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育」是一系列關於吃的教育。生命的源頭是飲食,我們每天吃了些什麼?食物來自什麼地方?如何生產、銷售與烹調?不僅和個人健康息息相關,也對環境問題影響至深。
  日本政府在二○○五年,制訂「食育基本法」,已成為日本義務教育的教學重點。透過食物重拾對四季、土地的感知,培養對食物的感謝之心,認同在地農產品,傳承地區特有的飲食生活。有別於日本美國著重學童飲食的均衡以解決肥胖問題,英國強調認識食材,義大利則提倡慢食運動。台灣在歷經瘦肉精、塑化劑及黑心油等食安風波後,飲食教育在許多校園或民間團體中漸漸萌芽。

 從消費端啟動飲食革命

  透過教育學習如何「選擇」食物:怎樣是安全的食品、怎樣選擇,不只以好吃或口腹之慾做為選擇的唯一標準,不當盲目的消費者。學會正確的飲食知識,才會有合宜的選擇和行為的改變。不是長得漂亮、很美的蔬果才是好蔬果,要漂亮,消費者只買漂亮的東西,可能就會鼓勵農家使用很多化學肥料或農藥。但也不是有機才能吃,「無毒」、「自然栽培」、「符合法令規定」等,都是可以食用的。

 聽生產者的故事

  農夫擁有專業的知識、不斷改良的農法,對品質的堅持和心血投入,我們才能吃到安全美味的蔬果。親自種植、採收食物,觀察食物的生產歷程,有機會認識真正的農夫,聽聽農夫分享種植的技術,親眼撫觸蔬果的樣態,感受農夫的真誠。體認效率不是唯一的,看到了人對土地、動物、農夫的尊重才是重要的,這能改變大家對飲食的態度及飲食習慣,甚至健康狀況。

 學習思考價格之外隱藏的價值

  食品不只是好吃,生產者要回歸真心,消費者應該以合理的價格來鼓勵與支持,而不是一味地追求便宜。消費者改變對友善耕作農產品的接納程度,在推動對土地、自然、人體友善的農業發展過程中,走向一個正面循環。

 味覺甦醒,為食安把關

  台灣目前最大的飲食問題:沒有細細品味食物,人也無法知道自己所吃的東西安不安全。重建味覺,比較不同來源(種植方式或生產區域)的同一種食物,品嚐、辨別兩者的味道差異。因為需要吃、想要吃,而去思考栽種的過程,會讓人們想要接近土地,拉近食物與人的關係,就能改變飲食習慣及價值觀。

參考資料: 天下雜誌 519期 教改 從「吃」開始
天下雜誌 570期 572期 574期 576期 578期 580期 食安系列
健康雜誌 197期 食農教育進校園,找回酸甜苦辣真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