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成功原名森,福建南安人。明隆武帝曾賜姓朱,名成功。因此後人多以「國姓爺」或「鄭成功」加以稱呼。
鄭成功父親鄭芝龍早年浪跡四海,亦商亦盜。最後不但成為閩南首富,還當上福建總兵。當他旅居日本平戶時,與當地女子田川氏結婚,生下鄭成功。這也就是為何日本人始終很尊重鄭成功的主因。7歲時,鄭成功從日本返回中國,開始接受儒家教育。21歲的那年(1644),清軍入關,明朝滅亡。隨之而來的是父親降清,生母受辱自殺的變故。鄭成功遭受空前未有的打擊,跑到孔廟,燒毀儒服,以孤臣孽子自況,下定決心棄文從武,反清復明。
從明永曆元年(1647)到永曆13年這段時間裡,鄭成功在福建一帶組織義軍,連絡反清勢力,與清廷做殊死戰。清人視他為眼中釘,用盡方法,包括逼迫鄭芝龍以親情向他招降。鄭成功基於民族大義,堅予回絕。並且率軍攻打南京。最後卻因戰略失策,不幸敗戰而回。
鄭成功南歸後,開始籌劃攻佔台灣做為反清復明的根據地。經由通譯何斌的穿針引線,鄭成功於永曆15年率軍渡海征台。熬戰9個月之後,終於收復台灣。事實上,荷、鄭血戰的同時,鄭成功便已著手建設台灣:除掉設立官署,清查田籍外,還下令屯田,允許官兵圈地成家,並招募大陸沿海居民來台開墾。因此,雖然荷蘭人敗歸後不到半年,鄭成功便於永曆16年5月8日因病逝世,但在他的努力規劃下,一個以儒家思想為指導的漢人社會架構已在台灣隱然成形了。
鄭成功收復台灣,不但為明朝延一命脈,更使西方殖民勢力遭受重挫。後人感恩懷德,四時香祀不斷。有關他的傳說,更是在民間流傳不已。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405121318120
鄭成功在台灣的加一項重要政治措施是團結高山族人民,維護他們的利益。鄭成功統領大軍登陸台灣島,高山族頭領“俱來還附。藩(鄭成功)令厚宴,並賜正副士官,袍帽靴帶。由是南北路土社聞風迎附者,接踵而至。”他親臨蚊港等社相度地勢,看望四社高山族人。“駕過,土民男婦壺漿迎都塞道。”隨後,鄭成功又自領何斌與馬信等人到新港、目加麻豆巡視,土番各社俱羅列恭迎,成功賜以煙布,慰以好言,各跳躍歡舞。當時,高山族人民農耕技術極為落後,不懂使用牛耕與釣鐮之法。鄭成功採納戶官楊英建議發給犁、耙鋤等農具和耕牛,派農師教導高山族使用牛耕之法。這對高山族人民發展農業生產起了很大作用。由此,鄭成功與高山族人民建立良好關係,產生積極影響,共同開發、經營台灣。
(二)開發台灣,發展經濟
鄭成功收復台灣後,立即領導軍民進行開發台灣,發展經濟,經營農業,發展工商業,開展海外貿易,經過一番努力,島上呈現出一派繁榮景象。
鄭成功在準備興師東征時向部將們說明收復台灣的目的,他說:台灣“沃野千里,……我欲平克台灣以為根本之地,安頓將領家眷,然後,東征西討,無內之憂,並可生聚教訓也”。在東征數百艘兵船隊中,裝載了犁、種子及其他墾荒農耕器物,並有隨軍農夫。由此可見,鄭成功準備收復台灣故土後,在島上墾荒興農、發展農業生產。
鄭成功以政治家的眼光看待農業生產的重要性,認為社會要安定、政權穩固,要“興邦固國”,應“以食為先”。在驅逐荷蘭侵略者的戰鬥還在進行時,他仿傚歷史上諸葛亮、姜維與杜預等人“寓兵於農之法”,部署軍隊屯田,從事農業生產,產糧自給。永歷十五年(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五月十八日,鄭成功令諭雲:
