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參賽類別:地方人物領袖
二、“我們的地方社區”說明:
我們居住的地方是彰化縣和美鎮,我們學校--和群國中的地理位置位於柑井里。這裡靠近大肚溪,加上地形平坦,冬天的風又強又冷是最大的地理特色,當強勁的東北風來襲時,騎腳踏車上下學的我們稍一不慎,就會被風吹落路邊的水田。正是因為如此,和風飆速、御風而行成了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追風少年』成了我們團隊的名稱,也許就是這樣的環境造就了我們和群國中田徑隊刻苦耐勞的優良品格,也孕育出曾創台灣100公尺短跑紀錄的選手--「劉元凱」。 因此我們決定將跑得如風一樣快的學長—劉元凱的故事告訴大家,讓大家知道,即使這裡是個鄉村小校,但我們田徑隊每年的戰績輝煌,甚至還有一位曾創紀錄的台灣飆速王—劉元凱。
三、專題內容概要:
從一位「沒沒無聞的跑者」,變成「中華體壇F4之ㄧ」的劉元凱學長,不但是我們「和群國中」的榮譽校友,而且阿凱學長豐富的訓練過程與競賽經驗,讓我們十分感興趣,因此我們決定深入的研究。
透過報章雜誌對他的介紹,以及訪問他和他的教練、家人、好友,甚至親身體驗他平日的訓練內容,我們深切地了解到:要成為一位田徑好手絕非偶然,除了有先天身材比例的優勢外,還要加上後天肌力、耐力等能力的培養,除此之外,懂得觀察、善用思考、了解自己的不足、突破自身的瓶頸等,這些都是造就一位成功跑者不可或缺的要素。
我們的計畫除了整理出阿凱學長的人生體驗外,也要告訴大家田徑訓練的秘笈。
另外,在研究中,我們也發現台灣的運動選手『畢業即失業』的情況極為明顯,因此,列舉一些可供台灣參考的運動選手制度也是本篇專題的重點,希望藉由我們的研究讓社會大眾瞭解這位成就不凡的短跑跑者----劉元凱外,也能對現行的體育制度有所幫助。
← 帥氣的阿凱學長
四、我們的網際網路環境
1.學校的網際網路環境:
學校的網際網路主要是用寬頻連線或wifi上網,目前我們擁有2間電腦教室,各班教室因為沒有班級電腦,所以只能夠利用下課、午休或者是放學留下,由老師細心的輔導我們,午休時我們會在小電腦教室操作,通常是找些關於學長的資料以及將整理採訪後的檔案,此外學校也安排電腦老師教授相關程式設計,以便美化網頁及上傳大家努力編撰的資料。
2.組員家裡的網際網路環境:
我們每一個成員家中都有一部可以連上網際網路的電腦,平時在家也都有上網找資料的習慣,因此在家完成自己的研究工作並不是件困難的事;大家在家也是透過寬頻連線或wifi上網,但是對許多第一次接觸網頁設計的小組成員來說,雖然家裡有製作網頁的程式,但卻從來沒有碰過,或是家裡使用的製作網頁程式不是這次採用的Dreamweaver,一些人甚至根本沒有製作網頁的軟體,因此我們只能靠著學校的輔導,更加了解這些程式的使用方法。
五、、我們所遭遇和克服的難題:
1. 學業、網博必須兩者兼顧:
由於期末考的逼近,所以我們必須兩者兼顧,而且段考結束,有些組員還要做科展,所以時間非常緊迫,因此我們把平時看電視、打電腦的休閒時間以及寒假全部用來執行網博工作,專心致力於自己被分配到的任務。
2.緊湊的研究行程:
由於網博工作的期間有段考還有過年等,我們決定犧牲部分寒假假期來完成作品,在製作期間,每個人都秉持著不完成絕不休息的心態來完成這部作品,為了進一步瞭解學長平日的訓練課表,我們排除萬難的安排時間參加阿凱學長的夜訓、訪問學長的教練、家人、老師、好朋友,並實際參與田徑隊的訓練等,為的就是希望呈現出最真實的作品。
3. 訪談經驗不足:
由於大家都沒有訪問過別人的經驗,這次是我們的處女秀,雖然經由老師多次的調教,但多數隊員仍然會怯場;即使這樣,我們的採訪初體驗仍然很順利的完成。
4. 電腦技術不足:
製作網頁是一項耗時費工的大工程,雖然學校有安排電腦老師教我們如何製作網頁,但聽來容易,真正實際上場時,才發現畫面的配置、照片的挑選與擺放等都需要花時間來摸索,這些對原本製作網頁沒轍的我們都是一大考驗。
六、心得箴言:
這些日子來,訪談、體驗田徑訓練、製作網頁、整理各式資料與照片等,這些工作占據了我們大部分的時間,憑著一股不服輸的志氣,我們的工作也接近尾聲。正如同我們的主角—劉元凱學長一樣,不論作任何事,只要堅持下去,一定會有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