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賽作品的網址首頁:大會網址 備用網址
學校的網址首頁:台南市立關廟國中
專題研究計劃完成日期:2012. 2.
學校: 台南市立關廟國中
縣市:台南市關廟區
指導老師: 陳春蘭老師、涂華娟老師、陳秀蓉老師
學生: 賴彥伶、方佩珊、陳冠霖、李少甫、黃裕舜、林廷翰、楊佳蓉、楊叔覲、劉軒妏、林峻全
多少學生參與這個專題研究計劃? 10人
他們的年紀是: 14~15歲
專題研究計劃聯絡E-mail信箱:bea.chen@msa.hinet.net
TOP
我們參加的競賽類別是:地方特產特色
我們的「地方社區」是:
我們的家鄉,關廟, 一個以鳳梨、竹筍、關廟麵而廣為人知的地方。位於大台南市的最南端,。關廟區早期原為平埔族西拉雅族新港社的舊墾地,但在明鄭時期漢人自臺江內海進入新豐里,墾荒聚落稱香洋社,而平埔族被迫移至今日的龍崎區方面。1718年(清康熙57年),先民在此設立「山西堂」,主祀關聖帝君,廟堂一帶便俗稱為「廟街仔」,也稱為「關帝廟街」。1920年臺灣地方改制,將此地易名為「關廟」,設「關廟庄」,劃歸台南州新豐郡管轄,戰後改設臺南縣關廟鄉,2010年12月25日改稱關廟區。
我們的專題研究計劃概要:
關廟因為地形多山坡,獨特的紅砂土,排水良好,加上位於北回歸線以南,終年陽光充足,造就了關廟鳳梨這塊響噹噹的招牌。關廟的鳳梨種植面積廣達800公頃,種類繁多。每一季都有不同的品種,豐富的種類提供消費者更多的選擇。身為關廟子弟的我們,大部分卻對鳳梨的生長、栽種環境並不了解,連鳳梨有哪些品種、各是什麼口感滋味都不知道,因此激起了想要了解鳳梨,並跟大家分享的念頭。
我們的網際網路環境:
利用學校的學術網路連接上網際網路,學校的區域網路讓我們方便儲存資料、互通資料。
我們所遭遇和克服的難題:
1.專業上,我們無法只看鳳梨就清楚分出品種,即使已經有事先找過資料,但實際面對各式各樣的鳳梨仍然是沒辦法,經過林爸爸耐心的講解才比較能分辨出一些。由於對農業的常識非常缺乏,因此在了解鳳梨的生長、栽種知識上花了許多時間。
2.在學業上,大家都是國三生了,這時候做網頁其實有點忙,國三是國中最重要也最忙碌的一年,我們得兼顧學業及專題,簡直是蠟燭兩頭燒,一個頭兩個大。不過,幸好老師幫大家分工、掌握進度,心情上比較安心,也讓情況不再惡化。
3.專題、網頁製作上,都是大家的初體驗,沒有人懂要怎麼做。大家對於怎麼收集、統整資料都不太熟悉,往往一篇文章被老師退稿很多次...@!#%!,這個過程坦白說很煩人也很挫折。網站製作上,從規畫網站架構、風格,一直到逐步實行,都得要靠老師的教導與幫忙,花了許多午休、放學後與假日的時間。一步一步慢慢來,過程真的很累人,差點就放棄了!
心得箴言:
這次的專題研究是隊員們的初體驗,經歷數個月的製作,我們不僅從中學到更多有關地方特產的知識,也從了解了我們的特產是多麼厲害,外銷到各地,甚至是國外。從一開始不熟的大家也變成好朋友,經歷了幾個月的相處,漸漸培養出革命情感。專題研究真的很不簡單,老師一再強調這是很重要的能力,未來上了高中大學,做報告寫論文都需要這樣的能力。坦白說我們聽到時覺得那也離我們太遙遠了吧!心裡只希望老師不要再退我們的稿!但看到作品由無到有,的確很感動,接近完成時那種說不出的滋味,真的很棒!
TOP
專題研究計劃是如何與九年一貫教學與學校本位課程相結合?
