了穩定的經濟實力與社會地位,便共同於六張犁籌建祭祀祖佛尪公、尪媽的祭祀公業組織,並自福建漳州迎回自祖廟完成開光點眼、分靈香火儀式的老祖、老媽神像,讓三姓族人每年在尪公生日時能一起舉辦祭典活動。而後由於人丁繁衍、財富累積,尪公厝的腹地逐漸無法滿足祭祀需求,經三姓族人的共同商議,最後決定在三姓人口最 多,又是開墾登岸口附近的梘尾(今景美)一起蓋廟,於是在咸豐十年(1860年)在今天景美國小校園一角創建集應廟(景美集應廟萃記迎香專刊,2018)。
集應廟創建幾年後的某次颱風時,霧裡薛溪(今景美溪)河水暴漲氾濫,沖垮了集應廟,三姓族人決定分祀各自供奉,高氏分得尪公老祖神像,在景美建立集應廟,張氏分得香爐,在木柵建立集應廟,林氏分得尪媽老媽神像,在萬隆建立集應廟,由此,文山區的集應廟由共同祭祀改為各家分祀的家廟,並延伸出各家的祭祀活動。
集應廟在文山區歷史悠久,由原本的一間分祀為三間,分別為景美、萬隆、木柵,皆為文山區人口聚集較多的區域。三間集應廟除了見證文山區發展的歷史外,建築 本身也具有臺灣廟宇的獨特文化與歷史價值與意義,廟內的建築材料有些甚至已經超過百年歷史,居住在這裡的我們生長在現代化的年代,離這些傳統藝術都已經很 遙遠了,我們希望能透過比較三間廟宇的建築特色,將我們耳熟能詳的集應廟,以不同的風貌重新介紹給大家認識。
本校目前設有一間電腦教室,設備齊全、網路線順暢,而且有無線網路,可輕易的在校區內連結無線網路,每間教室的老師都可使用一部電腦做教學或上網查詢資料,也有觸控屏幕連結電腦方便老師展示多媒體教材。資優班教室內有13部電腦提供資優班學生使用。本次網界博覽會資料查詢與網頁架設皆於使用資優班教室裡的電腦完成任務。也有80%的學生家裡擁有電腦,參賽學生時常在家中透過網路填寫資料、用e-mail或雲端硬碟互相傳送資料,以及瀏覽網博的相關資訊。
對我們來說,這次的研究機會就好像是在短短時間內必須學會龐大的事物一樣,一開始我們連要從哪裡開始做都不知道,後來因為有兩位老師的指導,我們才能夠有現在看到的這份報告。要把報告變成網頁對我們來說也是很困難的事,幸好老師有找到一位來自其他學校的老師來幫忙,我們才能順利完成網頁內容。
製作這次的專題,讓我們更進一步認識我們文山區的歷史,同時我們認為去研究集應廟十分特別,因為可以改變對於廟宇的刻版印象。不會認為廟只是拜神明的而已,其實廟有許多雕刻藝術是一般人不會去注意,但只要用心去看,就能看出不同的事。
在研究廟宇的過程,我們會細讀書籍和實地訪查等,覺得比一般上課學的還要多,對我們十分有幫助,老師適時地提供資源與意見,其他的都讓我們自己思考並完成,也參加了網頁博覽會,讓我大開眼界。讓我最感動的是:更進一步的認識了台灣的國寶:集應廟。
108課綱強調「自發、互動、共好」,同時也希望能以學生為本位,結合生活經驗進行學習。集應廟在本校學生生活的區域中是重要的地方民間信仰,以集應廟為中心,發展出聚集居民的生活圈。集應廟也是見證本校所在的文山區發展歷史及臺灣北部的移民歷史,因此我們以集應廟為研究對象,結合資料蒐集、實地探查與訪問居民,在過程中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培養資訊與資料蒐集、分析等能力,涵養製作專題的技能與態度。
本專題結合108課綱特殊需求之獨立研究領域,期望學生在過程中能具備探索問題的能力,透過體驗與實踐解決問題,並嘗試以創新思考方式因應探究問題情境及執行研究計畫。
工具 | 使用時機 |
