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燈籠的歷史

燈籠的歷史

  燈籠,乃是古時燈具的一種,早在西元八世紀的唐朝就有記載使用燈籠的起由。唐以來有許多關於元宵燈節的史料記載,如唐明皇於元宵節在上陽宮大陳燈影,從禁城至宮庭,用絲絹做燈樓二十間。中國有燈是秦漢以後的事,有紙燈籠又可能是在東漢紙發明之後。

  中國的燈籠綜合了繪畫藝術、剪紙、紙紮、刺縫等工藝,利用各個地區出產的竹、木、藤、麥稈、獸角、金屬、綾絹等材料製作而成。在中國古代製作的燈籠中,以宮燈和紗燈最爲著名。

  燈籠兩字見於史籍,據考始於南史宋武帝紀:【壁上掛葛燈籠】。 又宋史王德謙傳:【驕赤踰法,服食擬乘輿出入或以導駕燈籠自奉】。

  中國人使用燈籠,應早於第八世紀的唐代。不過,燈籠最讓人遐思、期盼恐怕還是元宵節的花燈了。元宵觀燈的習俗起源於漢朝初年,唐開元年間,為了慶祝國泰民安,乃紮結花燈,藉著閃爍不定的燈光,象徵「彩龍兆祥,民阜國強」,花燈風氣至此廣為流行。宋代皇帝每年在元宵節支搭彩山樓,安設燈影,宋朝蔡襄於福州太守任上命百姓於燈節,每戶各燃燈七盞。明朱元璋建都南京時,更於秦淮河上燃放水燈萬支;永樂朝在午門大立鼇山燈柱,又在華門外設「燈市」,使得北平尚有「燈市口」街道。

  明朝時每逢燈節,宮眷會製作著燈景圖案的宮裝燈籠,除用於夜間照明外,婚、喪、喜、慶,皆少不了燈籠。古時燈籠廣泛使用於宮殿、官府、寺廟、店舖及民間,具有濃厚傳統特色。

  燈籠由於缺乏實用價值而隨著社會型態的遽變,如今大都只成為民間禮器與裝飾之用。中國的燈籠,不僅是用以照明,它往往也是一種象徵,燈籠與中國人生活息息相連,廟宇中、客廳裡,處處都有燈籠。

  民國後,賞燈之舉雖仍在,但平淡了許多,如今因著元宵節的大型燈會活動,燈籠又逐漸在居家裝飾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但是燈籠的材料,有的由紙、竹子,變成布、塑膠、鐵線,而且燈籠的形狀和顏色與傳統也大不相同。傳統中寺廟是以黃色為主,個人則以白底為主,如今全亂了,燈籠的大小、顏色全以個人喜好變化,無所謂一定的象徵意義。

燈籠的意義

  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燈籠。古時候家家戶戶的廳堂都要掛著燈籠,開店做生意,也以燈籠書寫店號或是裝飾,在廟宇中,也是處處都有燈籠。燈籠在中國文化中有光明的含意,除了照明以外,燈籠還有其他意義。

  每年正月私塾(古代的學校)開學時,家長會為子女準備一盞燈籠,讓學生們帶到學校由老師點亮,象徵學生的前途一片光明,稱為「開燈」。後來就由此演變成元宵節提燈籠的習俗。

  由於「點燈」字音和「添丁」相近,所以燈籠也用來祈求生子。想生小孩的婦人,都會到寺廟或燈籠鋪【鑽燈腳】求燈「丁」,很神奇的大多數的家中都能「添丁」。到了日據時代,愛國志士們在燈籠上繪製民間故事,教導子孫認識自己的文化,所以又具有薪火相傳的意義。

  燈籠蘊釀著中國人的生活理念和信仰,在有中國人的地方,黑夜裡散發著溫馨柔和的光芒,輕輕的述說著中國人特有的人情典故。

  傳統做新娘燈(即宮燈)就代表婚禮喜慶;寫上「幾代大父」「幾代大母」的竹篾燈則告示這是喪葬場合;傘燈(字姓燈),因「燈」與「丁」語音相同,意味著人丁興旺。所以,過去每家都有字姓燈,懸掛在屋簷下和客廳中。今天迎神賽會上,神明的陣頭前仍有兩盞大燈籠,就是這種習俗的延續。

燈之詩詞

元夕於通衢建燈夜升南樓
     (隋)隋煬帝
法輪天上轉,梵聲天上來。
燈樹千光照,花焰七枝開。
月影疑流水,春風含夜梅;
燔動黃金地,鐘發琉璃台。
正月十五夜
        蘇味道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遊妓皆穠李,行歌盡落梅,
今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上元夜
     
崔液
玉漏銅壺且莫催,
鐵關金鎖徹夜開,
誰家見月能閒坐,
何處聞燈不看來。
《十五夜觀燈》
     (唐)盧照鄰
錦裏開芳宴,蘭紅艷早年。
縟彩遙分地,繁光遠綴天。
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別有千金笑,來映九枝前。
生查子
     
(宋)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巿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花巿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燈籠歇後語

松樹林裡掛燈籠——萬綠叢中一點紅
黑紙糊燈籠————不明不白
滿街掛燈籠————光明大道
大門曰掛燈籠———光耀門庭
白天打燈籠————白搭
旗杆上的燈籠———高明
瞎子打燈籠————看不到前程
地窖裡打燈籠———來明的
鼻子上掛燈籠———明眼人
外甥打燈籠————照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