鱷魚種類

 

澳洲的鹹水鱷(河口鱷)

河口鱷

  灣鱷(學名:Crocodylus porosus),又名河口鱷、鹹水鱷、食人鱷、入江鱷,為23種鱷魚品種中最大型的,亦是現存世界上最大的爬行動物。

特徵

  由於灣鱷是鱷目中唯一頸背沒有大鱗片的鱷魚,所以亦被稱為「裸頸鱷」。 雄性鱷魚成年後體長可達5米,最大6米以上。雌性成年體長約2.5至3米,最大4米。成年雄鱷體重可達300公斤至400公斤,最大超過1000公斤以上。成年雌鱷最大200公斤左右。幼體呈淡褐色,身軀及尾部有黑色的斑點條紋。成體顏色較深,腹部淡黃色或白色,尾巴底部末端灰色。 上頜每側具齒16-19枚,下頜每側14-15枚。

分布

  灣鱷為熱帶及亞熱帶的物種。原產泰國、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地區,印度亦有發現,主要分布於澳洲北部及巴布亞新幾內亞;曾有目睹報告在香港、硫磺島、新喀裡多尼亞、斐濟及日本海發現。適合生活在不同的濕地,如河口、紅樹林、沼澤等地和潮汐帶。

習性

  具地盤意識。擁有適應高鹽度水質的生理結構。灣鱷位於濕地食物鏈的最高層次。幼體以捕食昆蟲、兩棲類、甲殼類、細小的爬行類及魚類為主,成體會捕食體形更大的動物,但主要以泥蟹、龜、巨蜥及水鳥為食物,部分體形更大的成體甚至會捕食水牛、牲畜、野豬及猴子。在澳洲,灣鱷更曾有食人,甚至襲擊船隻的記錄,故又名為「食人鱷」。 交配季節在每年5到6月之間,因應地區而定:泰國品種在每年7到8月產卵,爪哇品種甚至可在2月見到鱷卵。雄性以身軀壓在雌性背上,前肢抓緊雌鱷不放, 用尾繞著雌性後段,進行交配,持續數小時之久。灣鱷利用腐草作為巢穴,每次產20-90枚卵。經過75日(爪哇)至96日(斯里蘭卡)便可孵出幼鱷。

歷史文化

  中國古代的灣鱷分布記錄:海南島附近的《巡海記》。李准曾於1907年乘坐名為「伏波」、「琛航」兩艘軍艦從海南島駛往西沙群島一帶視察。他在《巡海記》中描述有灣鱷爬上艦邊的經過,鱷魚最後被擊敗。 此後,Lesson(1801),Boukenger(1889)及Gadow(1901)也先後報導在中國南方產灣鱷,但並無具體地點及可供查証的實物標本。在香港發現的骨骼顯示灣鱷昔日曾在華南地區出沒,大概在紅樹林棲息。 在唐代韓愈在潮州寫的《祭鱷魚文》裡的是灣鱷。

來源:(https://zh.wikipedia.org/zh-tw/%E7%81%A3%E9%B1%B7)

新幾內亞鱷

新幾?亞鱷

  新幾內亞鱷(學名:Crocodylus novaeguineae),是一種小型鱷魚,主要分布於東南亞的新幾內亞、蘇拉群島以及菲律賓一帶。雄性新幾內亞鱷一般比雌鱷大型,可達3.5米長,而雌性也有2.5米長,外型上與暹羅鱷相似。 新幾內亞鱷為夜行性鱷魚,主要棲息於淡水濕地,縱使牠們有忍受鹹水的能力。雖然分布甚廣,但生存亦因捕獵過度而受到威脅。

來源:(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6%B0%E7%95%BF%E5%85%A7%E4%BA%9E%E9%B1%B7)

馬來西亞鱷

馬來西亞鱷

  尼羅鱷(學名Crocodylus niloticus)是一種大型鱷魚,非洲最大的爬行動物,體型僅次於河口鱷,為全數23種鱷魚當中被人類研究最多的一種。

特徵

  形似恆河鱷,但其頭部會逐漸往口鼻部縮窄,而且也沒有雄性食魚鱷吻端的球狀突起。體色為橄欖綠色,背上有模糊的黑色橫條紋;尾部強而有力,有助游泳,眼睛則有黃-棕色虹膜,這點在鱷魚中相當少見。

分布

  形似恆河鱷,但其頭部會逐漸往口鼻部縮窄,而且也沒有雄性食魚鱷吻端的球狀突起。體色為橄欖綠色,背上有模糊的黑色橫條紋;尾部強而有力,有助游泳,眼睛則有黃-棕色虹膜,這點在鱷魚中相當少見。

分類

  對於馬來鱷的系統發生及分類地位,專家的看法很不一致。根據形態學的證據,傳統分類將其歸於真鱷科或亞科

來源:(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A6%AC%E4%BE%86%E9%95%B7%E5%90%BB%E9%B1%B7)

