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時空遊松山-專題簡報頁

專題簡報頁

“專題簡報頁”

 

(一)專題研究計畫網站的相關資訊
1.連結至貴隊參賽作品的網址首頁 http://librarywork.taiwanschoolnet.org/cyberfair2015/ycps2015/index.htm

2.連結至貴校的網址首頁 http://ycweb.ycps.tp.edu.tw/songshan/index.htm
3.專題研究計畫完成日期:二月二十日
4.學校:臺北市信義區永春國小
5.縣市: 臺北市信義區松山路225巷48號
6.指導老師:宋立偉、陳牧偉、石碧薇老師
7.多少學生參與這個專題研究計畫?八人
8.他們的年紀是:11~12歲
9.專題研究計畫聯絡E-mail信箱:lwsung@ycps.tp.edu.tw

 

(二)專題研究計畫總覽
1.我們參加的競賽類別是:歷史古蹟
我們的「地方社區」是:我們的學校是永春國小,座落於台北市信義區,學校附近有熱鬧的五分埔商圈、充滿愜意的基隆河、大台北地區第三大的火車站~松山車站等等的名勝景點。台北市屬於盆地地形,信義區是台北的市中心,因此附近高樓林立,交通建設發達,居住人口也很多,約有二十三萬人。日治時期1920年台灣地方改制,實行街庄制,設「松山庄」,隸屬台北州七星郡管轄。1938年松山庄併入台北市。80年代末期,當時的松山區人口已達四十五萬餘人,約占台北市五分之一,轄有九十八里,不但是台北市人口最多的地方,也是編制人員最大的行政區。因此1990年台北市16區改成12區時,分割縱貫鐵路以南的松山區,約為中坡、五分埔、三張犁、興雅等區域獨立組成信義區。

2.我們的專題研究計畫概要: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家鄉,因此了解我們的家園是相當重要的。我們以松山車站和五分埔為主題,透過調查歷史、訪問相關人士和實際拜訪,來進一步了解大家從小就十分熟悉的地方。松山車站〜北市前三大的火車站,為此地帶來了便捷的交通和許多觀光人潮,促進附近地帶的經濟發展。曾經,這裡是一條大水溝,交通往來非常不方便。直到清朝時期,劉銘傳興建了第一條鐵路,帶動了附近交通,當時此車站稱為錫口。日治時代初期,一名日本人覺得錫口很像他的家鄉松山,於是將此地區改名為松山,原本的錫口車站也改成松山車站。現代,五分埔為成衣工廠,讓這一帶到處都是擁擠的人潮。但以前五分埔的土地十分貧瘠,還有一些精神病院,居住品質相當差。而後來有一批芳苑人來到此地,開始進行賣拼布衣的生意,久而久之形成了一座成衣工廠。而現今五分埔變得更多元化,成為此地的新地標。

請用滑鼠中鍵瀏覽

網站地圖

u51_start u51_end u51_line

1.現況介紹

2.松車與五分埔

3.參訪體驗

4.歷史演進

5.經驗分享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