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日本人所命名之「局」與「所」之空間性質來看,「局」為建築空間或管理組織編制,如鐵路局、警察局,「所」則純粹為空間或場所,由此可以看出放送局與放送所之差異所在,一般放送局作為廣播播音之管理與控制,放送所則純粹作為發射電波之功能。

時  間

事  項

備  註
1920年前   日人於中國(含東北)、朝鮮、台灣與南洋等地計成立約60座之有台呼放送局,朝鮮、台灣因於1920年以前即為日人佔領統治,放送局與設施多為日人所設,中國沿海城市之放送局部份為佔領後改設,整體來看,呈現戰時廣播放送與軍事訊息傳送以及佔領地宣傳之緊密關係,具強烈軍事通訊運用與防護性格。  
1924

        中央廣播電台成立於中國南京,為中國第一家電台,當時名稱則為「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廣播電台」。

 
1925

  日治時期臺灣廣播網(放送網路):日人來臺治理之初,當時在東京都大正十四年(民國14年)322日就已成立「東京放送局」並開始播音,這亦是日本廣播事業的開端 ,作為殖民政府威望的宣示及成果展示。日本政府鑑於廣播事業對社會影響深遠,乃決定要組成全國性組織來管理。並於臺灣北部設立放送局(臺北廣播電台)

 
1928

        昭和3年(民國17年),為了轉播11月10日昭和天皇的登基大典,遞信部進行轉播實驗,設置了無線廣播實驗室。11月10日起進行實驗廣播,成為台灣島上廣播的真正初始,12月22日「台北放送局 」開局典禮,以1kw功率正式開播。

隸屬於台灣放送協會 。

「台北」、「台南」和「台中」三個放送局組成的廣播網,也成為總督府推展國語運動的重要工具。
1930 板橋放送所成立
1931         昭和6年(民國20年),1月13日社團法人台灣放送協會設立。1月15日台北放送局開始以10kw功率播音。2月16日,10kw設備落成典禮於新公園舉行。
1932         昭和7年(民國21年),中央廣播電台籌建一部75kw的強力電台加入播音,不但全國各地清晰可聞,東亞各國也能聽到來自中國的聲音。日本於二次世界大戰戰敗,亦透過中國廣播「玉音放送」日本國戰敗之消息。日本增設「台南放送局」於4月1日開播。
1935 日本增設「台中放送局」於5月11日開播。
1937

昭和12年(民國26年)民雄放送所開始動工:

位置選定:

  在臺灣總督府遞送局對於臺灣島內各地電波傳播配置及架設鐵塔之難易以及鐵塔之高度,加上其他特殊建築物審慎調查評估的等諸多結果,確定了民雄庄為最佳位置。因而選定嘉南平原民雄地區的廣大水田作為建台基地,並且開始起草設計建築藍圖。
建設時間:
  從民國二十六年設計,耗時三年於民國二十九年九月二十八日正式對外播音,花三年時間建立「民雄放送所」
建設目的:
  1.日本對中國展開侵略後(支那事變),日本政府部分的軍事策略:為了阻止台灣人民收聽南京政府中央電台的節目,也為了遂行其南進政策的軍事及心戰用途。
  2.除了實際的軍事任務需求,為了對於南中國及南洋地區發射廣播,有效作為訊息中繼與再傳送的角色,傳遞諸多軍事情報訊息,以利軍事策略的推動。
廣播內容:

  主要是為日本政府進行軍事宣傳,透過現代化電波作戰的方式,以實現其「大東亞共榮圈」的計畫。

設計監督者:
  當時由臺灣總督府交通當局授予建築師鈴置良一專任技師一職,前往嘉義民雄督設主要設備與建築相關工事。他在完成此件工程之後,於十一月由日本天皇頒授勳章。
建設過程:

  建設所需器材全部由日本海運到基隆港,再用鐵路運到民雄站,工地現場離車站約2公里的路程,鋪設了臨時鐵軌來搬運鐵塔材料,很重的纜線則用水牛幫忙拖運。

  當時,除了興建發射機房,也同時蓋了變電所及宿舍,並且採用高達二六公尺(約七十層樓高)的T型天線鐵塔兩座,這兩座鐵塔也因其雄偉、壯觀的造型,成為當時民雄地區的特殊地標。
 

 

 

 

 

 

 

 

 

 

神祕雷公間?傳說只要遇到下雨打雷的日子,民雄放送所有個小房間就會迸出火花!當時人們就傳說那個小房間是雷公設在凡間的辦公室。
 
真相:其實是雷電會順著當時206公尺高的T型夾線的輸送線傳到地面,並在「天線調整房」外發出火花,才創造了「雷公間」的神祕傳說。
1940
昭和15年(民國29年)928日嘉義民雄放送所正式開播:

 

1.開場式於午前10點由台灣總督小林躋造主持開場式,現場參與者有台灣軍司官代理大久保兵器部長、馬公要港部令官代理酒井海軍少將、遞信大臣代理岸川事務官等以及全島各地軍民三百餘來賓列席參加,由豐田庶務課長開式講演依次泊總長致詞,隨後大崎工務課長及鈴置營繕掛長做工事報告,繼而正式開播。

 
2.民雄放送所─具有大電力的廣播電台,發射機採用的是,日本NEC電氣製造的MB-15-A型一百瓩(100kw)中波發射機傳送訊號,強力的電波涵蓋範圍遠及東南亞和中國大陸江蘇省及南京等地區,有著強烈之軍事宣傳之機能。

1.民雄放送所設立時台灣西部北中南均已設置放送局,加上板橋放送所等,西部放送系統已稱完備。

2.民雄放送所之設置,主要以強力電波發射站為需求,將台中或台南放送局製節目內容發射出去,為早期具有廣播中繼承轉之送放所。
3. Kw=千瓦,是國際單位制的功率單位 。

1941

  民國三十年,日本偷襲珍珠港並急速南進時,民雄放送所成就了日軍在戰時的廣播威力。  
1942年

1.昭和17年(民國3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臺灣放送局的廣播重點,便是定時的以北京語、廣東語、英語、馬來語、印度語、而對當時南洋諸國如泰國、印尼、馬來西亞…等,進行宣傳放送,這是台灣歷史上第一個國際廣播的發聲地。

2.臺灣的放送局在此一階段,主要是作為對於日本其他殖民國政府宣傳的轉繼站,成為戰爭宣傳的工具。
 
1943

和18年(民國32年),嘉義放送局啟用。

推測應為民生與環島廣播系統之建置而設。
1944

昭和19年(民國33年),新設「花蓮放送局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台灣總督府已經建立了全島性的廣播網。

1945

  民國三十四年抗戰勝利後,「民雄放送所」及一切設備由政府先委託,跨海來台換了身份的中國廣播公司(原中央廣播電台改組)代表接收管理,改名為「台灣廣播電台民雄播送機室」。10月,「台灣廣播公司」隨即在11月1日接收各地放送局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