東都明京,開國立家,可萬世不拔基業,本藩已手辟草昧,與爾文武各官及各鎮大小將領官兵家眷,聿來胥寧,總必創建田宅口口,以遺子孫計,但一勞永逸,當以己力京(經)營,不準混佔土民及百姓現耕物業。
留勇待衛旅守安平鎮,承天府二處,其餘各鎮分赴南北路按鎮發地,開荒種田。“插竹為社,斬茅為屋,圍生牛教之以犁”(21)。屯田軍士,人人動手務農,無閒逸之人。屯田制的特點為亦軍亦農,耕不忘戰,每日分派十分之一人=望,守衛,農隙訓練武事有警荷戈以戰,無警則負耒以耕。他們堅持鄭成功《復臺》詩中“開闢荊榛”的精神,迎難而進,克服毒蟲、豺狼與瘴氣,惡水的侵害,忍饑熬餓,披荊斬棘,開墾荒地為農田。經過艱苦奮鬥,屯田墾區不斷擴展,“南及鳳山、瑯王喬,北至諸羅、水沙連、半線、竹塹、雞籠等地方”。開闢大片農田,生產大量糧食,實現鄭成功要求“使野無曠土,而軍有餘糧”目標。以實例來看:鄭成功部將林鳳率所部赴曾文溪北屯田、墾荒建莊、人稱為“林鳳營”成為都聚。林鳳營附近還有新營、舊營、衛軍營與查畝營,都是當年屯田之地。鄭成功另一部將林圯率所部赴鬥六口屯田墾荒,人“名其地為林圯埔”,後成為經濟繁榮,居民數萬的大集落。清光緒十四年(1888年)建縣治於此,名日“雲林”,“志圯功也”。連橫在《台灣通史》中讚揚鄭成功推行軍墾屯田的功效雲“開闢之功大矣哉”。為了鼓勵私人墾荒務農,鄭成功將荷蘭殖民者的“王田”改為官田,並頒布文武官員私人屯墾特諭八條,規定文武官員家眷,在承天府地區可隨人多少圈地,永為世業,在其他各處,可隨意擇地開墾建莊,照樣永為世業,以佃以漁或經商,會聽其便。一般百姓也可申請墾田建莊。特諭一再明令文武各官及諸鎮大小將領,不許混圈,侵佔百姓現耕田地,同時還規定文武各官在圈地和諸鎮大小將領官兵派撥汛地,要管理和愛惜山川陂池。“不可斧斤不時,竭澤而漁,庶後來永享無疆之利”。新墾田地三年內不起科,三年後分上、中、下三等徵收賦稅。在特諭的鼓動下,文開官員和他們的家眷,以及百姓,無不積極開荒建莊,推動台灣的開發與農業生產發展。
正當鄭成功領導軍民開發經營之際,清王朝下令沿海五省“遷界”,強迫海濱居民遷入內地,致使人民流離失所,死亡相繼。鄭成功聞知,立即“馳令各處,收沿海之殘民,移我東土,開闢草菜,相助耕種”。這支數十萬人的勞動大軍東渡台灣,在開發台島與發展島上經濟發揮重大作用,做出貢獻。
鄭成功謝世後,嗣王鄭經與陳永華繼承鄭成功屯田事業,前茅後勁,再接再厲,擴大屯田墾區,課稅耕種,興修水利,增加糧食產量,“於是年大豐熟,民亦富足。鄭成功與他的繼承人率領軍民奮力墾荒屯田,在南北兩路開闢大片田園,有人作過統計,這時期台灣所開墾的田園總共達成18453甲之多(每甲為大陸十一畝三分一厘0),興修陂圳22處,(平安、鳳山地區的陂圳十五處,農田有水利灌溉,收穫倍增,餘糧棲畝,庶物蕃盈,“民殷國富”。
隨著農業的發展,促進工商業繁榮。
