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芫荽

踩著自然的步調,循著香氣去探訪………

田壟上,一畦畦油亮的綠,交織出人對土地的情感;
餐點上,一片片恣意的綠,襯托出食物最佳的滋味。

東螺溪孕育的土地——北斗,是「芫荽」的故鄉。小小一株「芫荽」,雖只是配角,仍完美的扮演自己的角色,就讓我們踩著自然的步調,循著香氣去探訪……。

主題介紹

研究背景與動機

  本校得天獨厚位於兼具歷史、人文與美食的北斗鎮。早期北斗原本是平埔族「眉裡社」、「東螺社」的活動範圍,街道則以奠安宮為中心點,形成「井」字狀,區分為東西南北中五個街區,是清朝第一個都市計畫,原本建於東螺街上的青螺古書院後來也在寶斗街內重建。

  日治時代的北斗素有「三員」之說,一是教育人員,因北斗是北斗郡的教育中心,不少民眾也轉而轉為教員。二是警務人員,因北斗乃重要行政中心,故有不少警員。三則為肉圓,北斗的肉圓向來是遠近馳名地方傳統美食,而北斗鎮的大宗農產品─「芫荽」則是肉圓的最佳配角。

   因學校鄉土教育活動重視程度日漸提高,於是我們選擇與地方美食肉圓有密不可分關係的調味品─芫荽為研究主題,配合學校的本位課程融入資訊教育的精神,希望藉由參與網界博覽會過程中,大家能親身探訪北斗鎮的大宗農產品芫荽生長地,訪談芫荽農民以了解芫荽的生長環境與栽種管理方法,研究過程中藉由老師及組員間討論所蒐集的資料、芫荽達人的解惑釋疑及田間體驗省思,學習設計一個介紹地方農產特色的主題網站,期望居民都能對地方的產業有更深一層的瞭解,也讓同學們能多利用這個主題網站認識自己社區的特色農業內涵為何?

研究方法

一、文獻研究法

  我們與老師確定了研究主題後,老師指導組員們一起利用學校與社區圖書館資源找尋有關芫荽的書籍報刊資料、及利用網際網路分組蒐集國內外網站有關芫荽的各項資料,蒐集後經由大家一起探討文獻內容,作為日後對研究專題提出新看法之依據。

二、調查研究法

  為了想深入瞭解的研究主題內容,增加專題研究內容的深度與可信度,我們討論後決定進行調查研究,一是設計調查問卷,以便了解一般民眾對芫荽的認知多寡並藉此機會向民眾推廣芫荽好處,其後進行問卷資料的整理與分析;二則是進行香菜達人顏先生的訪談調查,訪談調查中詳細筆記問題及答案,直接獲得最真實且深入的芫荽資料,並在徵求被訪談者的同意在訪談過程中進行拍攝與錄音。

研究目的

  北斗鎮又稱寶斗,在清朝康熙年間就有漢人聚落,素有「一府二鹿三艋舺四寶斗」的美稱;北斗最著名的美食--肉圓與貢丸湯,均是外地觀光客造訪北斗時必嘗的美食。在北斗鎮街上,到處可看到販賣肉圓的商店,而肉圓、貢丸湯常伴隨搭配的調味蔬菜即是本專題所探討的芫荽。

  台灣農產品種類非常的多,為何北斗鎮的「芫荽」產量是台灣之最呢?是否北斗鎮的土壤條件跟芫荽生長環境有何直接相關性?這乃是我們要探討內容之一。再則芫荽的生長習性怕高溫又怕雨水,農民要怎麼樣栽種管理才能獲取最大的產量,要在什麼時機點栽種才能賣在較高的銷售價格?因此,我們在這個研究中,也進一步了解農民如何管理此項農產品;再藉由問卷調查活動,讓民眾能多多認識食用芫荽的優點,進而鼓勵更多的人食用芫荽,更希望進而幫北斗芫荽農開發更大的消費市場。

  在此研究專題,研究目的擬定如下:

  1. 透過「蒐集資料」活動,瞭解芫荽源起、栽植現況與潛力發展。
  2. 透過「訪談達人」活動,了解北斗芫荽田的分布現況與種植方法。
  3. 透過「體驗採收」活動,實際走訪踏尋芫荽田,親身感受香菜生長環境。
  4. 透過「問卷調查」活動,進而達到推廣芫荽優點的目的。

研究流程

  研究專題工作從訂定主題到決定整個研究方向,接續大家蒐集資料、訂定大綱、訪問達人到最後問卷結果整理,我們終於完成整個專題網站,我們也將研究過程用電腦軟體繪製成研究流程圖

研究流程

圖片來源:滿天星團隊自拍

圖片說明:北斗奠安宮、訪談芫荽農、北斗美食-肉圓、研究流程圖

文字來源:維基百科--北斗鎮 (台灣)、滿天星團隊整理重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