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埕~三山國王廟
三山國王廟建於清乾隆25年間,由於地緣關係一般稱為「鹽埕廟」,迎奉家鄉的「三山國王」為鹽埕的守護神,「三山」是廣東省潮州府揭陽縣獨山、巾山、明山的合稱,是自然山嶽的神格化。傳說唐代潮州戰亂,該三山的山神顯靈協助平亂,亂平後敕封為「三山護國王」,爾後就成為客家人膜拜的神明。現在的三山國王廟,位於鹽埕街與大仁路的交叉口,陪祀李府千歲及水仙尊王,是民國35年鹽埕區長林迦及信士洪仙福等人倡議鳩工重建,屬中西合璧的鋼筋水泥建築物。長方形的窗戶、洗石的外壁,西式圓形的石柱,頗受歐美建築風格的影響,工程歷時4年,成為今日丹碧輝煌,巍峨壯觀的規模。三山國王廟自鹽民草創初基,已有二百餘年的廟史,且位於車水馬龍的黃金地段,拋開「怪事」不談,是一座頗有歷史與觀光價值的廟宇。
地址:高雄市鹽埕區鹽埕街54號(大仁路交叉口)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803高雄市鹽埕區鹽埕街54號
新莊廣福宮
廣福宮為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時,由粵人捐建,又因廣大的旱田成為水田使潮州籍移民在新莊佔有一席之地,於是集貲建廟,祀奉來自家鄉的守護神三山國王。 新莊是雍正乾隆年間北臺最重要的港口,可以說是當時北臺的政治、社會、經濟中心。自潮州籍劉姓家族於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在新莊平原上開鑿劉厝圳(萬安圳)後,使得此地的生產力大增﹐位於最熱鬧的新莊街上的廣福宮便是此時期潮州人經濟及宗教信仰實力之明證。後來新莊水路運輸功能衰退,而由艋舺取代其地位;此外,道光年間,臺灣北部械鬥頻繁,潮州籍民紛紛遷移至宜蘭、桃竹苗一帶客屬移民集中地區,廣福宮因而乏人照料而香火頓衰,必須依賴遠走客鄉的粵籍移民捐款,才得以勉強維持。光緒八年(1882年)大火肆虐,廣福宮被毀。光緒十四年(1888年)新竹士紳陳朝綱發起潮屬九縣籍民重建。昭和十一年(1936年),由鄭福仁勸募,再次重修,遂成今日之貌。
建築概述
廣福宮建築為標準街屋式廟宇,有三川殿、前中庭與廂廊、正殿、後中庭與廂廊、後殿等部份。三川殿的石雕、木雕,均為傳統工藝價值極高的作品。
屋頂脊腹的剪粘始終保持傳統形貌,襯在屋頂未上釉的朱紅板瓦與筒瓦,及綠釉勾滴,色彩豐富而不落俗套。山牆以磚砌成表面粉白,外牆以夾泥做成雲狀之脊墜,不上任何顏色,非常樸素,具見客家先民簡樸的精神。
奉祀神明
三山國王廟奉祀神衹
主祀神:三山國王
(巾山、明山、獨山)
陪祀神:
文武官、三乃夫人
屋頂脊腹的剪粘始終保持傳統形貌,襯在屋頂未上釉的朱紅板瓦與筒瓦,及綠釉勾滴,色彩豐富而不落俗套。山牆以磚砌成表面粉白,外牆以夾泥做成雲狀之脊墜,不上任何顏色,非常樸素,具見客家先民簡樸的精神。
奉祀神明
三山國王廟奉祀神衹
主祀神:三山國王
(巾山、明山、獨山)
陪祀神:
文武官、三乃夫人
廣福宮主祀巾山、明山、獨山三座山神,是廣東潮州籍人士的守護神,當地人曾向山神祈禱風調雨順,五穀豐收,後來果真靈驗了,使潮州人民對三山神的信仰更加堅定。其後加入了幫助宋太祖打天下、救宋端宗脫險、抗元兵等神蹟顯靈傳說,而受朝廷詔封,三山國王便逐漸成為潮洲地方上的普遍信仰。
參考書籍
參考書籍
台灣的建築:藤島亥治郎著,詹慧玲編校。台北:臺原,1993。
古蹟入門:李乾朗、俞怡萍合著。台北:遠流,1999。
閩粵移民的協和與對立-以客屬潮州人開發臺北以及新莊三山國王廟的興衰史為中心所做的研究:尹章義著。《臺北文獻》,1985。
三山國王廟:林衡道口述、林朵兒筆記。臺中:臺灣省文獻會,1981。
新莊廣福宮調查研究:漢寶德著。臺北縣:臺北縣政府,1985。
新莊發展史:鄭余鎮主修、尹章義選述。新莊市:新莊市公所,1980。
古蹟入門:李乾朗、俞怡萍合著。台北:遠流,1999。
閩粵移民的協和與對立-以客屬潮州人開發臺北以及新莊三山國王廟的興衰史為中心所做的研究:尹章義著。《臺北文獻》,1985。
三山國王廟:林衡道口述、林朵兒筆記。臺中:臺灣省文獻會,1981。
新莊廣福宮調查研究:漢寶德著。臺北縣:臺北縣政府,1985。
新莊發展史:鄭余鎮主修、尹章義選述。新莊市:新莊市公所,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