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緣起
甚麼!...老師您沒去過大樹公?
這是我們團隊所有成員在組成隊伍時,對著初來乍到的電腦老師,提出的 一個身為竹塘學子,難以置信的問題!...
接著,我們每個人就開始對著老師細數,從小到大對於竹塘這個熟悉的地方各種點點滴滴...
「那... 最早是怎麼開始發展成現在的園區規模呢?...怎麼樣最容易抵達大榕公?...榕樹是屬於哪一個物種啊?...有沒有甚麼特色?...「竹塘」還有甚麼地方值得去走一趟的地方?...適合全家親子同遊嗎?...
」
老師在聽完我們七嘴八舌發言後的提問,倒是讓生活在竹塘的我們霎時間,都啞口無言,解釋不來...;似乎,老師這些問題就是生活的日常,但是,我們卻不曾真正深入地去一探究竟...。
於是,106學年新學期的開始,因為在歷史課詹仁志老師專業的說明與鼓勵之下,參加了由老師所指導的「田野調查」社團。而幾位志同道合的七年級夥伴集結成隊伍後,經過與詹老師的一番討論,考量了我們從小所熟悉的生活、景點、文化、特色及交通等各種條件因素,大家有了一致的認知與共識,決定出發一同去探尋造訪,每個身為竹塘人都該熟悉,也該認識的觀光景點:「九龍大榕公」。
|
》走訪蘆竹仔
在竹塘鄉出生、成長的竹塘人,我想應該沒有人會不知道,已經屹立在這塊土地上,好幾個世代的這一「片 」大榕樹!
雖然,「竹塘鄉」最為各地民眾所熟知的,是憑藉著濁水溪灌溉系統之利,而發展出來的豐沛農產品與農業特色(舉凡稻米、雞蛋、洋菇、金香葡萄、牛蒡茶、豌豆...等),進而成為彰化縣農業鄉鎮的代表之一。
但是,提及自然生態的觀光景點,卻不見得容易讓不曾造訪過竹塘的民眾們,能隨口道出一二。所以,利用這個難得的契機,網博小組成員在老師的指導,及身為竹塘孩子的使命之下,著手規畫進行此次「九龍大榕公」的尋蹤探索,希望可以透過我們對大榕公的介紹與說明,讓尚未探尋過竹塘鄉的朋友,能夠有一趟充滿鄉村特色的竹塘之旅。
|
 |
 |
 |
溪墘社區一隅(來源:自行拍攝) |
鄉間一隅(來源:自行拍攝) |
農忙剪影(來源:自行拍攝) |
》閱覽說明
在台灣低海拔地區,榕樹是相當常見的樹種之一,而「榕樹」是桑科榕屬植物的通稱。全台灣約莫有十來處巨大古老的老榕樹,而這次「榕樹之美」網博小組,發揮在地精神推薦給大家,這片屬於竹塘人生活、信仰與特色結合的園區,或許在您下回造訪鄰近鄉鎮時,可以順道繞經竹塘鄉,一同走踏蘆竹塘,發現新視野。
當然,我們的研究或許未能鉅細靡遺地都一一呈現。然而,我們將會在有限的篇幅裡,透過「細說從榕」篇章,介紹竹塘交通動線資訊;「深耕竹塘」篇章,推介在地官方發展訊息,與教育方面竹塘國中作的各項課程融入設計;藉著「有榕乃大」篇章,讓閱聽人一窺「九龍大榕公」,以及各地類似的特色景點;在「吾話吾鄉」篇章,當然是邀請在地人談在地情懷;當然,別忘了點閱「成員介紹」篇章,認識一下網博團隊辛苦製作的夥伴們;最後,「體驗過程」篇章當中,我們藉此告訴閱覽者,專題研究製作一路走來的點點滴滴。
期望透過我們的努力,可以讓更多的人對於竹塘這塊土地有更多的共鳴與了解,更期待閱覽過專題介紹的朋友們,讓我們一起相約走踏蘆竹塘。 |
|
 |
|
研究討論剪影(來源:自行拍攝) |
榕葉剪影(來源:自行拍攝) |
大榕公一隅(來源:自行拍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