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梅子渴

譽爲涼果之王天然綠色保健食品

每年3~5月為青梅盛產期

甲仙農會位於高雄市東北端,農產品收購轄區包括甲仙、那瑪夏、桃源三地,面積占高雄市3/5,轄內產業以「青梅」為大宗,每年3~5月為青梅盛產期,種植面積高達2,000公頃,年產量約10,000公噸,甲仙種梅已有四、五十年歷史。

青梅的由來

氣候溫熱的台灣,原本不生產梅子。根據記載,明朝末年,大陸居民遷徙來台,帶了故鄉的梅花種子,在中央山脈西側,大甲溪、大肚溪、濁水溪上游遍植梅樹。

青梅採收

一年一收,大致是三月底採收。青梅產季時間不長,三月底時採收加工,差不多4月初販賣,所以如果不是這階段的時間,甲仙大多數是沒在販售的。

      綠色經濟

甲仙地區梅子生產量佔全台總數九成,早期幾乎外銷,因為當地沒有加工廠。

原本興盛的外銷市場被中國大陸低價的梅子快速鯨吞,面臨嚴重結構性失衡。

直到近幾年來,為保障梅農生計輔導產業轉型,發展觀光業,在此開設觀光工廠,將所生產的梅子自行加工,也對外開放進行參觀和DIY梅精製作,但大多還是以外銷為主。

甲仙農會將青梅加工成梅精、脆梅、紫蘇梅、蜜梅、話梅、梅粉等梅子加工品,「梅宴芳」更是精心打造的主力商品,結合梅精、紫蘇梅與話梅在一起,讓消費者可以一次品嚐三項梅子產品。

釀梅之路

曾經一名公司董事長簡添旭一心尋訪鹼性食物以調理自身體質,後來他到日本參與一場「梅子大賞」,期間認識了一位川原先生,品嘗到令人驚艷的老梅。而川原先生正想將獨門醃製技術傳授於人,簡添旭先生一聽便要求川原先生賣他這項技術,同時透露「最好的梅子其實就在臺灣的高雄山區,那裡都是原住民,幾乎完全不噴藥的,最適合拿來醃老梅膏了。」

青梅的好

原本種梅子是賺不到錢的,因為盤商收購價低,梅子採收期又短,只要沒在三天內運下山就會爛掉。可是高雄山區的聯外道路又很容易坍方,造成種梅子幾乎沒什麼利潤,農民才會把它們養在很陡的山坡上。而且為了省錢,幾乎不用農藥跟化肥,結果反而長出最天生天養的梅子。

青梅加工廠

民國97年設立青梅加工廠,以廠農合作、保價收購提高梅農收益,梅製產品獲有機驗證,確保消費者食品安全。主要是把青梅加工成梅精和各種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