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火樹銀花 > 傳承困境

傳承困境

一、傳統藝師凋零

  傳統燈籠都要手工做,目前很多都改良過所以做的會比較快,而且很多燈籠都是從中國進口的,台灣的人力不足,無法製作,因為成本差太多,我父親40年前曾經做一對大燈籠大概八尺大,這個燈籠大概從地上一直到天花板高,那個燈籠花了他大概2個月的時間,現在已經沒辦法這樣做,我父親畢竟他已經93歲了,因為年紀太大了,他現在像小孩子一樣常常在睡覺,興致來時他會題個字,畫幾筆,但是他視力已經不太好了,所以很難全部都由他自己做。

二、後繼無人

  做燈籠現在遇到最大的問題是願意從頭開始學習而且有耐心的學徒,我的父親並沒有要求我們5兄弟要繼承他的技藝,在我小時候燈籠只有在地方賣或習俗活動中才會使用,小時候我記得是個物質缺乏,物品價格很便宜的一個年代,那個年代升學主義很重,會讀書的要努力讀書,我家中最會讀書的是我二哥,我不算是會讀的人,比較會讀書的出路較大,因為在外面上班賺的薪水比賣燈籠賺的多,才不用那麼累的工作,其實我從我父親身上也學到東西,但是我想要工作到半夜願意嗎?生活不正常,壓力很大,客人要就要趕給他們,就算到半夜也要趕,廟裏的燈不一定每年換,但是有人要我們就要做,也有可能3個月就要換,但有一種爐主燈一定要每年換,人家擔任爐主要這個爐主燈你一定要趕給人家,現在一部份的廟掛著的燈籠外面會罩個塑膠套子,如果不是燻的太厲害的就只換外套,但越大的廟人越多的換的越快,越現代的廟越不保留使用燈籠的習慣,會用越現代的燈光設備。

三、機器取代人工

  燈籠是竹編、彩繪、裱褙、美工與書法的綜合藝術體,自古只傳子並不傳外人,時代轉變,現在很多都是機器做的,只有外層的紙由人工糊上去,有些燈籠都已經是用機器直接塑膠射出,塑膠成品過於僵化毫無藝術美感可言。

  傳統的泉州燈籠只能用竹篾編織,如用機器製作竹子容易折斷,且又無法使用機器打燈胎,福州燈籠亦不能用機器削竹片、打竹榫或穿絲洞,且竹節亦無法用機器修飾。機器唯一能在泉州燈籠上的作用就是劈竹而已。但現代要從劈竹開始全部由人工做很難,而且大一點的燈籠至少要做3天,有時客人一趕可能要不眠不休,這是傳統藝術遇到的問題,像我的小孩也都不學了,我父親是希望能在這樣巡迴的教學過程中可以找到真的有心學習的人,將這門工藝傳承下去。

四、工業化

  學東西要有資質,以前職業有點世襲,古時燈籠手藝是傳子不傳外人,到外面是學不到的,我父親他將燈籠當成生活日用品賣,並不是當成藝術品在賣,像廟裏拜拜,或貢獻給神明使用,婚喪喜慶也需要使用燈籠,跟現在不太一樣,所以如果是以前職業世襲時代我們或許會傳承他的手藝,而現代社會中工藝的東西政府如果注重的話會留存下來,但現代社會很多傳統習俗都已不再堅持,像結婚的龍鳳燈,告別式中的麻燈,幾乎都已無人使用,連傳統廟宇也很多不用燈籠了,當然是說為了安全問題不用,但是沒有那種需要,這種傳統技藝就會沒落。

五、時代演變

  政府如果在意民俗技藝就會傳承,但若有人為了一些環保問題倡導的話,傳統習俗就會改變,相對的一些傳統的手工技藝就會消失不見。比如拜拜要燒紙錢及拿香,現在一直倡導燒紙錢點香燭會空氣污染、致癌,像我現在看到人家在燒紙錢或點香燭就很不喜歡,但我小時候紙錢及香是用自然的材料製作,天然的味道聞著讓人愉悅,然後那種氤氳氣氛就真的讓我覺得拜拜很好,小時候鹿港農曆七月時一整個月整個鎮上都繚繞在這種香味中,但現在的紙錢及香含有大量的化學成份,會傷害人體,經由大量倡導推行不要點香或燒紙錢,幾年下來,現在的鹿港在農曆七月時已經看不見小時候整個月香煙繚繞的景象。

  時代轉變會讓許多民俗技藝消失,點燈籠要小心火燭,那就改成用日光燈管,當日常生活中使用不到時,自然而然這項手藝會消失,我說過我父親是把燈籠當成生活用品在賣,但沒有巿場,燈籠變成藝術品,要有人買才有收入維持生活,在這種情形下,這項手藝要如何傳承下去才是最大的問題。

六、結論

  燈籠作品所顯現的是藝師的心血結晶,現在的燈籠已經不是日常生活用品,而是藝術品,現代社會日常生活用品中已用電燈取代了燈籠,失去了日常生活的用途,燈籠已變成了裝飾品。許多傳統燈籠師父跟我父親一樣年紀已大,除非年輕人真正有心學習,否則這門技術將會逐漸式微,燈籠是我父親養家謀生的手藝,他有很多件作品成為政府單位送給外賓的禮物,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也收藏我父親的作品,他的作品現在已經真正的成為藝術品,但對我父親而言那是他一輩子養家活口拉拔小孩成長的職業。台灣人的傳統思想就是能做就要做,做到不能動為止,像我父親現在93歲了,視力不好手勁也變了,但若是心血來潮時他還是會畫個幾筆、寫個字,我們還有幾個兄弟可以幫忙家中的燈籠生意,但是要如何維持這項傳統藝術就有賴真正有心學習繼承的年輕一代了。


(相片由吳榮仁先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