桌上型電腦 |
資料蒐集與彙整、整理照片、製作網頁、上網 |
平板、照相機 |
實地訪查時拍照 |
文書軟體 |
編輯專題內容 |
網頁製作軟體(Kompozer) |
製作專題網頁 |
修圖軟體(小畫家、Photo Cap) |
編輯網頁需要使用的照片 |
圖書館 |
尋找書籍相關資料 |
原本我們只聽過「集應廟」,並不知道它原來有非常多的特色和歷史由來,它的建築特色令我們十分驚豔。以前我們去廟裡只會專心在拜神明而已,但是研究完集應廟後,現在我們會觀察它的建築及說明給家人和朋友聽,讓大家都認識我們的集應廟。
每個人先針對想做的類型,想出我們社區附近可以做的題目,在課堂上提出來討論後決議。
我們決定要以「集應廟」作為我們的研究主題,但是每個人對集應廟的認識多寡都不一樣,所以我們想要先找跟集應廟相關的資料,包含它的歷史、建築特色、祭祀活動等,再互相分享,對集應廟有更多的認識和了解。
雖然萬隆集應廟就在我們學校附近,但是我們從來都沒去過,於是今天我們就前往萬隆集應廟探勘,實際探訪它的建築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在蒐集認識集應廟的資料中,我們發現已經有隊伍做過景美集應廟的介紹了,而且景美集應廟在我們這裡也比較有名,但是文山地區的集應廟其實有三間,離我們最近的是萬隆集應廟,卻沒有常常聽到大家討論,我們也從資料中得知這三間集應廟原來是原本就是有關聯的。
我們在討論過後,希望能夠把三間集應廟都介紹給大家,可是這樣一來要做的資訊就很多,也很雜亂,最後我們決定著重在比較三間集應廟的建築特色上,再分配每個人要負責的項目並各自進行研究。
木柵集應廟是文山區三間集應廟中,離我們最遠的一間,也是我們最陌生的一間集應廟。來到這裡之前,我們對廟裡的建築特色已經有稍微的認識了,因此老師交代我們依照各自負責的項目去拍照、研究木柵集應廟的建築特色。
在探勘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廟裡有一些長輩聚在一起聊天,於是老師鼓勵我們去訪問這些長輩,讓我們可以更了解木柵集應廟。
在訪問過程中,張爺爺和張叔叔給了我們很多關於木柵集應廟的相關故事,還讓我們看張姓族人抽籤獲得的白瓷香爐以及百年前建廟時就存在的百年龍柱,上面還留有當時的年份。張叔叔還特別帶我們到屋頂上,可以近距離的拍攝和觀察木柵集應廟屋頂上的剪黏作品,大家都大呼這趟來勘查真的很值得!
探勘結束後,我們回到學校開始整理在這段時間蒐集到的資料,並且開始著手製作網頁。但是因為我們都沒有製作網頁的經驗,所以對我們來說,這個任務對我們來說非常困難。大家要把自己負責的項目資料整理好,才能在網頁上面呈現我們的作品。雖然很辛苦,覺得自己已經寫完交稿給老師,但是老師一直退回來,叫我們要修這個要修那個,但是在過程中也學習到很多我們以前不知道的事情。
我們各自將3間集應廟的建築特色和介紹完成,並上傳網頁,還要不斷的反覆檢查網頁的文字、圖片以及資料來源,雖然過程中頭很痛,也忍不住抱怨,但是一想到我們做的網頁能讓更多人深入了解集應廟、團隊之間互相加油打氣,和參加比賽的榮譽心,就繼續努力的再一次次的修改、檢查,總算在最後期限之前上傳我們的作品!
成員 | 貢獻內容 |
小組成員 |
|
指導老師 |
|
文山區地方耆老 |
|
花蓮縣豐濱國小宋旻珮老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