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酪農起源

民國前十年(西元1901年)自澳大利亞輸入六品種乳牛,因耐熱低及抗病力弱,罹患焦蟲病死亡。

民國三十四年(西元1945年)1945年至二次大戰結束期間,只有47戶873泌乳牛。

民國四十四年(西元1955年)政府為發展乳業,將農林畜產分公司所屬基隆牧場、台北牧場(味全牧場)、新竹牧場、中部牧場(彰化中央牧場)、及高雄牧場開放民營。業務蒸蒸日上,乳牛頭數逐漸增加。

民國四十七年(西元1958年)政府開始國家四年經建計畫推廣酪農事業,桃園縣楊梅鎮為酪農實驗區,酪農每戶各貸給乳牛1~2頭,以充分利用土地與勞力,擠乳方法以手擠,衛生及品質良莠不齊,乳產自產自銷,除台北牧場採用65度C三十分鐘之低溫殺菌外,其餘皆採煮沸殺菌,訂送戶大部分用狹頸瓶,容量180毫升~200毫升。

民國四十九年到民國五十年(西元1960~1961年)政府舉辦三期酪農訓練(前省政府主辦、彰化縣政府協辦)彰化中央牧場實習課程,推廣彰化、秀水、和美、溪湖、永靖、社頭等。

民國五十四年(西元1965年)中部牧場(彰化中央牧場)自日本輸入六十頭荷蘭牛,設立小型乳品廠自產自銷。

民國六十一年到六十三年(西元1972~1974年)中央乳業加速農村建設政策下,由前中國農村復興委員會及臺灣省農會分批自紐西蘭進口孕女牛三批,計5500頭。先後淡水等23鄉鎮設置乳業專業區,。彰化推廣彰化銀行山40戶,快官40戶,秀水60戶,福興100戶,田中40戶,各專業區補助分設集乳站,興建水電,酪農各項公共設施,酪農的生產設備漸漸邁入機械化時期,擠乳設備採用桶式擠乳。

民國六十五年(西元1976年)酪農一千三百二十六戶為戶數最多年份,乳牛兩萬三千兩百頭,泌乳牛一萬兩千七百九十頭。

民國七十三年到七十七年(西元1984~1988年)為應市場需求,乳品廠鼓勵酪農擴大飼養規模,大量至國外(美國、日本、紐西蘭、澳洲)進口牛隻一萬兩千頭。

民國七十七到八十四年(西元1988~1995年)自美國、加拿大進口荷蘭牛八千頭。

民國九十一年(西元2001年)酪農戶七百一十戶,乳牛十一萬頭,平均每戶飼養規模一百五十七頭,全國乳產量三十五萬公噸,雖然酪農戶數逐漸下降,然飼養規模、每頭牛產量及生乳總產量卻逐年增。

民國九十五到九十六年(西元2006~2007年)再度進口娟珊牛。推廣高雄林鳳營牧場'、通霄飛牛牧場、彰化酪農戶三廠種牛場。

(資料來源:http://www.angrin.tlri.gov.tw/cow/2012_dairyTaiwan/dairy_index.htm )

 

本網頁由彰化縣立秀水國民中學牧奶伊小隊製作,圖文如有引用皆有標上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