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語~藝術之鄉.人文之居
結語~藝術之鄉.人文之居
現在的埔鹽已不單單是糯米的大產之鄉,它還是一個富有藝術文化氣息的藝術之鄉,雖然說沒有到藝術殿堂的級別,但只要在埔鹽鄉裡面走走,就一定會看到這些年來我們埔鹽鄉民眾們對藝術所做的努力。以前我們只知道埔鹽是一個盛產糯米及高麗菜的小農村,卻不知道我們埔鹽有一天也可以變成一個藝術之鄉,這些年來,從陳慶煌鄉長一開始立志要在埔鹽鄉推廣藝術時,他就為埔鹽鄉打開了通往藝術的大門,鄉長的推廣藝術計畫是從埔鹽鄉立圖書館起步的,以前的圖書館破舊不堪,但鄉長為了推廣藝術,爭取了經費整修圖書館。在民國九十二年圖書館正式整修完成,鄉長的計畫也正式開始,鄉長聯合了圖書館共同舉辦了許多活動,包括了「駐鄉藝術家的作品聯展」及「糯米文化藝術季」,經圖書館舉辦了許多活動後,鄉民們也漸漸了解了藝術的概念,「藝術」並不是只有創作才算藝術,學著欣賞也是一種藝術。
鄉長在辦理圖書館的活動同時,也規劃了「糯米風味坊」的計畫,「糯米風味坊」是以糯米為主題而做的一個主題館,裡面放了許多把稻穗製成糯米所需的工具,也放了一些農村生活的用具,是一個十分值得紀念的紀念館。另外,鄉長在民國九十二年時在糯米風味坊舉辦了「糯米文化藝術季」,這個藝術季,又是埔鹽鄉藝術發展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直到現在「糯米文化藝術季」每年還是繼續的舉辦,讓我們的鄉民每年都有可以親臨藝術的一個機會。鄉長除了以上兩個推廣藝術的重要地點外,還在每個社區的入口設置了「入口意象」,每個社區的入口意象分別代表了各個社區的地名或者產業,也讓我們鄉裡有了村村有藝術的現象,讓更多的人可以有欣賞藝術的機會。
除了陳慶煌鄉長為藝術所做的貢獻以外,還有許多的人在背地裡默默的為我們埔鹽鄉的藝術做努力,在民國九十二年時,鄉長曾聘請許多藝術家當我們埔鹽鄉的「駐鄉藝術家」這些駐鄉藝術家也為我們埔鹽鄉付出了許多,是我們值得尊敬的。在圖書館方面,圖書館的全體員工也為舉辦藝術活動付出了許多的心力,他們的付出是埔鹽鄉藝術發展中最重要的,因為我們鄉裡全部藝術家的展覽,都是在圖書館的三樓做展覽的,每次展覽,他們都要做事先佈置及宣傳活動,這是極為辛苦的,但因他們的付出,我們鄉裡的民眾才有可以欣賞藝術的機會,我們曾經訪問過圖書館的館長,她說:「看到許多民眾們來欣賞我們所舉辦的展覽,是我們所欣慰的」,從這句話就可以得知她為埔鹽藝術貢獻那麼多,卻不求回報的精神,這種精神也是將埔鹽推上巔峰所需的。
埔鹽鄉公所這六年來,一直不斷從「整合」的概念出發,隨時注意、彰顯整合的功能,並逐步建構整合的機制,使埔鹽鄉各界的資源務期達到最大的效益。埔鹽鄉是屬行政院主計處所列的貧瘠鄉鎮之一,經費資源不如其他鄉鎮,但建設成果卻不落於其他鄉鎮之後,原因就是我們能整合鄉公所內部各單位的人力、物力、財力資源,以及整合鄉內各機關、學校、民間團體等各種資源並有效運用。常常用最少的錢發揮最大的經濟效益。這是埔鹽鄉政發展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