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過程

→鳳梨為多年生作物,栽培方式普遍採用四年二收為栽培制度

1.選擇種苗

   決定種植鳳梨→種植什麼品種的鳳梨→大約要種多大的面積→種植的密度多少→因為什麼原因而去種植鳳梨→產出的鳳梨是要就地銷售還是要外銷?

2.整地

        林地或灌木地應該要徹底清理乾淨,翻土整地的時候舊的鳳梨植株必須清除雜草並且將樹根砍碎翻入土中,如果這個程序沒有做好,可能就會留下蟲源,很快就會為害新的鳳梨園地。
        整地時可以將石灰、肥料、除草劑和殺線蟲劑施入土中,以大型機器作業提高工作效率,但一般的農民大部分都使用推土機,整地過程中應同時調整土壤PH值、讓排水順暢。
鋪蓋塑膠布
        施完肥料後,接著要鋪蓋黑色的PE塑膠布,黑色PE塑膠布的功用是可以保持土壤的水分、濕度,預防雜草生長,而且對於農民經濟又省工,可以提高土壤溫度、防止土壤沖刷、控制雜草生長進而提高產量。鋪上塑膠布後,用鋤頭挖土蓋些土壤在塑膠布上,以防止塑膠布被風吹走。

3.摘植「栽ㄚ」
        鳳梨的幼苗有「栽ㄚ」及「ㄔㄨㄚ」兩種,將栽ㄚ或ㄔㄨㄚ運送到鳳梨田旁,準備種植。使用的工具是「鳳梨鋤頭」,用鳳梨鋤頭在黑色PE塑膠布的空洞中向下挖深,再將鳳梨幼苗插入土壤中,便大功告成。

4.施肥
        將預備栽種的鳳梨土壤施肥,以利將來鳳梨的成長發育良好。而施肥的工作大部分採用人工方式進行,鳳梨植株必須適當的供給各種養份,每個地區必須根據土壤和葉片的分析來決定肥料的配方,這些舊要靠農夫辛苦付出。

5.噴水灌溉
   鳳梨雖然是相當耐旱的農作物,但是在水分供應不足的時候,仍然會影響植株生長和果實產量。由於梅雨季間多雨,能正常生長和結實,雨水不足時期,水分略感缺少。灌溉時可以利用噴灑方式,灌溉亦也可以伴隨液肥、噴藥一併進行。

6.點電土水
       鳳梨成長期到約10至12個月的時候便要點電土水(乙稀)幫助鳳梨開花成熟,以利生長。

7.防曬
       如果受到太陽持續日曬晒將失去鳳梨的價值,而防晒的技巧每一家各自不同,有的人將葉片紮成小帳篷讓鳳梨果實躲在裡面,也有的為它戴上帽子,一般會用報紙覆蓋果粒,也可以用紙袋、報紙包覆在果實上以減少灼傷。

8.收成
       辛苦耕耘十八個月後收成,可以品嚐到好吃美味的鳳梨。 

 

養殖手法   重要病蟲害防治

1.心腐病
        
主要危害新種植的幼苗,以剛定植的冠芽苗為最多,病菌最主要破壞莖及葉片的幼嫩部分,罹病初期葉片變紅有萎凋的現象,用手就可以輕易地拔出心葉。縱向切開病株,有著少許白色菌絲,並有特殊霉腥味。
防治方法:在種苗採收及運輸的過程當中,應盡量避免碰撞,種苗應該置於通風處,濕度不可以過高,也不可以堆積太久,要避免種植在排水不良的土地,地面應該要以塑膠布覆蓋,避免下雨時病原隨著土壤飛濺感染。

2.
基腐病(苗腐病)

       
這種病常發生於堆積濕處的種苗,或長途運輸之種苗,罹病種苗基部會先發生腐爛而且變黑,帶有酸香的酒精味,產生黑色黴狀物,之後逐漸擴大到老葉基部,葉片組織變黑,葉端先乾枯,但不會蔓延到內部葉片的白嫩部分,種苗萎縮,呈黃紅色,無法生根,最後枯死。
防治方法:採苗後,必須將瘤目切除,並將整理過的種苗日曬數日,等到底部傷口乾燥癒合後才可以再種植。

