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運延時遷
交通是一個地區的輸送動脈,由於早期臺灣地區內部的交通並不發達,道路開通困難、陸路交通不便,水運甚至海運都成了最便利的交通方式。藉由觀察大溪地區的開發與產業變遷歷程,可以發現交通在其中佔有很大的地位。
一、水運時期---區域轉運中心的興盛市鎮
大溪是淡水河流域最上游的河港,因此,當淡水開港通商、世界市場對台灣出產的茶及樟腦需求殷切之時,大溪因而成為同為生產樟腦、茶葉的龍潭、關西、竹東、南庄等地的物資集散地。龍潭、關西、竹東、南庄這四個地區對外交通不便,以外銷傾向的茶葉、樟腦等商品無法直接從當地送往港口,因此只能將貨物以人力挑至大溪,再依賴大溪的水運將貨物送到台北。因此大溪地區因大嵙崁港的貨物集散轉運而工商繁榮,而種植茶樹及煉製樟腦,則促進近山地區的開發,使大溪開發的範圍擴大。
鄰近山區出產的樟腦、茶葉由大嵙崁港輸出,而在山區工作的人所需的食品、日用雜貨也由大嵙崁港輸入。當時大嵙崁街區中的酒家、茶店、娼館、旅館、飲食店充斥大漢溪旁的碼頭,大嵙崁地區熱鬧非凡。而根據明治31年(1898)的統計,大溪是當時全台灣排名第20名的大市街。
雖然早在清光緒19年(西元1893年)基隆至新竹間的鐵路就已開通,但當時鐵路運輸只用於載客,並沒有貨物運輸的業務,因此大嵙崁的水運並未受到影響。直到明治36年(西元1903年)輕便鐵路在大溪出現,河運的運量才開始下滑,但真正的河運致命傷是大正12年(西元1923年)興建桃園大圳,截引大嵙崁溪水灌溉桃園台地,使大嵙崁溪水流量銳減,大船無法沿溪上溯,大溪河港功能喪失,也讓大溪的物資集散、轉運的功能喪失,造成大溪地區的發展停滯,甚至衰退。諷刺的是,桃園大圳灌溉的地區並未包含大溪,桃園大圳的興建對大溪而言是未蒙其利反受其害。
二、輕便鐵道時期---交通邊陲的沒落市鎮
明治36年(西元1903年)大溪就有輕便鐵道的鋪設,主要用於與有鐵路車站的桃園相通。從大正12年(西元1923年)桃園大圳截引大漢溪水,大溪無水運轉運集散機能的加持,輕便鐵道便成為大溪地區對外聯絡的主要交通工具,也讓大溪轉變為地方型的市鎮,不再是區域的轉運中心的工商繁華市鎮,因此大溪的發展逐漸落後於有鐵路車站的桃園地區。此外透過輕便鐵道通往桃園,必經的粟仔園到崎頂,是兩層河階地形之間的一段陡坡,因此增加這個時期大溪對外交通的困難度。
三、公路時期---溪東、溪西地區不同交通區位的異向發展
二戰之後,大溪地區仍因遠離陸運交通動脈,地方經濟落後,人口外流嚴重。直到60年代台灣交通系統逐漸完成後,因大漢溪的阻隔,造成大溪的溪東、溪西地區有明顯的不同發展變化。溪西地區因較近交通動脈,如高速公路,對外交通便利、地形平坦,隨著汽車和公路網的普及、易達性大增,溪西地區沿台4號公路省道,大小工廠如雨後春筍紛紛設立,同時也促使埔頂工業區的設立,更加速溪西地區發展成為一個以工業活動為主的地區。
而溪東區因大漢溪的阻隔,相較遠離公路系統的主要動脈,受限河階的一上下的陡坡,基於原有的老街景觀、近山的農業山產、河階景觀等觀光資源,發展成為一個以農業為主商業為輔的地區。而民國六十四年蔣中正陵寢寄厝慈湖,介壽路(台四線)因成為謁靈大道而拓寬,大溪地區幾乎停滯的對外交通才又開始發展。
介壽路拓寬還有另一個影響,就是促成大溪地區的觀光事業發展,也使當時的大溪豆乾業如雨後春筍般、不斷的有新業者投入這個行業。豆乾業的發達、投入製作的業者增加,大溪地區的工作機會自然也跟著增加;工作機會增加就能留住向外流動的人口,甚至吸引外來的人口投入,或是原來流出的人口回流。例如大房豆乾就是在民國六十四年重回大溪經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