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軍米台梗9號和香米194

  濁水溪水富含無機礦物質,供給水稻必需的養份,溪水又夾帶肥沃的沖積土,土壤遠比東部的來得肥沃,土壤裡各種相關元素充足,讓養份轉換完整稻米長得更好。2014年全國名米產地冠軍賽的台稉九號組,冠軍是由彰化縣竹塘米(台梗九號)獲得,在獲得這項稻米最高榮耀前,已經連續9年榮獲全國十大經典好米及全國稻米品質競賽等好成績。
  這個擄獲海內外廣大食米人口青睞的優良米種,除了為竹塘米鄉主要經濟生產作物外,更能從台梗9號米種的溯源,看到台灣農業改良技術令人驕傲的地方。在距今3000年前的臺灣史前文化遺址中,有發現許多目前都已經消失無蹤的史前稻作的痕跡。所以,目前能看出最早的稻米來源,是出自中國閩粵地區移民帶來的秈型稻(在來稻)。進入日據時期,被引進少量日本型稻米(稉稻)品種在臺北試作,但移地種植的稉稻,在適應台灣的緯度、氣候及稻熱病等因素影響下,初期困難重重。直到無意間,在台北陽明山竹子湖大屯山高臺地發現,相似於在日本種植的條件,為臺灣日本稻型的種植帶來轉機。
  之後,在磯永吉教授於1928年發表的研究成果,直接促成當時之在來米產量提升,這個關鍵技術也同時促成後來的蓬萊米育種獲得成功。從這個時候起,教授提議的「蓬萊米」名稱,成為在臺灣栽培改良的日本稻新品種的名稱,也開啟了臺灣蓬萊米的新時代。大規模的日本稻混合育種改良,也在這個時候悄悄開始,主要混種培育是由臺中州農事試驗場進行。劃時代的品種-臺中65號,是末永仁在1924年進行米種混合改良,於1929年定名。臺中65號具高產、良質、抗稻熱病、適應性強等特性,在竹子湖原種田採種、推廣全臺,取代了秈稻種植,成為早期臺灣蓬萊稻栽培的主流。
  台梗九號是粳稻品種裡的其中一種,由曾經擔任台中區農業改良場研究專家的許志聖博士,以北陸100號為主要米種,台農秈育2414號為輔助米種 ,混合改良後培育而成的。之後,博士又以台稉九號為母本,再引進其他品種混合,選育出具有七葉蘭香味的新米,並於2009年命名為「台中194號」開始推廣,即是現在廣為食米族群熟知的「香米194」號。而台梗9號冠軍米及香米194號,在竹塘鄉這片適合生長的環境下,以及彰化縣農會、竹塘農會等大力推廣下,整個種植面積超過1,700公頃,行銷全台及海內外,成為食米人口餐桌米飯主食的首選。

資料來源:
     磯永吉小屋-舊高等農林學校作業室(109)。蓬萊米溯源。取自:
     http://www2.chcg.gov.tw/book/no06/p3.htm
     陽光彰化~縣府農業處刊物 取自:http://www2.chcg.gov.tw/book/no06/p3.htm
     竹塘農會(108)。竹塘傳奇-歷年得獎紀錄。取自
     http://www.chu.org.tw/front/brand.php?new=2&ky=34      
     劉曉欣(103年9月20日)。竹塘台稉9號奪全國米王。自由時報。檢自
     https://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814740
     維基百科(108)。台稉九號。取自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F%B0%E7%A8%89%E4%B9%9D%E8%99%9F
     謝瓊雲(106年12月9日)。「飄香米」魅力無法擋 竹塘農會要找回米食人口。中時電子報。檢自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71209004923-260405?chd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