尼羅河鱷

尼羅河鱷

  尼羅鱷(學名Crocodylus niloticus)是一種大型鱷魚,非洲最大的爬行動物,體型僅次於河口鱷,為全數23種鱷魚當中被人類研究最多的一種。

特徵

  雌性尼羅鱷身長2.5至3.9米,雄性體長3.5至5.5米,雌性體重227至300公斤, 雄性500至1090公斤,平均壽命達70至100年。[1]吻闊略呈長三角形,上頜每側有牙齒16-19枚,下頜每側14-15枚;軀幹背面有堅固的厚鱗甲6-8縱列;四肢的外側有鋸齒緣,趾間有蹼。 體色背面為暗橄欖褐色,腹面淡黃色,幼體顏色較淡,有黑色的斑點及網狀花紋。其下顎第四齒由上顎的V字形凹陷中向外面突出。尼羅鱷非常強壯,尾巴強而有力,有助於游泳。成年尼羅鱷的體重可以重達一噸。

分布

  尼羅鱷出現在非洲東部、中部及南部的大部分地區,以及馬達加斯加島,主要棲身於河流及湖泊之中。自公元9世紀開始,牠們已經成為人類的獵殺對象,因為牠們的皮於當時非常名貴。目前在尼羅河一帶,尼羅鱷已經絕跡。

習性

  尼羅鱷喜愛獨居,尼羅鱷夜間會在水內,日出時則會上岸日光浴。牠們會埋伏在水池邊緣,偷襲捕食羚羊、斑馬、水牛等,甚至可以獵殺河馬、獅子以及人類(以上三種動物也能獵殺鱷魚)。成年尼羅鱷會吞下石塊以作壓艙物之用,有助於水底保持平衡。在茅利塔尼亞旱季期間,尼羅鱷會躲藏於地底之下,直到下一個雨季來臨為止。尼羅鱷身體的代謝作用很低,並能夠藉日光浴保持體溫,所以並不需要大量的食物,一次吃下羚羊後,可以一年內不用吃任何東西。 繁殖方面,雌性尼羅鱷會於沙質的河岸挖洞造巢,每次可生25至100隻蛋。對於這種鱷魚的蛋來說,水災同尼羅河巨蜥是最大的威脅。

來源:(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B0%BC%E7%BE%85%E9%B1%B7)

凱門眼鏡鱷(南美短吻鱷)

凱門眼鏡鱷(南美短吻鱷)

  眼鏡凱門鱷(學名:Caiman crocodilus),又名南美短吻鱷、眼鏡鱷,是一種鱷魚,因為眼球前端有一條橫骨,就像眼鏡架一樣,因而得名。 眼鏡凱門鱷體長最大可達2.5米,初孵出來的幼鱷有20至25厘米長。眼鏡凱門鱷嘴長,背面呈橄欖綠色,頭部、身體、尾部上有個多深色斑紋,背部及尾部上則有深棕色或黑色的橫帶紋,肚皮的顏色則是純米色或者淺黃色。初孵出來的幼鱷下頜兩側有淡色斑,長大到大約35厘米長時,這些斑紋會全部消失。

分布

  眼鏡凱門鱷原產於中美洲及南美洲一帶,不過其後牠們被人類帶到美國佛羅里達州及古巴。

習性

  眼鏡凱門鱷一般棲居於廣泛的水域棲息地。與其他鱷魚一樣,食物隨年齡、季節及棲息地的不同而變化。幼鱷主要以無脊椎動物為食,特別是鞘翅目昆蟲,也會進食螺、蝦及蟹等水生動物。成年鱷則主要以脊椎動物為食,包括水生及陸生的脊椎動物。牠們的捕食策略包括靜伏不動,偷襲路過的陸生脊椎動物,於水中偷襲游近的魚類與其他水生脊椎動物。此外,牠們有時也用身體和尾巴驅趕魚類到淺水處,或者於開闊的水體將魚類驅趕到狹窄的岸邊後再捕食。
眼鏡凱門鱷的求愛行為包括躍出水面、炫耀尾巴,以及輕咬和摩擦頭部與頸部等。牠們於不同地點的造巢活動的高峰期也有不同,一般多在潮濕季節。牠們的巢由葉子、小樹枝、雜草以及泥堆成小丘狀。 雌性的眼鏡凱門鱷每次產卵可達40顆,而整個孵化期雌性會有規律地關心和保護巢址。幼鱷出殼時發出叫聲,雌性將巢挖開護送雛鱷進入水中,而有時雄鱷也協助。雌鱷也會用嘴幫助胚鱷破殼而出,並用嘴攜帶幼鱷進入水中。 眼鏡凱門鱷於其一生中不同時期均有不同敵人。捕食鱷卵的動物包括有黑點雙領蜥、發冠長腳鷹、食蟹狐、浣熊、長鼻浣熊和戴帽猴等。而以雛鱷和幼鱷為食的則有鯰魚等食肉性魚類、龜、鱷魚、夜鷺、鸛、鷹、虎貓以及家豬等。美洲豹及森蚺就會捕食成年鱷魚。

來源:(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9C%BC%E9%8F%A1%E5%87%B1%E9%96%80%E9%B1%B7)

無尾鱷

無尾鱷

 

  1999年921地震後出生,是基因突變的鹹水鱷,同一窩蛋中有的無尾有的歪尾,因為鱷魚靠尾巴和後腳游泳,所以無尾鱷無法生活在深水中。

出處:不一樣的鱷魚


建議使用 Internet Explorer 10.0 以上 或 Google Chrome 版本瀏覽器
最佳螢幕解析度:1024 x 768像素
Copyright © 樹德家商『蟲蟲旅遊團』團隊。版權所有
網站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