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宅港社區十二婆姐陣成立的趙王預女士

趙王預女士今年68歲,出生在臺南新營,成年後嫁到鹽水,之後與先生搬到學甲宅港定居,至今已經50年了,宅港是她的第三故鄉,也是居住最久的地方。趙王預女士在48歲那年與一群宅港媽媽創立宅港社區媽媽教室,並擔任首任會長,之後社區媽媽教室組成婆姐陣,她也成為首任領隊(班長),迄今仍擔任班長一職,每個婆姐的舞步陣勢她都暸若指掌,有時某個婆姐懸缺,她也會扮裝頂缺,可說是宅港社區十二婆姐陣的靈魂人物。由於趙王預女士對宅港社區婆姐陣的發展與陣式都非常熟悉,因此我們特地請趙王預女士撥空,接受我們的訪問,讓我們能更進一部認識社區婆姐陣。

 
         
   

 

Q1宅港社區婆姐陣是怎麼成立的?
當時社區媽媽教室的主要活動是跳土風舞,有人跳膩了,建議組個陣頭,但大家對陣頭不熟悉,不知道要組什麼陣頭,也不知從何組起,我先生建議既然要組陣頭就組較為特殊的陣頭,他看過麻豆有一種陣頭是戴面具拿傘的,覺得很新奇,可以參考。我先生建議的陣頭就是麻豆的十二婆姐陣,媽媽教室成員也覺得婆姐陣不錯,舞步適合年紀較長的女性,因此就在我先生,以及民眾服務社謝進富先生、社區人士的經費支援下,宅港社區媽媽教室十二婆姐陣就此成立。而為了要教練婆姐陣,我先生還找來他熟識的陣頭教練張添龍來指導,張教練來指導是義務性的,並未收紅包(鐘點費)。

 
         
   

 

Q2當時教練是如何教導?現在的練習方式則採何種方式進行?
一開始大家對婆姐陣的舞步和陣式都沒概念,因此張教練先用團練方式教學,等基本步伐熟練後,再分配婆頭、婆尾、其他婆姐和婆子等角色,開始練陣型。我們練習的地方是社區慈德宮的大埕,當時幾乎每晚都在練習,固定晚上7點開始,有時還會練到11點,非常認真。步伐和陣式熟悉後,就不再麻煩張添龍教練,改由成員間相互教學,每個人大概要熟悉2種角色以上的步伐,以利輪替,若有新進成員則採師徒制,由老成員教新成員。

 
         
     

 
         
   

 

Q3您認為宅港社區十二婆姐陣和其他婆姐陣的不同在哪裡?
首先我們的陣式多變,有八卦、十全十美、開花結子、有頭有尾、青龍纏柱等,以前還有對拜儀式,不過因為表演時間的關係,已經刪掉了。此外,我們最特別的就是婆姐會起乩,尤其是收驚時,常有婆姐會全身抖動發乩。每年農曆3月11日晚上慈濟宮上白醮活動入廟時, 我們的婆姐陣常是四至五位婆姐同時起乩,非常神奇

 
         
    Q4:婆姐陣的面具服裝及傘、扇是如何決定的?有什麼特色?  
   

 

 

面具是請一位黃金佐師傅製作的,早期很多婆姐陣的面具都是這位師傅製作的,至於他是依據什麼原則來構思面貌,我就不太知道了,不過我們的面具比起他陣婆姐面具,感覺比較漂亮,有幾位婆姐面具還有鳳冠裝飾。至於服裝方面,當時服裝的製作是委託黃金佐師傅的女兒來處理,黃金佐師傅建議服裝不要一色,依各宮製作不同顏色的衣服,我們也覺得不錯,於是就這樣決定,婆頭穿黃色鳳仙裝,婆尾穿藍色鳳仙裝,婆子穿綠色衣服,前加紅肚兜,其他宮婆姐則各穿粉紅色和橘色鳳仙裝,比起他陣婆姐,我們的服裝顏色是比較多樣的。至於扇子是分成兩色,傘則有三色,會選擇不一樣顏色純粹是覺得這樣搭配很不錯,沒有特別的意涵,例如傘是一次大家出去遊玩時,看到商家賣的傘有蕾絲,樣式還不錯,就依照各宮婆姐需要挑了三種顏色,過程很簡單

 
         
   

 

Q5:現在有多少團員?大概幾歲?有無新團員?
陣頭剛成立時團員大約40多位,目前團員只剩33人左右年紀方面,團員年紀大概分布於40歲到70歲之間,但以60歲至70歲之間的人最多,年前(2013年)有3人加入,約莫40多歲

 
         
   

 

Q6:婆姐陣的經費從何而來?
以前地方政府或多或少都會補助,但近幾年公費的補助幾乎沒有,多來自社區人士,如里長、社區理事長、社區總幹事等人的私人贊助。

 
         
   

 

Q7能不能談談宅港婆姐陣的困境?
最主要的困境當然是後繼無人,沒錢不打緊,但沒人就無法成團。現在團員年齡偏大,且卻來越老,真的很希望年輕人加入。現在很多年輕人都搬離社區,造成社區人口老化,連帶的造成陣團的維繫都有問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