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的媽祖神像分為黑面、金面、紅面三種。慈諴宮供奉的是紅面媽祖;宮內並配祀註生娘娘、文昌帝君、地藏王菩薩、廣澤尊王等。
  位於士林區的基河路以前是基隆河的舊河道;填成馬路之後,在百齡橋與承德橋之間又挖了一個新的河道,所以原來的河道就廢除了。過去這條街到底為士林街福德宮,也就是士林吊橋的橋頭,吊橋對面的聚落稱為後港。後港早期與葫蘆堵及社子地區是連在一起的,這一帶都是同安人的聚落。一直沿伸包括到整個大龍峒跟大稻埕,也就是大同區的附近。另外往北的話,在大度路上的大同公司位置有一條小溪叫做磺港溪。磺港溪一帶也是同安人較多的聚落。所以一般來講,士林的漳州人就被包在這個範圍。
  咸豐九年,來台開墾的福建漳州人與泉州人發生嚴重的械鬥,約位於今日天母美國學校一帶的芝蘭舊街被大火燒毀。當時住在芝蘭街與附近的居民,逃到芝山巖惠濟宮。芝山巖惠濟宮大牌樓上去有一個用石頭砌起來的小城門;或者更洽當的說法為隘門。當時通往芝山巖的山路,剛好東、西、南、北各築一個小隘門,士林這邊的居民就躲到山上去。芝蘭街後來就被同安人放火燒毀了。士林週邊同安人與漳州人的分界是以今基河路為主。後來他們聯合整個台北的泉州人攻打士林的漳州人之後,後來放火燒了芝蘭街。芝蘭街被燒毀,械鬥結束之後,這些人從山上回到自己的家園,他們討論要在那裡重建家園。當時地方上有一位士紳叫做潘永清,他的故居是在大西路的路衝,算是在大南路上。他力主在這個地方蓋新街。

