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類別專題研究計劃是如何與九年一貫教學相結合? |
|
我們的專題研究能提昇學生在九年一貫當中的十大基本能力。
十大基本能力 |
內容 |
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 |
藉由我們的研究,能讓學生了解「樹醫生」的工作,並進而探索個人的職業興趣。
|
表達溝通與分享 |
1.在專題研究的過程中,小組成員隨時溝通彼此的想法,分享不同的觀點,並依每個人的專長進行團隊分工,發揮合作精神完成專題研究。
2.透過專題研究,學生可以體會到老樹的珍貴,這正也是鄉土教育所欲凝聚的空間意識。 |
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
規劃組織與執行 |
透過構思網頁架構、編擬訪談大綱及實際探訪,培養孩子們的規劃及組織能力,並藉由實際進行街頭訪問,提昇孩子的方案執行能力。
|
運用科技與資訊 |
利用網際網路搜尋與樹相關的資訊、運用各種電腦軟體編修影像、上傳資料、製作網頁。
|
主動探索與研究 |
在專題研究的過程中,我們鼓勵孩子從研究中發現問題,從生活中尋找解答。在一次次的活動中反思自己的表現,提昇自己的問題解決能力。 |
|
.使用了哪些資訊科技來完成你們的專題研究計劃? |
|
(一)最有價值的工具
對我們而言最有價值的資訊平台是「moodle數位學習平台」,我們透過我們利用學校的這個網路平台,可以隨時上傳我們的作業、訪談資料,也可以在這個園地裡討論自己的想法、分享各種相關資訊。有了數位學習平台,即使偶爾沒有辦法參與課堂上的討論,也能夠即時跟上大家的進度。
(二)科技設備
資訊科技 |
使用內容 |
電話 |
透過室內電話及行動電話進行:1.聯繫要訪問的人士。2.小組成員間的聯絡與溝通。
|
電腦 |
製作網頁、搜尋相關資訊、資料處理與儲存。
|
印表機 |
列印活動海報、調查問卷、研究資料。
|
ADSL寬頻網路 |
1.利用FTP軟體上傳與下載資料。2.透過MSN
與隊員溝通。 |
數位相機、
數位攝影機 |
紀錄每次活動的珍貴畫面。 |
錄音筆 |
訪談時使用,以方便日後製作訪談紀錄。
|
隨身碟 |
儲存研究資料。 |
(三)電腦軟體
軟體名稱 |
用途 |
moodle數位平台
|
線上討論、活動訊息公告、作業繳交 |
Dreamweaver
|
網頁編輯與製作 |
PhotoCap |
影像處理 |
Microsoft Word |
文書處理、資料編輯 |
Microsoft Excel |
問卷調查統計 |
Microsoft PowerPoint |
專書簡報製作 |
Internet Explorer、Fire Fox
(含FTP)
|
網頁瀏覽 、檔案上傳 |
|
.用什麼方法透過線上或個人接觸來扮演你們網界博覽會專題計劃大使或發言人角色? |
|
(一)我們希望藉由我們的專題研究,能夠讓社會大眾了解老樹的珍貴,特別是台北都會區,在柏油及泥的人造森林裡,臺北市的珍貴老樹更是鳳毛麟爪。我們在找尋受保護樹木的歷程中,發現許多樹與人的小故事,其實就發生在鄰里社區,或者就發生在你我之間。
(二).透過專題研究,讓更多人了解「樹醫生」的工作及它的重要性。 |
.專題研究計劃對地方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與衝擊? |
|
(一)喚起政府對老樹保護推廣的重視
不論是從資料搜集中,或是從實際探訪老樹的過程中,我們深刻體認一般民眾對老樹的印象只是在於老樹外表的「老」,較缺少進一步去關懷老樹。我們也希望政府能多投注經費在鄉土教育及環境教育中對老樹文化的推廣活動,也能實際喚起更多人對老樹重視及愛護的問題。
(二)透過我們的網頁,可以讓更多人去關心與注意生活周遭的老樹,讓更多人了解如何害愛護老樹。 |
.地方上的其他成員如何提供協助或義務參與專題研究計畫? |
|
(一)感謝在學校擔任義工長達15年的志工張爸爸,接受我們的訪問,讓我們對校門的雀榕老樹有較多的了解。
(二)感謝本校自然老師,提供學校附近老樹的相關資訊。
(三)感謝祥瑞大樹下的餐廳老闆娘,他也是我們學校的家長,從他的介紹中我們可以更認到老樹生命的強韌性。
(四)感謝教育大學警衛姬先生、書苑老闆娘、洗衣店老闆接受我們的訪問。
(五)感謝在廟裡服務的住持及在廟裡敬拜的人士,接受我們臨時的採訪。 |
.網頁作品中的智慧財產權說明 |
|
(一)文字資料
我們閱讀了許多與樹相關的文獻,我們在充分閱讀這些文獻資料後,重新將這些資料歸納整理。此外,每次的採訪內容、心得報告則是我們自己撰寫的。
(二)照片
我們利用數位相機把每次參與各項活動的照片拍下來,因此網頁上出現的老樹照片皆由我們實際到現場所拍攝的。 |
.發現、教訓、和驚奇 |
|
(一)發現
1.在與居民及一些人士的訪問中,我們發現在神廟旁的老樹特別受到信眾的信賴,但是相對的也因要祭拜老樹,而固定了老樹生長的空間,有些老樹的管理並不佳,這些都是老樹保護的問題,更是值得政府及一般民眾的了解和重視。
2.我們聽了樹醫生的演講,才對樹華佗-「樹醫生」 工作有初步的認識,原來樹醫生所扮演的角色多麼重要。
(二)教訓
1.因為附小對面的教育大學的菩提樹因為感染褐根病而必須被砍掉,過去教大的師生還有附小的我們都曾經未這科菩提樹慶生過,「少年小樹」的成員也曾經跟著學校的合唱團到現場未這棵百年老樹唱歌慶生。因此,老樹的死亡帶給我們無限的感傷與懷念,我們希望以「老樹」為研究主題,透過對菩提老樹的懷念,進而注意到我們生活周遭的老樹,也許在你每天固定行走的巷子裡,就有許多你不曾去關懷注意到的老樹;穿梭在車水馬龍的臺北街頭,而你可曾停下腳步,發現臺北市的綠意盎然呢?透過專題研究,我們以學校老樹出發去探訪中正區的幾顆老樹,希望引起更多人對臺北老樹的愛護與珍貴。
2.在這次的專題研究過程當中,我們剛開始對於資料的整理不太在行,對於一大堆的計畫資料的歸納也是千頭萬緒,但在指導老師的找到下,我們逐漸掌握研究架構,在資料的整理上也愈來愈上手了。
(三)驚奇
「台北市區有老樹嗎?不多見吧?」,經過探訪老樹的活動中,我們發現中正區的老樹並不少,在你居住的巷弄裡可能就有,只是每天經過也沒有停下腳步觀察他。透過資料的收集,以及實際探訪中正區老樹後,我們深刻體會到老樹的珍貴,他的確是個「活古蹟」,有許多「老樹與我」的感人的故事就發生在你我之間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