3.
黑腐病

       
以危害果實為主要目的,發生在採收後運輸途中或貯售時期,種植田間比較少發生,剛開始在果實基部的果皮上出現水浸狀斑紋,該部位果肉組織軟化,流出大量汁液帶有臭酸味。在高溫下,本病菌繁殖很快,由果頂或果梗傷口入侵,沿著果心開始快速蔓延,果肉組織腐爛崩離呈深黃色,而健全的果肉呈淺黃白色,組織產生灰白色菌絲,數日之後轉為灰黑色,果實失水收縮成一個黑色黴狀物,故稱為黑腐病。
防治方法:採收時需要留0.5~1公分長度的果柄,以刀具割取,勿用手採摘,以免傷及果肉並減小傷口,果實在採收後處理、裝箱及運輸時應注意包裝以避免擦壓及碰傷,包裝時應該等待果實表面露水及果梗傷口風乾,再選取無病蟲害的果實包裝。

4.
赤色病

       
危害鳳梨果實,罹病果實外觀沒有異狀,剖開後輕微者與正常鳳梨一樣,嚴重者果肉略呈淡紅褐色。但加熱煮沸後,病部呈現褐色而帶微紅。變色部分大多來自心皮(Carpel)之基部開始,向外方發展,致病果不能製成罐頭。
目前尚無有效的防治藥劑。

5.
花樟病

       
危害鳳梨果實,病果外觀沒有異狀,但如果以手指彈,聲音硬而輕脆,類似敲竹筒聲,病果果實縱向剖開,果肉呈褐色,硬化並略帶苦味。病果從橫向切開,褐色部分圍繞果心呈放射狀排列,如樟樹樹幹橫斷面花紋,故稱花樟病。
防治方法:必須稍微縮小栽植範圍,避免果實發育過度,果實過大容易引起花樟病。晚春果及早夏果不適合噴灑植物荷爾蒙,以避免因果實酸度降低而引起花樟病。

6.
黑心病

       
罹病果實外觀無任何異狀,將果實剖開,病徵出現於小果子基部靠近果心處,心部果肉呈深褐色,最後呈黑褐色,失去鳳梨原來該有的風味。
防治方法:在冬季寒冷地區應該盡量避免種植鳳梨,栽培適合冬季生產的品種或避免生產12~2月採收的冬果。

7.黑目病

       
開花後,蜜腺管與花柱管閉塞不全,各種微生物由該處進入花腔內潛伏,等到果實成熟期才能開始活動。管壁變成褐色,初期在該小果的中心產生圓形或近似三角形的褐色斑點,造成果心腐爛、斑點擴大,腐爛部分蔓延到果心內側,但僅發生在果實部分小果內。
防治方法:目前尚無有效防治方法,但是栽培過程應該避免濫用藥劑、營養劑及植物生長調節劑,避免過量施肥,以增加植物抗病能力。

8.
日燒病

       
初期果頂或果肩受日光直接照射的部位,果皮呈灰白綠色,之後逐漸轉成褐色,果目略微凹陷,果皮裂開,內部果肉脫水乾枯褐化,如果遇到下雨,雜菌容易由傷口侵入,使得部分或全部果實腐爛。
防治方法:花謝後的一個半月,將果實下方的葉片以竹籤紮束於果頂上方,或以紙袋、報紙、稻草、紙板或塑膠帽覆蓋在果實上,避免陽光直射,防止日曬。

9.
寄生性線蟲
       
台灣鳳梨根部寄生性線蟲達14種之多,侵入根尖末端形成腫瘤,根系縮短,根數減少,影響水分與養分的吸收,植株生長不良,因根數減少與根系縮短,失去了支持固定的作用,植株容易倒伏。
防治方法:整地時施肥,施用後立即覆土壓實,並保持土壤適宜濕度,需經7日以上再種植。

10.
赤蝨

       
發現卵、若蟲及成蟲,為害鳳梨葉片基部白色柔嫩部,導致表皮組織破壞,呈現深褐色斑點,並能引致各種雜菌寄生。多發生於乾季,鳳梨植株上發生尤多。以植株外圍葉片基部向內侵入,多見於外圍葉片,台灣各地雖常見,但為害不如粉介殼蟲之嚴重。
沒有防治方法,可參考粉介殼蟲防治法。

11.
粉介殼蟲

       
粉介殼蟲與香蕉蚜蟲相同,通常只有母蟲而無雄蟲,母蟲以孤雌生殖,繁殖速度快,所分泌的蜜露,也會引來絕對寄生菌的寄生,產生一層黑色煤煙狀物,影響果實外觀。
防治方法是要定期噴灑特定農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