廟內匾額多為台灣光復後所立,惟正殿上方「寰海鏡清」匾額為光緒年間所立,是廟內現存匾額年代最早者。

慈諴宮能在新街重建,地方大戶潘家出力最多。潘家唯一中舉人者為潘成清,這是他在光緒三年所立的石柱。

慈諴宮正殿內石柱上,昭和三年字樣中,「昭和」二字被填了起來。據說是因為台灣光復初期,國民政府軍在廟裡住了一陣子,想要把所有與日本有關的事物抹除。廟內連一塊日治時期所立的匾額都沒有,可能也是這個原因。
  咸豐九年械鬥結束過後,從芝山岩惠濟宮回到士林地區的先民,決定選擇河邊高地,做為重建市街的場所。因為害怕對面的泉州人還會再攻打過來,所以他們劃定新街的街廓,以慈諴宮為核心,呈一個井字型;慈諴宮是坐北朝南,所以廟前面這條路叫做大南路,以前叫大南街,後來改成叫大南路。週邊分別是大東路、大西路、大北路。井字型的作用類似城牆,在重要的四個路口還有設置隘門。這隘門在日治時代就拆掉了,其實老一輩的人也說不清楚到底是在那裡。另外,先民沿著河岸還種植一些刺竹。士林福德宮一帶,士林人又叫它做下水擋,因為那邊有挖一個類似像圳溝的一個小渠道,在土地公廟附近有一個水閘門,把水擋起來,有點像護城河;如果敵人要攻打進來的話,就比較難跨越水擋仔。因為這裡像是一個有防衛功能的城,所以有人以為士林有建城,叫做士林城,其實並不是「城」,只是有類似的功能。早期慈諴宮的位置在歐洲學校,在文昌橋頭那邊,對面有一個憲兵隊,早期聽說是在那裡。後來因為咸豐九年的那場械鬥,這間廟被燒毀。
  當初為什麼要蓋媽祖廟,因為後來這邊發展商業活動,透過船隻運送貨物,他們希望祈求航行的安全,於是就蓋了天后宮,早期叫做芝蘭街天后宮,在清代的淡水廳志裡有提到,嘉慶元年由何錦堂業戶獻地捐建,後來在咸豐九年被火燒毀後,才移到目前的「新街」,並更名為「慈諴宮」。「諴」音同「咸」,取自書經「諴于小民」,意義與「誠」同1。移到這裡時是清同治年間,可是當時大家為了自己住的地方煩惱,比較沒有經費蓋廟,所以當時很臨時地用木造小屋子供奉媽祖。後來到了光緒元年(西元1875年),重建這一間廟。所以慈諴宮歷史最悠久的一些石柱、石雕,基本上都是在光緒初年的落款。後來慈諴宮在日治昭和二年到十二年時,又擴張至左右兩邊的龍虎門廳的規模。廟門口有一些攤販,廟的左右兩邊還有兩棵大榕樹。以前廟的規模大概只有中間部分,旁邊的房子比較矮,有點類似三合院的護龍,昭和二年到十二年的時候才把左右兩邊改成今貌。所以現在慈諴宮的規模是日治時代奠定的。以前廟前面是一個很大的廣場。這些戲台是光復後才蓋的。廣場是設定從事一些商業活動之類。後來日本人覺得這樣造成環境的髒亂,所以在民國初年,也就是日本大正年間,在廟前面蓋了個ㄇ字形的菜市場,把菜市場劃分為有一邊專門賣蔬菜類,一邊賣肉類,一邊是賣小吃的;ㄇ字形前面還有一個管理室,如果說有臨時的攤販要在ㄇ字形廣場中賣東西的話,就必須到管理室過磅秤,依貨物重量收取管理費2。民國七十四年八月十九日,慈諴宮經內政部評定為國家三級古蹟。
士林地區與慈諴宮歷史年表3
大        事
1821
(道光元年)
    八芝蘭的人大都居住在『芝蘭街』(今舊佳里神農宮附近)。當時芝蘭街為台灣物產的集散地區,是集散地方土產兼販賣海魚處,遠自金包里、滬尾、雞籠、桃園各地都有販者挑貨物到芝蘭街販賣(p. 4)。
1859
(咸豐九年)
9   淡北漳泉械鬥激烈,艋舺、社仔及北投之泉人夾攻士林之漳人。芝蘭街被燒毀、死亡多人,部分無主屍體合葬於芝山岩大墓公,並將原「萬善同歸所」改為「同歸所」(p. 5)。
1859
(咸豐九年)
10   芝蘭莊及天后宮(今慈諴宮前身)為械鬥所燬,居民推舉潘永清於舊址(今舊佳里)迤南船頭仔莊(今慈諴宮一帶),新建芝蘭街市(p. 5)。
1860
(咸豐10年)
  恰逢猴年,人們認為吉祥象徵,就開始計劃新街的建設。潘永清等人發現南下樹林一帶地勢較高,於是遷村。八芝蘭新街成一長方形的城市,以慈諴宮為中心,四面設有街道。即今日之大東路、大西路、大南路、大北路,在兩街之交叉點有隘門,開鑿掘山子腳圳與福德圳兩條運河,均具防盜之作用(p. 5)。
1864
(同治3年)
    於八芝蘭新街大南路新建慈諴宮臨時廟宇,本廟開拓者為潘永清,興建總董事長為其弟潘盛清,當時廟內奉祀天后宮媽祖。
1875
(光緒元年)
    新街慈諴宮開始興建,當時潘永清已過世(同治十二年),遂由其弟潘盛清為興建總董事,曹七合捐獻廟地,歷時五年至光緒六年八月二十日告成,此時方有慈諴宮之名。當廟內供奉媽祖為主神,由湄州分香而來。廣澤尊王及福德正神為配神(p. 6)。
1875
(光緒元年)
    新街慈諴宮開始興建時,在廟前和八芝蘭市場之間的廣場種了兩大棵榕樹,在大榕樹下清晨是賣菜的地方,上午九時以後就有走方郎中、拳頭師、弄蛇師、講古仙…等,熱鬧非凡(p. 6)。
1897
(光緒23年)
(明治30年)
    日人改三縣一廳,在台北縣下設十三辦務署,士林屬「八芝蘭辦務署」(p. 8)。
1898
(光緒24年)
(明治31年)
    八芝蘭公學校4校舍未建,借八芝蘭新街慈諴宮西廂為分教場,一部份學生移到媽祖廟上課(p. 8)。
1898
(光緒24年)
(明治31年)
12 12 八芝蘭公學校在慈諴宮分教場開辦夜間部速成科,招生成年者四十五名,兩年後畢業者有十二名(p. 9)。
1946
(民國35年)
    台灣光復後,慈諴宮為撤退來台的軍隊所佔住,一直到民國五十八年軍隊才撤走(p. 19)。
1956
(民國45)
    慈諴宮前兩棵大榕樹被砍伐,建了戲台(p. 23)。
1975
(民國64年)
    慈諴宮改建後,陸續成立了國樂團、誦經團、敬老會等(p. 42)。
1975
(民國64年)
4 9 士林經核定為古蹟者:芝山岩隘門、惠濟宮、神農宮、慈諴宮,由民政局移交台北市文獻委員會接管(p. 43)。
1985
(民國74年)
    慈諴宮經內政部評定為國家三級古蹟。
1991
(民國80年)
    士林慈諴宮後進民族戲院遭受回祿之災,其土地原屬該宮部份,悉數全部歸還慈諴宮(p. 54)。
1993
(民國82年)
10 14 慈諴宮進駐世界最高樟木精雕神尊,身高三點八五公尺、寬一點二公尺、厚一點四六公尺之天上聖母(p. 56)。
參考文獻
1 林正雄(1998)。國家三級古蹟台北市士林慈諴宮簡介。台北市士林慈諴宮管理委員會。
2 簡有慶老師口述。
3 張中訓(民93)。《台北市士林區大事記及歷史文獻目錄彙編》。台北:東吳大學文學院人文社會實驗室。
4 八芝蘭公學校即士林國小之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