我們透過這次的計畫,有更多機會了解在地文化,關懷鄉土環境,了解資訊教育的優點。資訊教學與傳統教學的比較上,資訊教學當然是有趣多了,對於現在的學生而言,死板板的課本不太能滿足大家。不同於課本與黑板,資訊教學多了互動與實做的經驗,很新鮮,也不會打瞌睡。在學校裡,很多學生希望到電子白板教室上課,不僅比較輕鬆,也能在快樂中學習。
在e時代,幾乎食衣住行都離不開網路,透過這次的專題,更讓我們見識到網路無遠弗屆的力量。而網界博覽會規畫的地方主題,更是對每一個縣市鄉鎮有著許多的好處,讓全國的人都能夠看到這些地方的特色,有些地方也許一輩子都不會去,但是透過網路、透過這些專題,讓許多人更認識了台灣這塊土地。
使用了哪些資訊科技來完成專題研究計劃?
除了一定會使用到的電腦,也用了手寫板、掃描機還有最重要的網路,透過學校區域網路讓我們在製做報告上非常方便,隨時存檔,隔天不管用學校的哪一台電腦都可以叫出檔案繼續製作。電腦、掃描機、DV、手寫板及繪圖軟體都是由學校提供給大家使用的。我們使用的軟體有PhotoImpac、CorelDraw、Word、Namo WebEditor 。
用什麼樣的方法透過線上或個人、團隊的接觸來扮演「大使」的角色?
剛決定主題時大家都不知道要怎麼開始,幸好學校總務主任為我們開了一扇門,建議我們去拜訪林秋茂先生,也就是我們本次所採訪的林爸爸。我們利用了寒假的時間去拜訪林爸爸、跟著林爸爸下田。也多虧了林爸爸為我們介紹鳳梨的栽種與各種品種的特色,雖然大家都是土生土長的關廟子弟,卻對鳳梨一點都不了解,經過這次專題後,我們對在地的農產品、對關廟的農業結構與地形才有更多的認識,未來也希望能有機會向外地人推廣關廟三寶。
專題研究計劃對你們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與衝擊?
這次專題中,有一些鳳梨加工食品是本校的技藝班同學製作的,當我們吃到他們做的冰淇淋跟鳳梨酥 (還有其它的點心),真的非常震撼!我們三年拼命讀書希望能考上好學校,但同時有另外一種選擇,這些同學或許不是非常會唸書,可是他們跟我們一樣是九年級,卻已經有一身好手藝,反觀我們連切鳳梨都切不好。行行出狀元,術業有專攻,這下子我們真的親身體會到了。
雖然我們是土生土長的關廟人,但對鳳梨的了解竟然幾乎是零。有了這次的計畫,我們更加了解鳳梨的生產及銷售過程。原來鳳梨的種植是如此繁雜,大家現在更能體會務農的辛苦,也更加珍惜我們的食物!
學習做專題研究的方法,架設網站的基本原理,這些都是我們從頭學起的東西,也是對未來非常有幫助的知識與技能。製做專題的過程跟我們一開始的想像完全不同,沒想過會有這麼大的工作量,做網頁也跟想像中不一樣,一點也不輕鬆。只能說凡事都要親自嘗試過才能體會箇中甘苦啊!
尊重智慧財產權與引用說明
這次專題的內容,主要是由老師、林爸爸提供鳳梨的書籍與研究文章讓我們閱讀、參考,統整之後再寫出。有參考資料的文章會在段落最後將參考的文獻與網路資料列出。網站中大部分照片都是我們實地採訪拍攝,少部分是由關廟農會與林爸爸提供。
TOP
參與人員
|
工作事項
|
百分比
|
學生
|
1. 收集、整理資料
2. 撰寫文章、採訪報導
3. 填寫進度報告
4. 攝影、紀錄
5.鳳梨寶寶LOGO設計
6.網頁設計
|
50%
|
指導老師
|
1. 召開小組會議
2. 擬定整體方向
3.督促計畫進度
4. 審讀、修改文章
5. 電腦技術指導
|
25%
|
社區人士
|
1. 接受採訪
2. 提供資料
3. 校對內容
|
20%
|
家長
|
1. 提供資訊
2. 計畫諮詢
3. 食譜示範
|
5%
|
特別感謝: 關廟果樹產銷班第七班 林秋茂夫婦、關廟區農會推廣股郭勝德先生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