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談日期:11月24日

 

參與學生:
陳鈺翔、陳品潤、魏家淳、陳怡君、陳妗伃

 

參與老師:
徐素琴老師、陳雁齡老師、陳裕國主任
古厝訪談質析

這90年了啦!我大哥出生那一年(蓋好的),樑都是正福杉,正廳挑高一人高,連牆壁都是一尺二的厚度,隔間才是一尺,為了要蓋這棟子我兩個伯父用牛車載土砂載了五年,還只是蓋正身而已,砂子大都在西勢厝旁的溪流中挖的,以前在柑仔店後面有個磚窰,都是從那邊載磚過來的。

我們小時候都會從這個門出入玩捉迷藏,後來正廳內兩旁的門(通往左右護龍的門)被偷走了,現在這些壞掉的部份要整修也都找不到師父了,就算找到了,我想費用應該也會很高,我們是想說就讓縣政府代為保管就好了,但是大家好像都不要,這邊的翻修也花了不少錢。

王氏古厝在當地已將近百年歷史,一砂一石(沙石是從舊濁水溪畔搬來的)一磚(磚是從附近搬來的)全都是用人力、獸力從產地搬運到現址,據王氏子孫的敘述,光沙、石、磚的準備就花了五年的時光,而重要的主架構-樑木則幾乎是遠從大陸購買運來的,所有建材都是靠當時的土水師父、工人現地製作再蓋成宅第,想當然爾,這工程的浩大。 

而這古厝在門上、窗上的雕刻工法也可說是當時當地的一絕,怪不得正廳內的門才會被識貨的賊給偷走了,而這個意外也開啟了王氏子孫對於古厝未來保存與發展在抉擇上的矛盾情結。

2015年有個颱風,在那邊有個鐵皮屋(大概是500公尺外)被風吹來撞到這裡,所以那邊才又維修,不然這兩邊應該是一樣的(介紹四護龍的格局)。以前屋頂上都鑲玉,如果下雨後,我們都會在屋簷下找被雨水沖下來的玉,那些玉都好漂亮,我們小時候常早起撿玉,小時候不懂沒有珍藏,不然這些都是寶貝。

古蹟的保存本來就相當不易,加入人為、天災的破壞,就更加棘手了。當然古文物的價值也不是輕易可以衡量的,對孩提時代的王氏子孫而言更是如此,玉是漂亮的,顯眼的而少見的建材,但對孩子而言它就是光亮而顯眼的寶見,是玩耍、是交換的兒時玩物,玩就是孩子的天職也是全部,玉相較於其他的土石,更是大家日思夜想要得到的玩物,我可以感受到期待下雨天,早上早起就為了撿玉的童真作為。

這是薄瓦片,這一行行的瓦片有多重你知道嗎?大概是一輛車砂石的重,你可以想像這棟的屋頂有多重,屋上的樑也有幾噸重,你就可以知道為什麼要蓋這麼厚的牆壁了吧!正廳的六扇門是可以開的,有重要慶典時才會打開(現場示範怎麼開門)。現場看到的所有雕刻都是師傅在現地雕刻的,問窗也是現場現做的,不像現在都是買現成的。蓋房子的師傅都要在現場住好幾年才有辦法蓋好這棟房子。歷經九二一大地震這棟房子都沒有受到損壞,很堅固。全盛時期,王氏子孫高達三四百個人,但大部份的人都已經搬到附近或到外地去居住了。上一輩的人都有辦法這樣子蓋了,我們這一輩的人卻無法修護,有點可惜。

原來牆壁的厚度主要是為荷重,很難想像古厝屋頂的載重,如果真如王先生的描述,這正身的屋頂重少說也二十幾噸重,怪不得除了厚壁外,連樑柱都要特別壯、特別的大,這也是古厝外觀顯得氣派的原因之一。但,這薄瓦片的時代工法應該也失傳了,未來的古厝的維護問題應該會是一項重大考驗。

以前這邊有一個"奄",涵洞,奄厝,奄厝,阿媽厝。音一樣,以前這邊有一個涵洞很大,所以才叫做阿媽厝。
原來阿媽厝的舊聚落名其來有自,再次驗證了阿媽厝的由來,這也著實讓阿媽厝的小小探險家得到了一個很好的體驗,希望這樣的體驗方式和所得可以在小小探險家的心中萌芽,有耕耘才會有收穫,有投入也才能有深入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