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行博物館是一座具有多項功能的現代化主題博物館,其中最主要的常設展「重返十三行」以故事講述之方式,配合具體的圖文裱版、人像、地層與考古探勘現場複製等模型,以及生動的劇場影片,介紹十三行史前文化遺址的過去及現在;特展部份則將陸續展示與南島族群相關的主題 。

發現十三行

博物館一樓大廳左側開始,利用飛機與鐵渣模型的展示及互動設計,重現十三行遺址的發現經過。

  民國四十四年秋天,一位空軍飛行員隨機飛越觀音山上空時,驚見飛機的羅盤出現了磁力異常的反應,他以為發現了鐵礦,才會影響羅盤,於是少校決定協同地質學家林朝棨等人前來探勘,才知道在地面上到處可見的鐵塊與鐵渣,這些鐵塊鐵渣是史前人類煉鐵的遺留物,另外也發現了許多史前陶片、石支腳與凹石等,由此判斷為史前遺址,並根據此地的地名,命名為「十三行遺址」。另外 ,本區也陳列十三行遺址地層、考古探坑工作模型、遺址發掘影帶等,以傳達考古學相關知識。

TOP

搶救十三行

  1989年政府計劃在十三行所在地進行污水廠興建工程,此舉勢將徹底破壞十三行遺址,考古學家大力呼籲保存遺址,並在社會大眾的熱烈迴響下,進行十三行遺址的搶救工作。即在紀錄此一台灣社會史上的重要事件,呈現當年文化保存與經濟發展間的矛盾,以收鑑古知今之效,並希冀這樣的衝突不再重演。

  展場中陳列了當時的簡報與影像紀錄,並藉由怪手、抗議海報與探坑出土文物的模型擺設,帶領觀眾回到搶救發掘現場,感受當時的壓力與無奈。

TOP

探索十三行

十三行博物館  舊名八里坌的八里 區,山水環繞、雨量均勻,氣候溫熱宜人,其東南側為沖積平原之外,後方式觀音山,西北接大海,東北側為淡水河口,水陸資源非常豐富,相當適合人類居住。早在西班牙、荷蘭時期,八里即有平埔聚落「八里坌繁榮時期」、「回到清初漢人出入開墾時期」、「回到荷西時期」、及「回到史前時期」等四個時期進行介紹。其中史前時期的展區中,設計了刺青、捕鹿的互動設計,及仿製原住民獨木舟的陳列,藉此呈現部分原住民生活的面貌。

  要了解八里,除了從歷史面向外,地理環境的演變亦不可忽視,因此為瞭解八里地區的自然環境,及遺址分佈與地質環境變遷的關係,特於五處地點鑽取連續岩蕊,希望由該地沉積物內容,探究當時期的地形及演變。

  經研究,挖仔尾至十三行遺址一帶,一萬年前為陸地,一萬年至六千年間因全球海平面上昇,而為海水淹沒。一直到六千年前左右,全球海水面沒有顯著的改變,這一帶才因沉積物而成為陸地。陸地的誕生,提供了十三行人的居住場所,一千八百年前,十三行人在此大規模定居。

  台灣北部東北季風強盛,產生東北往西南方向的沿岸流及輸砂。進十年來,台北港防波突提的興建,使得淡水河口以南、防波堤以北 至海岸泥沙淤積加劇;反之,台北港西南之海岸則加速侵蝕,人為的建物成為海岸線變遷的另一主因。

TOP

走進十三行

  我們利用考古學家的研究結果及合理的推測想像,復原了十三行人的生活情景,呈現他們的生計活動、交易、墓葬、工藝技術、服飾、家屋與聚落等各個面貌。為了讓十三行人的生活情景更為逼真,特將此區營造成劇場,利用音效、燈光及旁白,帶領觀眾認識十三行人一天的生活。

  當時為求復原圖的逼真與生動,繪製者除了設定時間及場景,親自至八里海灘取景攝影外,並聘請演員充當原住民,扮演劇場中的角色,以進行拍攝紀錄,再依據其成果繪製。

TOP

遇見十三行

  展覽的重點所在,因為遺址出土的文物就陳列在這裡。藉由實際文物的擺設,帶領觀眾想像十三行人的生活面貌。除了文物外,此區對於十三行人的墓葬、遺址的出土現象,也做了更為詳細的解說。另外,利用十三行出土人骨,所復原的十三行人面貌亦陳列在此。

  復原十三行人面貌計劃是國內考古學界首次與國外學者合作所進行的研究計劃。在計劃執行的過程中,亦遭遇許多困難,例如十三行人骨,因長期埋在地下,經常受地層擠壓或各種侵蝕因素,而脆弱變形,或分離散落,導致復原工作的難度。再者,人骨只能提供頭型和面形,關於眼耳口鼻和鬚髮等部分之復原,就需要依賴相關之生物性資料和民族誌比對資料。另外,人的神韻和性格,及其容貌上的裝飾,都需要參照相關的民族誌資料。這個計劃總共成功地復原了一為男性、一位女性和一個兒童的面貌。

TOP

認識十三行

  這個展區中強調的是資訊的傳遞,讓有興趣深入探究的觀眾,得以在本區中自我探索。因此本區主要為互動的考古遊戲,及相關的影帶:如「複製文化層─展示製作紀錄」、「考古發掘日記」、「如何測出十三行人的年代」、「臺灣的平埔族」以及「臺灣的南島民族」等。

TOP

資料來源引用整理自十三行博物館網站

    

【照片來源由研究團隊親自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