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廠介紹

工廠介紹原則

在臺北市的發展歷程中,出現的工廠數目非常的多,但隨著產業的轉型等因素,許多工廠關廠改建成商業大樓或住宅區,因此留存下來的產業遺產並不多。在這些產業遺產中,台灣歷史資源經理學會提出了十座較有空間再利用潛力的「鐵道沿線策略基地」。而我們小組則再從這十座策略基地中,挑選六座同質性較高的產業遺產深入的調查、探討與介紹。

我們挑選的工廠包括:樟腦精製工場台北酒廠建國啤酒廠松山菸廠台北鐵路機廠南港瓶蓋工廠。其中樟腦精製工場與台北酒廠由於規模較小且與台北酒廠的深厚淵源:工廠用地由酒廠無償贈予、1960年代停產後廠房由酒廠接收、現今共同規劃為文創園區……等,我們將它與台北酒廠放在同一頁面介紹;其它四座工廠都分別製作四個頁面介紹。

我們對這些工廠的介紹方式,是以工廠的各項基本資訊、代表圖片與交通地圖簡介出發(以上在〈工廠初探〉頁面),再開始談工廠的沿革(工廠本身的流變)、區位條件與所在地區的流變、生產流程(以上在〈一窺全貌〉頁面),進而進入工廠內部深入導覽每座廠房的建築特色、功用、沿革與價值,以及廠房與廠房間的互動、廠區內部配置的邏輯與工場的特殊風景(以上在〈深入導覽〉頁面),最後從過去回到現在、展望未來,看看現在這些產業遺產再利用後的風貌(以上在〈來世今生〉頁面)。

工廠的同質性

前述提到,特別挑選這六座工廠的理由在於它們的同質性較高,那它們的同質性是高在哪裡呢?

首先,這六座產業遺產都是具有生產力的工廠(鐵路機廠除了維修外,也有建造火車車廂與維修零件的能力),而且工廠的生產空間至今尚存(臺北製糖所則只留下倉庫)。

第二,這六座工廠的建造、規劃與早期營運的過程中有日本殖民政府的參與,或深受日本明治維新後的工廠經營觀念影響,因此得以體現臺北所經歷的殖民史。台北酒廠、松山菸廠曾由總督府專賣局經營;建國啤酒廠在實施專賣制度後產品全由總督府專賣局收購;台北鐵路機廠由總督府鐵道部管轄;南港瓶蓋工廠名義上雖為公司(株式會社),但其創辦人是前總督府職員,興辦過程亦有總督府與海軍參與,主要客戶也是海軍與台北地區的酒廠。工廠從區位選擇、建築形式、廠房配置、生產技術等專業皆由日本移植進來,在此過程中則與臺灣的迥異環境發生在地化的過程,例如為了在亞熱帶氣候生產清酒而設計有一米厚牆的廠房、啤酒的原料加入臺灣在地的稻米、菸廠的植栽選用深具亞熱帶風情的植物,而各工廠的廠房均重視雨庇乃至雨庇的滴水處理以因應臺北多雨的氣候。

第三,這六座工廠關閉的時間較晚,最早停產遷廠的台北酒廠在1987年關閉,最晚遷廠的台北鐵路機廠則是2013年,而建國啤酒廠甚至仍然維持生產線的運作至今。臺灣對古蹟等文化資產觀念的建立與重視,差不多是最近二十年來的事情,使得這些廢棄後的工廠在被拆除前有幸被先後指定為文化資產保留下來,也才有今日空間再利用的思考。絕大多數工廠的建築物群落在目前的規劃朝向文創產業及藝術領域思考,政府試圖利用這些空間滿足臺北市文創與藝術發展的需求;即使是仍在生產啤酒的建國啤酒廠,目前廠區也以保存啤酒文化為願景,成為「臺北啤酒文化園區」。

以上三點說明了此六工廠的同質性,也正是具備了這樣的同質性,使得它們有此機緣成為今日的產業遺產。

工廠共享的價值

首先,這六座工廠本身都是「產業遺產」,見證並且一定程度的保留了臺北、臺灣乃至世界在工業發展史中累積的無形生產技術與有形生產器具(包含機械、建築物與建築物設計與配置原理)等智慧結晶。實例包括:建國啤酒廠保留了設廠初期即存在的糖化設備(也是世界上難得保留的案例),這些設備目前仍然可以使用;台北鐵路機廠保留了十九世紀製造的蒸氣槌,以及修復蒸汽機車所需的技術(這也需要老員工生產經驗的保留);松山菸廠的配置被後可以看到日本在明治維新時引用的工業村概念,從中也可以一窺當時工廠對員工福利的重視。

第二,這六座工廠可以反映臺灣的殖民經驗。臺北酒廠、建國啤酒廠、松山菸廠與日治時期的專賣制度密不可分,菸廠、鐵路機廠與瓶蓋工廠(當時的軟木工廠)則是重要的軍需工廠。這些工廠大部分的生產利益歸日本殖民政府或投資企業所有,而生產所需的穀物、菸草、木材則取之本島;在工廠的營運上,主管通常是日本人,而臺灣人多負責較辛苦的工人職務。

第三,這六座工廠可以反映臺灣的戰爭經驗。一如前述諸多工廠是當時的軍需工廠,而軍需工廠的身分也招來聯軍的攻擊。許多工廠在美軍的空襲活動中中彈受損,也因此我們至今可以在台北鐵路機廠與南港瓶蓋工廠看到當時留下的防空洞等防備設施。

第四,這六座工廠可以反映臺北的都市發展,詳細說明請見下一段落〈工廠與臺北〉。

工廠與臺北

如果把地圖攤開來,標上六座工廠興建的年份,不難發現1910年代的兩座酒廠與樟腦工廠,位於今日的捷運忠孝新生站附近;1930年代的菸廠與鐵路機廠建於松山的興雅;1940年代的瓶蓋工廠建於南港。隨著時序愈來愈晚,工廠用地的選擇愈來愈東。這相當程度的反映了臺北都市發展與都市計劃的時程與方向。

再來,這些工廠都是沿著鐵路建造的,因此只要走一趟市民大道,就可以一次遊歷這六座工廠。工廠的分佈不僅見證臺北鐵道交通的發展,更是在現今臺北重新建構鐵路軸線的重要依據。而有了此軸線,工廠與工廠不再是獨立的個體,它們可以串在一起說這條首都的鐵道的故事,可以發展成一條文化創意的產業廊道,彼此交流產業文化、觀光資源與再利用的經驗。

最後,讓我們回到工廠與臺北的共同主體:人。曾經在工廠工作的勞工乃至主管,臺北不止是工作場所的位置,更是他們生活的城市;走在臺北街頭遇到的臺北人,說不定他或他的長輩就曾經在工廠工作過。而對於居住在工廠周圍的社區居民,工廠也是生活中的一部分,他們見證了工廠從生產期間、廢棄期間(如果有的話)到現在的再利用時期的變化;研究小組在去年(2013)十二月台北鐵路機廠都市更新說明會上,看到社區居民在處理再利用爭議的鐵路機廠時流露的與工廠間的感情經驗,有關工廠的記憶存在在這些居民的生活中,存在在這些臺北人的生活中。

除了工廠本身,工廠的產品終究也是回到人的手上。當你拿著手上的台啤、搭乘台鐵的火車時,就和這些工廠建立了一段難以察覺的關係。因此我們認為,臺北市鐵道沿線的這些產業遺產,不僅僅保存產業的歷史記憶,更負載了整座城市與城市居民的歷史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