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孔子誕生
這項決議案是由德州眾議員格林提出的,他還在休士頓的選區豎立了孔子銅像。身為中華文化傳承者的我們,得知孔子在國外能夠受到這樣的尊崇,當然覺得與有榮焉,因為這正意味著儒家思想已在海外發揚光大。
但是從另一個角度想,我們從報端媒體看到美國眾議院會通過這個決議案,顯示國外對孔子誕辰紀念的重視;反觀我們自己國家卻對此顯得漠不關心,每年的9月28日鮮少國人會去參與祭孔大典,新聞媒體也好像沒有太大的興趣報導。所謂他山之石,可以攻錯,美國政府的作為或可促使我們作一個檢討,國內負責教育的單位與老師們對於儒家思想的推廣是否不足,需要加強?政府與民間教育、文化等相關單位、組織是不是應該要集結力量,重新推廣儒家思想。
不過,我們也可以樂觀的看待此事,臺灣不再刻意推廣儒家思想,其實是表示儒家思想已經融入到生活中,變成生活的常規了,無須再特意去推廣。只是,以目前的社會發展現狀看來,孔子的思想似乎是呈現式微的趨勢,一般大眾對於孔子的誕辰紀念不以為意;以前我們還會在928教師節這天向老師們說聲「教師節快樂」,而現在好像都比較少了。
孔子是全世界知名的重要思想家,我們常說蘇格拉底是西方的孔子,孔子是東方的蘇格拉底,所以孔子的誕辰會被外國人提出紀念,並不太令人意外。不過,今天美國眾議院會通過這項決議案,應該與中國的崛起有相當大的關係。就大環境而言,孔子所代表的儒家思想現今受到西方人的關注,除了中國崛起的因素之外,與現在熱門的環境保護議題,也有很大的關係。例如「地球暖化」的現象,一般人多半認為是西方文化強調「擴張性」與「人定勝天」,對於自然生態過度開發利用所產生的結果!反觀以儒家思想為主的東方文化,比較講究人與自然的和諧,強調中庸之道。例如:古代人們打獵都是有時節限制的,基本上就是在自然上求取平衡。孔子的儒家思想著重人與自然間的和諧之道,應該可以提供西方文明重新省視、重新尋思一套與自然生態、地球和平相處的方式。
成立孔子學院
中國的崛起當然不容忽視,中國大陸從1980年代改革開放以來,1984年他們的國民所得是400美元,2003年增加為1000美元,2008年時更邁入3000美元大關,所以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國大陸大幅的經濟成長。經濟成長和廣大市場帶來的龐大經濟效應像一個磁鐵一樣,吸引全世界都想向中國靠攏。
大陸成立孔子學院,一方面可以藉由推廣漢語,向全世界行銷中國,希望改變世界過去對中國的舊有印象;一方面則是希望藉著孔子學院推廣中華文化。如今,學習漢語的熱潮席捲全球,除了中國以外,全世界有3000萬人、超過2500所學校在推廣漢語教育,因此中國在全球各國成立三百餘所孔子學院,的確可以展現中國的軟實力,並把中華文化行銷到全世界。我們生活在漢語圈,而且長期受儒家思想的薰染,坐擁先天的優勢,應該順勢操作,趁此漢語熱潮,積極推展臺灣文化,讓全世界了解孔子儒家學術思想的精華所在。
孔子在世界各地受到重視,儒家思想便可以在各地傳承。中國大陸在全球各地成立孔子學院,一方面推廣漢語,一方面則藉文化進行外交活動。因此,孔子學院的成立對中國而言,不僅是文化實力的展現,更有著政治上的深層意涵,重要性不言可喻。臺灣長期受儒家思想之浸淫,傳承中華文化。大陸方面成立孔子學院,我們也應趁此宣揚臺灣文化的儒學精粹,展現臺灣的文化實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