台灣的手工業在鄭成功入臺後,才發展起來。當時數十萬軍民東渡台灣,定居創業,需要大量手工業產品。為此,鄭成功組織人力,動員工匠,“制器造艦”。“制器”,主要是興辦冶鐵業。鑄造、打制刀、鋤、犁等器具,以滿足軍民生活及農業生產之需。“造艦”,即造兵船以增強海上作戰軍力;造商船,以載運貨物,興販發展海外貿易,“時造巨艦,販運東西洋而攬其利。”至鄭經時,陳永華按鄭成功遺志,興辦了幾種手工業。他指導屯墾軍民,“插蔗煮糖”,煮糖作坊叫作“廊”,所產之糖,“廣備興販”銷往海外。為了改善軍民居住草棚茅舍狀況,滿足屯田建莊善屋及建衙署的需要,“始教民燒瓦,瓦色皆赤、故範鹹有《赤瓦之蓋》”。當時台灣的“煎鹽”味苦難食,永華改變產鹽舊法,在天興瀨口海邊築鹽埕,潑海水暴曬產鹽,“上可裕課,下資民食。”此外還有伐樟熬樟腦(熬製樟腦)、採金業等。鄭成功與鄭經繼承鄭芝龍的海商事業,在台灣大力經營海外貿易。鄭成功入臺後,清王朝嚴海禁,寸板不得入海,沿海地區“盡委而棄之”,海上交通貿易停頓。由此,鄭成功獨攬通海之利,他“通飭金、廈、銅山、達濠諸鎮,與民交易,無相詐虞,凡中國諸貨,海外之人皆仰給焉”。沿海商賈與民眾不顧海禁之令,運貨“潛通”鄭氏,供應大量各色貨物,然後再由鄭成功轉運,“通過販各國”。鄭成功通貿海外,同日本建立密切商務關係,“海外諸國,惟日本最富強,而需要中國百貨尤多……。又成功為日本婦所出,因以渭陽誼相親,有求必與,故鄭氏府藏日盈”。鄭經時,外張貿易,大興“販洋之利”,歲率數十萬金。按舊例,鄭經亦以廈門與達濠等地與內地商民交通貿易,“凡沿海內地窮民,乘夜竊負貨物入界(廈門)、雖兒童無欺……達濠貨手,聚而流通台灣,因此而物價平,洋販愈興。”永歷二十三年(清康熙五年,1666年),鄭經命洪旭造船販洋,他別遣商船前往各港,多價購船料,載到台灣,興建洋艘鳥船,載白糖,鹿皮等物,上通日本,製造銅煩,倭刀、盔甲,並鑄永歷錢下販羅、交趾、東京各處,以富國,“從此台灣日盛”。二十八年,鄭經差兵都事李德駕船往日本,鑄永歷錢並銅煩、腰刀、器械,“以資兵用”,令戶都事楊賢督造洋船,興販羅、咬留吧、呂宋等國,“以資民食”。當時台灣與日本的交通貿易關係最為密切,錦舍船,東寧船載貨往來日本不絕於海。鄭經為招來外國商人,特辟雞籠為商埠,城中有福州街,據說同日商人交易的場所,日本商人在這裡受禮待,許其僑居。是年八月,英國兩艘商船駛抵安平,求通商,鄭經命禮官接待,許開安平與廈門為通商港口。此時,歐洲國家在遠東的葡萄牙、荷蘭與西班牙“皆與台灣貿易,歲率數十萬金”。歐洲商人在台灣購買大宗“中國各貨”,載運回本國發賣,以牟利。在這種情況下,台灣成為遠東的世界貿易中心。由此可見,鄭成功與鄭經所行海外通商之策,“裨益國計民生者甚大。”當時台灣,“萬庶俱來”,軍費與行政、社會建設等項財政支出巨大,因興“通洋之利”,“故財用不匱”。由於通洋利溥,可增加財政收入,有條件實行“輕徭薄賦”之政,使民安居樂業,“故漳、泉人爭附之”。“從此台灣日盛,田疇市肆,不讓內地”。
(三)興辦文化教育事業
在歷史上,台灣曾經被人視為“海上荒島”,是因為島上經濟發展比較遲慢,文化教育未興。鄭成功經營台灣就是要改變其落後狀況。他“肇啟東土——勸學屯田,規模宏遠”。“勸學”目的在於興辦與發展文化教育事業。
