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酒廠

沿革

地理位置

選在這塊地興建酒廠,一方面是鄰近鐵路方便運輸原料、成品,一方面是鄰近台北城這個主要的市場與工人來源,一方面是鄰近製酒最重視的水源(經勘查後發現此區有臺北最適合酒廠使用的地下水)。日治時期初設廠時,此區(三板橋庄)仍是一片阡陌縱橫的稻田,八德路是僅有的聯外道路,廠區東側還有瑠公圳第二幹線第二霧裡薛圳支線流過。後來在臺北市町名改正中,此區被命名為樺山町。隨著都市的擴張,工廠周遭陸續出現了日式住宅區。

戰後中華民國政府遷台,重新擬定了都市計畫,將台北酒廠週遭的區域劃入混合區,由此可見,台北酒廠當時周圍環境已經不是單純以工廠為主了,和都市的住宅、商業區都有了些許的重疊,因此有必要以混合區的設置與工業區緩衝;混合區東側後來以光華陸橋為中心逐漸發展成今日以電子產品著稱的八德商圈。1976年都市計劃委員會將原混合區除了忠孝東路側改為商業區外,其餘均劃為住宅區,導致工廠位處住宅區內的情形,此亦為當時的政府對廠區未來的規劃。遷廠後,政府將台北酒廠廠區與華山車場場站作通盤規劃,曾有過立法院新院區、中央合署辦公特區等計劃,最後定調為中央藝文公園與文創園區。

台北酒廠的廠區規模有過五次變動:第一次是在1920年代末期向北擴張至鐵路邊、同時西南角因為樺山町通(今忠孝東路)隨都市計畫拉直而切割;第二次是在1930年代末期至40年代初期因應交通局新設樺山貨運驛的場站需求而失去北側的部分土地,轉而向東擴張納入今日施工中的臺北資訊園區那塊地;第三次變動是納入原有的樟腦精製工場;第四次則是隨著金山北路與新生高的興建,使得四連棟與果酒大樓被迫切割、拆除,廠區也從高架道路分成酒廠主體的西區和轉作倉庫用的東區,新路的切割也間接的導致了酒廠的遷廠;第五次則是閒置期間將原樟腦精製工場第一蒸餾工場與辦公室撥給審計部以及因應鐵路地下化工程所需而拆除部分倉庫與月台。

除了酒廠外,芳釀社的製罈廠和日本製腦株式會社的精製工場也選在附近設場。也由於同時鄰近鐵道與都市,位於當時台北市市區與農田交界的樺山町,不只吸引酒廠來此設廠,在1937年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也在此區設置了樺山貨物驛(樺山驛)

生產流程

臺北酒廠的酒類生產,大致上即由鐵路帶來原料,原料經原料倉庫送至生產各酒類的場區,完成後送至自製品倉庫保存,經過包裝工場的包裝後,再由鐵路運輸出去。至於細部的生產流程,由於生產各酒類的生產酒類多元,各異其趣。

以主力的米酒類而言,臺北酒廠最早期生產米酒,採用的是較傳統的白麴製法。首先在蒸米場用大木桶蒸米,而後送入冷飯場冷卻,再以宮前分工場製造的白麴醱酵,最後蒸餾出米酒。但當時因沒有無菌室,白麴易與空氣細菌結合,使酒質酸敗。1929年,全臺酒廠改使用新興的「阿米洛法」,臺北酒廠亦然。在米酒釀造室(今米酒作業場)先將水、米、酒精蒸煮、液化、冷卻,接著在糖化過程中,一面將以無菌法接入米根黴(Rhizopus)的蒸煮醪加入糖化鍋,一面通入無菌空氣,培養30~36小時後,使澱粉轉變為糖,之後接入酵母使其發酵3天即可送入蒸餾室蒸餾。此方法發酵速度較快,且品質較好。

各式再製酒,如水果酒、藥酒等,則是在再製酒作業場(一度改稱洋酒作業場)以一些原料酒為基礎,加入香料、水果、藥材等製作而成。部分銷量大的酒類,會另闢一個專事生產的場區,如日治晚期盛產的紅酒(老紅酒、紅露酒),屬再製酒,即是在紅酒釀造室,以米酒為原料酒添加紅麴再製而成;烏梅酒曾在烏梅酒工場(今四連棟)生產,由梅酒、李酒、烏龍茶調製;水果酒也曾有個果酒大樓專門負責生產,以酒精、釀造酒或蒸餾酒為基酒,加入果實或果汁釀造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