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源東螺溪 > 東螺溪與溪湖

東螺溪與溪湖

從故鄉溪湖的地名說起。
溪湖地名的來由眾說紛紜,但無可否認的,這名字來自濁水溪沖積平原上的沖積網流。濁水溪河道淺,多伏流分流,網流發達,流路常因大水災而改變,因此溪湖有些地方曾為潟湖、沼澤帶,加上沖積扇堆積層的粒度較粗,膠結度差,在季風和海風的作用下,形成極發達的沙丘地形。
濁水溪是中臺灣的母親河,也是一條典型的荒溪,善變而難以預測,它形塑了沖積平原的地貌,堆積而成的沙岡被稱為「崙」,積水的低窪沼澤被稱為「湳」,這些名字常出現在溪湖地名中,例如湳底、湳仔、崙仔腳、頂崙仔等等。
在漢人未入墾溪湖之前,溪湖有巴布薩族(Babuza)大突社(Turchara或Taytoet)、東螺社(Dabale-Bao-a-ta、Dobalibaota或 Dobalibaiou)在此活動,溪流和平原,創造出漁獵和原始農耕的生存環境。
清朝領有台灣後,漢人大舉入墾,興修水利,帶動土地開發和經濟發展。因此溪湖的發展和東螺溪可說息息相關,發展靠東螺溪,但洪患也常對溪湖帶來重大災損及人口遷移。
日本統治初期,1898年(明治31年),濁水溪支流清水溪上游的草嶺潭潰決,水災從8月6日持續到8日,今日溪湖河東、西勢諸里大片土地被淹沒,傷亡慘重,被稱為「戊戌大水災」,災後,濁水溪的主流北移到了東螺溪,從今天的萬興大排河道出海。 戊戌水災六年後的濁水溪下游水系。 濁水溪堤防築成後的濁水溪下游水系。
1911年(明治44年),又發生大洪水,這次的受害者是西螺街,於是日本政府決定開始對付濁水溪,1912年(大正元年),濁水溪治水公事事務所成立,分三期在西螺溪畔築堤。
1912年到1916年是第一期,以「應急搶修」為主。
1917年到1926年是第二期,首先,興建二水鐵橋上下游兩岸堤防,以堵截濁水溪,其次,於西螺溪兩岸持續增設堤防護岸,逼迫水流從固定路線入海。
與此同時,萬興大排與東螺溪「分離」,東螺溪主流北移到中溪(今天的漢寶溪)。
1926年後為第三期,興建兩岸堤防、橫堤、導流堤及丁壩等防洪設施。
以上三階段的工程成功的把濁水溪固定在西螺溪河道,導致東螺溪、虎尾溪等其他河道縮減。
1962年,東螺溪主流北移固定在麥嶼厝河道,從此不再遷移。
國民政府接收臺灣後的濁水溪下游水系。 接近今日的濁水溪下游水系。
1983年以降,電鍍工業出現在東螺溪畔,它與畜牧業的豬糞嚴重汙染了東螺溪,沿岸居民也把大型傢俱廢棄物往河裡丟,整條溪慘不忍睹。再加上集集攔河堰的興建,整個濁水溪下游地區水量萎縮,今日的東螺溪正往大型排水溝和垃圾場的方向演進,也逐漸無法控制溪底地的沙塵。

垃圾堆 垃圾堆 垃圾堆

在環保意識抬頭後,東螺溪有了重生的契機,北斗段有河濱公園;埔鹽鄉成立了彰化縣東螺溪文化協會,將東螺溪與社區歷史文化結合。我們期待家鄉溪湖鎮也能重視東螺溪,在民間和政府的合作下,共同守護這條生命與大地之河,再現老一輩人記憶裡的清澈河流。對照過去,就知道我們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就從我們這一代開始,用行動去關懷愛護我們的河流──東螺溪吧。

參考資料

田野調查。
洪麗完<二林地區漢人拓墾過程與平埔族群移居活動之探討>,《臺灣史研究》4(1):49-95,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