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專題研究計畫要素

3.1你們從事此次「台灣學校網界博覽會」活動的專題研究計畫是如何與九年一貫教學與學校本位課程相結合?

(一)語文領域:
在這次專題研究計劃過程中,語文領域的相關有二:
 第一、我們運用在國文課程中所培養的閱讀素養,運用對於文字的「擷取與檢索」、「統整與解釋」、「省思與評鑑」,因此,我們先利用「心智圖」將關於不老部落的各項資訊加以分類,然後在資料的查詢、搜集、整合時,我們則不斷地討論、溝通,藉由彼此的對話,將每個人所查詢到的資訊擷取出重點,再經由同學們對於所負責部分的論述,統整出不老部落的相關資訊。
 第二、我們在實地考察研究時,由不老部落的年輕人帶著我們認識部落,其中也認識了泰雅族的語言,知道了一些農作物的泰雅族語,而且,在行程的一開始,我們還互取了名字,我們幫部落的年輕人們取了英文名字,他們也幫我們取了泰雅族的名字。

(二)社會領域:
 
透過這次的專題製作,我們對於台灣的原住民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原本我們對原住民的認識都是經由課本和影片,但因為這次的專題介紹的是不老部落,而不老部落是屬於泰雅族,因此我們又再深入地去探究了泰雅族的一些生活和習俗,而且,還經過了實地的考察研究,親身體驗了泰雅族的生活,對於泰雅族的各個層面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對我們而言,這次的專題製作,讓我們對不僅對泰雅族感到深厚的情誼,對台灣各個原住民族都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三)藝術與人文領域:
 
在網頁製作時,我們學到了版面的選定和製作,尤其是在配色上,不止是要能凸顯網站的特點,還要搭配泰雅族的傳統顏色,因此我們在配色的過程中,經過一番討論,最後請老師給予指導,讓網頁的配色能夠兩者兼顧。再者就是因為是介紹泰雅族的「不老部落」,泰雅族的一些傳統圖案當然要在網頁上出現,我們繪下泰雅族祖靈的眼睛和帶有泰雅族紋面的圖像,讓網頁更多姿多采,也更有不老部落的風景。


3.2我們學到了些什麼技巧?
(一)在分工合作的部分,我們學到了如何分派工作,在各持己見時,如何溝通、協調,甚至傾聽、妥協,以任務完成為先。

(二)在實地考察的部分,我們學到了如何記錄對話、活動和體驗的感受,除了紙筆的書寫,也可藉由進步的科技,非常有效的記錄下影像和聲音,帶回學校再搭配親身體驗的記憶,完成專題。

(三)在網頁製作的部分,我們學會了如何做網頁的配置,也學會了網頁的配色、上圖,更重要的是我們學會了不要好高鶩遠,而是以現有的能力呈現出完善的網頁。

3.3我們實踐或實習過哪些團隊合作的理念與方法?
 我們在這次的專題研究中,不論是資料的搜集整理,還是實地考察研究,都是以團隊合作的方式進行。
 在資料搜集整理上,我們先用心智圖分配每個人負責的部分,資料搜集完成後,再加以統整。
 在實地考察研究時,我們在行前就已完成責任分配,依照不老部落的工作分工,我們也分作四個項目,有農耕、餐飲、手工藝和狩獵,每組都有採訪和攝影的同學,希望能將每個部分都能完整的記錄。

3.4我們體會或清楚意識到哪些特定的概念?
  在這次的專題製作中,我們訪問了不老部落的靈魂人物Kwali,不老部落可以說是由他和他的家族把另外六個家族整合起來,所組成的一個新興部落,所有的一切從無到有,遵照部落長老的說法和經驗,一點一滴地努力建構,直到今天,他是一個留學歸國的年輕人,但他對傳統更是重視,從他身上,我們學到了「尊重」,尊重部落長老的經驗和智慧、尊重土地、尊重生態、尊重大自然,在這樣的「尊重」之下,自然會有所得,長老願意傳承,土地、生態、大自然願意予以果實和獵物。不僅如此,我們從Kwali身上還看到了「無私」,他除了把他經營部落的經驗教給其他的年輕人,讓部落的年輕人可以回「家」工作,更一手建立了部落的「原根職校」,希望從國中畢業就輟學的年輕人可以在部落完成高中學業,還可以去一些大企業實習,不止增加了自己的能力,也為部落的永續經營做了長遠的規劃。

