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鴿笭VS鴿哨、鴿鈴

鴿笭指的是裝在鴿子尾部,使其受風的發聲器具,讓鴿子揹著鴿笭,使其飛行時能發出響聲即所謂的放鴿笭,由於臺灣閩南人稱鴿子為粉鳥或紅腳,因此放鴿笭也稱為「放粉鳥笭」或「放紅腳笭」。在中國,也有類似臺灣鴿笭的玩意,稱為鴿哨(鴿子哨)或鴿鈴,我們特別注意到,鈴和笭兩字同音,但仔細查這兩字的意義卻完全不同,鈴是金屬物件,指的是搖動可發出響聲的鈴噹,而笭是竹器,意思是竹籠、車簾或魚簍。查到這裡就令我們十分困惑,以哨或鈴來稱呼發聲器具算是十分洽當,但臺灣的閩南人為何會以代表竹籠、車簾、魚簍的笭字來稱呼鴿子所揹的發聲器具呢?有人解釋是因為臺灣的鴿笭模樣很像小竹籠,因此才會如此稱呼,不過更早期的臺灣鴿笭樣式有兩三種,模樣差異非常大,這種說法似乎有點牽強,因此我們推測或許是訛字,臺灣早期製作鴿笭的材料以竹子為主,因此就取了個內含竹字部首,且發音與鈴字同音的「笭」字。

 
   
 

中國鴿哨-二筒

中國鴿哨-葫蘆

台灣鴿笭原型-哨仔笭

揹短笭的鴿子,因腳呈紅粉色故俗稱紅腳

(黃文博校長提供)

 
   
 

起源:臺灣明鄭時代出現VS中國宋朝時代就出現

在臺灣,一般談到鴿笭的起源,大都認為是源自明鄭時期(1662-1683),在現今新營及鹽水地區屯田的士兵於農閒時,在軍用信鴿裝上竹哨,讓哨聲隨著鴿子飛翔而響徹雲霄,以此做為休閒時的娛樂,但玩的人一多,炫耀競爭的人性就會出現,自己的鴿子能比別人的鴿子揹更大的竹哨,就代表自己養的鴿子越強壯,這是非常有面子的一件事,競爭的結果,鴿子揹的竹哨越來越大,最後就演變成鴿笭負重競賽。由於這種放鴿笭活動只屬於一個小區域屯田士兵的私下娛樂,因此只流傳在新營、鹽水,以及更外圍的義竹、學甲及沿海等方圓數十公里的鄉鎮,之外就幾乎不見放鴿笭的蹤跡。

不過若將中國鴿哨和臺灣鴿笭視為同類的民俗娛樂,則這種放鴿聽響聲的活動是可以上推到1000年前的中國宋朝時期,而且可能一開始是用於戰爭。歷史記載北宋仁宗慶曆元年(1041)時,西夏李元昊率兵攻擊宋朝,宋軍中了夏軍的深入誘敵之計,沿著好水川前進,在行至六盤山時,宋軍在路邊發現數個密封的泥盒,依稀可以聽到盒內有跳躍聲,宋軍大意打開泥盒,結果一百多隻懸哨的鴿子就從盒中飛出,盤旋在宋軍上空,夏軍聽到震耳的鴿哨聲後,知道宋軍已進入埋伏圈,於是起而攻擊,宋軍中伏大敗,死傷7萬多人。

