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口美食大蒐集

    基隆廟口夜市有許多美食,如魯肉飯、鼎邊銼、營養三明治、一口吃香腸、奶油螃蟹、湯圓、豆花、麻荖等等,不僅吸引在地基隆人,也常常是遊基隆的旅人必經之地。但囿於篇幅,僅介紹廟口幾家歷史悠久的小吃,也藉此呈現廟口小吃的淵源與特色。

(一)基隆廟口31號天一香

    位在基隆廟口奠濟宮旁的天一香肉羹順(圖16),與29號的魯肉飯專家原本是同一家,後代分家經營,這是早年基隆廟口攤販著名人物「肉羹順仔」吳添福的老招牌,自日治時期開業至今,已有百年歷史,至今已傳到第三代,招牌的肉羹與魯肉飯,十分受到客人歡迎。 

 
 

基隆廟口天一香魯肉飯

 

 

(二)基隆廟口37號沈記泡泡冰

    泡泡冰據說是起源於宜蘭火車站開始販售的,傳至基隆時,在遠東戲院旁一位老闆開始販賣,泡泡冰就在此落地生根。曾在台灣各地流行,但後來似乎僅存於基隆廟口,被稱為「基隆冰」。而沈記泡泡冰自一九七六年開始賣泡泡冰。

 

 

基隆廟口37號沈記泡泡冰

 

(三)基隆廟口27-2號吳記鐤邊趖

    吳記鼎邊銼已有百年歷史,鐤邊趖傳統的做法,先把在來米研磨成漿,在大鍋中放一些水,慢慢燒滾,用芋頭沾油抹鍋〈讓鍋沾點油,順便去雜質〉,然後把米漿沿著鍋元一圈圈慢慢的到下,蓋上鍋蓋。此時,鍋內的那圈米漿就往下「趖」〈趖是台灣閩南語,意思是慢慢的動〉,遇到蒸氣就凝固了,然後一邊蒸、一邊烘。看火侯,約一至三分鐘,即可掀鍋,把一圈圈的鐤邊趖取下後,自然風乾,再用剝或剪成一片片。

 

  

基隆廟口27-2號吳記鼎邊銼

 

(四)愛四路圳記紅燒鰻焿

    紅糟是福州人做菜常用的調味料,紅燒鰻羹也是源自福州名菜紅糟鰻。米或麥蒸熟後,使其發酵再曬乾,稱之為麴,把糯米蒸熟後再加上紅麴一起發酵,即成醬狀的紅糟,除了顏色豔紅可以做食品色素外,還有濃郁的香氣和甘味。圳記紅燒鰻羹是基隆廟口著名的攤販,創始於一九六五年,為了與別家紅燒鰻羹區別,頭家把自己名字中的「圳」拿出來當標記。

  

愛四路圳記紅燒鰻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