3.5在研究過程中我們發現現行的教育制度有什麼問題嗎?
 現行的教育制度大多是以課本為主,我們所學的知識也是針對考試的正確答案,所以對於課本裡的知識,我們也總是一知半解,希望能有足夠的想像力來瞭解課本中所講的內容,經由這次的專題研究,我們先是搜集了許多不老部落的資訊,但沒有去過就真的像紙上談兵,一切都只能看照片想像,去了不老部落,真實的體驗,讓我們感受更深刻,文字和照片就在我們的面前,我們的腳下,所帶來的刺激和留下的印象真是教室裡無法得到的。

3.6使用網際網路教學與學習是否比傳統方式更有效率?
 這是必然的,傳統的教學方式,僅是從課本和老師的口中學得知識,或許可以應付考試,但若老師沒說,課本沒提,許多知識層面我們就無法得知了,然而,有了網際網路,我們可以更廣泛的去瞭解想瞭解的知識,而且非常快速、便捷。但是在網路上搜尋到的知識,還是要經過消化和思考,就是因為網路的便捷,正確或錯誤的知識都很容易放在網路上,也因如此,除了廣泛學習之外,「思考」也是網際網路教學所需培養的能力。


3.7使用了哪些資訊科技來完成專題研究計畫?

(一)對我們而言,最有用的工具是:
我們在這次的專題研究中,使用最廣泛的就是google 雲端硬碟,做資料的搜集和整合,還有文件的共同編寫。

(二)我們使用的科技設備:
1.筆記型電腦-搜集資料、資料整理、互助聯繫、照片上傳、文字撰寫、網頁製作。
2.智慧型手機-組員間聯繫、拍攝照片、採訪時錄音
3.相機-拍攝照片
4.掃描器-掃描手繪圖稿
5.室內、行動電話-與不老部落聯繫參訪事宜
6.隨身碟-儲存文件與圖片

(三)我們使用的電腦軟體:


我們使用了哪些資訊科技來完成我們的專題研究計劃?

項目

用途

1. 筆記型電腦: Windows 7 系統MacBook Pro OSX 系統

統整資料 製作網站 影像處理

2. 電腦軟體

1.Adobe Photoshop:裁剪照片
2.Adobe DreamWeaver:製作網站
3.Google Drive:儲存資料
4. Microsoft Office Word 2010、2013、2011(MacBook Pro 使用)

3. 網際網路工具

1.Line
2.Google

4. 數位相機或手機

拍照或攝影

5. 掃瞄器

數位化照片和掃描照片

 

3.8參加此次專題研究計畫的學生代表著各鄉土社區的大使,負有向全世界觀眾介紹本鄉本土特色的使命
 我們這次的研究主題是不老部落,我們先和部落對外聯絡的小米聯繫,但因為我們所要採訪和瞭解的層面更多於一般的參觀行程,所以經由小米建議,由老師直接和Kwali取得聯繫,並取得採訪的首肯,讓我們除了認識不老部落之外,更能親身體驗部落的生活,經由事前資料的搜尋,統整,再加上實地採訪和體驗,把我們在資料統整時所產生的疑問,以及在體驗時所想到的問題,一一訪問部落的年輕人得到答案,讓我們更瞭解不老,我們也希望能更深入的把不老部落這個泰雅族部落介紹給大家。


3.9專題研究計畫對地方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和衝擊?
 不老部落在網路上已有不少人去過,還有許多名人推薦,但我們問過周遭的朋友,也有許多人還不知道在宜蘭有這個特色景點,因此我們想藉由這次的專題研究,把不老部落這個美麗的地方介紹給更多的人,對於不老或寒溪是否會有影響或衝擊,這個我們不敢說,但對於還不知道或只聽說沒去過的人來說,一定能夠得到很充實的參考資訊。


3.10尊重智慧財產權與引用說明?
 在我們的專題研究中,文字資料的搜集與參考的部分,我們會註明出處,以尊重原作者和智慧財產權,在實地探訪的部分,我們也已徵得部落負責人Kwali的同意,讓我們將採訪的內容和照片放上專題研究的網頁。


3.11發現、教訓和驚奇:
 在這次的網界專題製作中,我們看到了原住民對大自然的熱情和尊重,也深自反思,我們生活在一個事事都便利的地方,但我們是否有為這片土地著想?常常我們想的都是自己,卻忘了為別人、為大自然想想,雖然喊著要環保,卻不如不老部落的人們,凡事從這片土地開始思考,與大自然和睦相處,不讓土地使用過度,所以不用農藥,用天然肥料,讓土地長出無毒、有機的產物;而我們常在電視上看到的綠色建築,在不老部落也處處可見,他們不用冷氣,他們在屋頂上種撒上草的種籽,植被讓房子自然降溫,根本用不著冷氣,實在很佩服原住民的生存之道,去過不老,才能感受到什麼叫作環保,什麼叫作愛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