作為軍用的鴿哨大概也在宋朝時期轉變成民間娛樂,當時許多詩文都有提到放鴿哨、鴿鈴的活動,例如北宋張先(浙江人)的〈滿江紅〉詞句就有寫到:「.....晴鴿試鈴風力軟,雛鶯弄舌春寒薄。......」,還有梅堯臣的〈野鴿〉:「.....誰借風鈴響?朝夕聲不休,饑色猶未改,翻翅如我仇。......」。到了南宋時期,放鴿哨或鴿鈴大概已成為繁盛的蘇杭地區市井小民的普遍娛樂,當時浙江人葉紹翁寫了一本四朝見聞錄,裡面記載了南宋初期許多軼事,其中一篇《鵓鴿詩》就寫到:「東南之俗,以養鵓鴿為樂,群數十百,望之如錦。灰褐色為下,純黑者為貴。內侍畜之尤甚。粟之既,則寓金鈴於尾,飛而揚空,風力振鈴,鏗如雲間之珮,或起從鳳山。南宋詩人范成大(浙江人)也寫了:「巷南敲板報殘更,街北彈絲行誦經,已被兩人驚夢醒,誰家風鴿鬥鳴鈴的詩句。到了清朝時期,北京八旗子弟衣食無缺,鍾情玩藝娛樂,放鴿哨如同鬥雞、鬥蟋蟀一樣成了上流社會的玩樂與炫耀競賽,鴿哨、鴿鈴製作就更精良與多樣了,當時製作鴿哨的藝師還會在自己的鴿哨上打上印記,作為品牌認證。記載清朝北京風俗的〈燕京歲時記〉一文說到:「凡放鴿之時,必以竹哨綴於尾上,謂之葫蘆,又謂之哨子。葫蘆有大小之分,哨子有三聯、五聯、十三星、十一眼、雙筒、截口、眾星捧月之別。盤旋之際,響徹雲霄,五音皆備,真可以悅耳陶情

 
     
 

身邊的奧秘-不朽的傳承鴿哨(youku優酷)

發現臺南鴿笭(YouTube)

逗陣來看鴿笭賽(YouTube)

 
     
 

轉變:小巧的響聲娛樂VS大顆的負重競賽

雖然台灣的鴿笭與中國的鴿哨、鴿鈴有些許淵源,但從單純的放飛聽響聲,演變成村莊間的背笭負重競賽,則是臺灣獨有的演變。中國的放鴿哨風俗以聽響聲為樂,至今仍是如此,因此鴿哨製作的重點在於發聲,傳統將鴿哨樣式分成葫蘆、聯筒、星排、星眼等4大類,每類的旋律都不一樣,葫蘆類聲音渾厚,星排類聲音清脆。且因鴿哨造型輕巧,也逐漸成為收藏玩物。

至於臺灣的放鴿笭活動原本也是放鴿聽響聲的娛樂,但不知何時卻轉變成揹鴿笭進行接力式的負重競賽。由於競爭性質轉變,對鴿笭的要求也就有所不同,例如既然是負重競賽,在尺寸樣式上就必須有一個客觀的判定,也因此臺灣的鴿笭製作重視尺寸規格的一致性,一場比賽需要用到數十顆鴿笭,儘管有大有小,但樣式都一樣,且造型也從原本的長笭、短笭、盤仔笭三種消逝成僅存短笭一種,不若中國鴿哨的多變。此外,賽鴿笭內容並不包括響聲,因此臺灣鴿笭的製作就不太強調音律的變化,只要能發出嗡嗡聲即可。不過因為鴿笭發出的聲音很像空襲警報,因此在日治時期戰爭期間,日人曾一度禁止比賽,以避免誤認為警報,直到戰爭後,才取消禁令。

從單純的放鴿笭變成負重的賽鴿笭,其演變實在不可考,但合理的推測應該是從兩人或多人彼此的遊戲競爭演變成團體式的接力賽,雙方的鴿群從小鴿笭一直接力揹到大鴿笭,直到有一方鴿子揹不動為止。至於為何演變成以村莊為單位的競賽,這可能與早期臺灣村莊間盛行拼鬥有關,臺灣以前村莊的凝聚力很強,喜歡拚場面,鄰近村莊常在陣頭或戲館表演上彼此競爭,賽鴿笭或許也成為村莊間互別苗頭的一環,也因此,村莊間也常因計較賽鴿笭輸贏而翻臉。

 
     
 

參考網站

中時電子報-台南民俗鴿笭 神似北京鴿哨

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賽鴿笭
北京鴿哨清音何在

百度-鴿哨

畫鄉鴿哨第一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