要興辦文化教育事業,就得依靠文人儒士。鄭成功自海上起兵抗清以來,一向禮賢納士,忠義士大夫與文化儒士爭附其麾下。入臺後,“士大夫之東渡者蓋八百餘人”。他們到台灣備受鄭成功禮待,抗清志士太仆少即沈光文流落台島。鄭成功入臺後,“知光文在,大喜,以客禮見。”隨後,又有一批遺老儒士入臺。鄭成功,“令麾下致餼且以田宅瞻之”。這批人成為台灣鄭氏“幕府之多士”,他們在島上吹起一股強勁文風。鄭成功本人是文人,他的文章為“宇宙之文”,詩乃“稀世珍寶”。入臺後“頗事呤詠”,戰勝荷蘭侵略者的〈復臺〉詩“是一首正氣滿乾坤,光輝耀日月的詩作”。從歷史時空來說,這首詩遠勝岳飛的〈滿江紅〉詞,為我國詩詞史上的傑作。在鄭成功的推動下,沈光文也詩文“鳴海上”。“一時避亂之士,眷懷故國,憑吊河山,抒寫唱酬,語多激楚,、君子傷焉”。他們的詩作雖比不上〈復臺〉詩,但也是激昂悲壯的詩作。嗣王鄭經也是一位能詩善文的人,他的書文“曲稱其體”。從此,台灣“文運勃興”。
鄭成功收復台灣,制度初建,休兵息民,未遑,設立學校,他的“勸學”遺志,由其繼承人加以實現。永歷十九年(清康熙四年1665年)八月,陳永華向鄭經請建聖廟、立學校,並陳述此舉的迫切性與重要意義,他說:“夫逸居無教,則近乎禽獸——自當速行教化,以造人才,庶國有賢士,邦以永寧,而世運日昌矣。”鄭經從其議。於是擇地寧南坊,建明倫堂,翌年正月,聖廟建成,人稱“全臺首學”。鄭經以陳永華為學院,葉亨為國子助教,招生員教之,育之,“臺人自是始奮學”。其時,大陸鴻博儒士懷挾圖書,奔集幕府,橫經講學,以教秀士,於是“洋洋乎,濟濟乎盛於一時矣,”與此同時,又命各社設學校,聘請內地通儒以教子弟。規定兒童八歲入小學,課以經史文章。沈光文後來變服為僧,在羅漢門結茅以居,執教目加溜灣“番社”用漢文教授高山族子弟,傳授醫學知識,作出貢獻。
辦學造才,拔其優者,當官任職,是提高官員政治素質和理政能力的有效途徑和辦法。鄭經將父親鄭成功的招賢納士,改變為科班選拔秀士,即在台灣推行科舉考試製度,規定天興、萬年二州三年一試,州試有名者移府,府試有名者移院,各試策論,取進者入太學。三年大試。拔其尤者,補六科內都事。在台灣推行科舉制度,將島上的政治納入大陸的政治體系,這是具有歷史意義的舉措。從此,台灣的文化教育事業日益興盛,形成和加強海峽兩岸文化一脈相承的關係。
三、鄭成功在台灣建立同大陸一樣的政治制度及府縣行政機構。有些人不理解鄭成功建政的用意及其政權的性質。有人說他置六官“多僭帝制”,有的歷史研究者則認為他在台灣“建國”這種說法是不符歷史事實的。因為台灣鄭氏政權係於明朝,鄭成功將它作為歸屬大陸的地方政府。他及其繼承人始終奉尊明正朔,翊戴南明永歷帝,“奉朔勿替”,鑄造與使用永歷錢,刊行“永歷大統歷”。他們是永歷帝之臣,“鄭氏之時,朔望必朝,每有封拜,輒朝北向,望永歷帝座疏而焚之。君雖不在,不敢忘也”。對此,清初鄭成功同邑人夏琳在《閩海紀要》書中評論說,鄭成功“雖位極人臣……終其世不敢稱王(稱帝)。將卒之年,遙傳明主遇害,有勸其改年者。答曰:皇上西狩,存亡未卜,何忍改年?終身奉尊正朔”。他臨終時,在書室拜讀明太祖朱元璋祖訓,嘆說沒有面見先帝而逝。清朝康熙皇帝讚賞鄭成功的忠貞氣節。清朝統一台灣後,康熙皇帝即下詔書說:“鄭成功係明室遺臣,非朕之亂臣賊子,敕遣官護送鄭成功及子經兩柩歸葬南安,置守冢,建祠祀之”。並親撰輓聯,稱鄭成功為“海外孤忠”,賜“忠臣”匾,高挂在鄭成功故鄉石井鄭氏宗祠中堂,以表彰這位高風亮節的“海外孤忠”。我們在文章開頭說過,驅逐荷蘭殖民者、收復台灣,是鄭成功一生中最光輝的事跡。對此,海峽兩岸學者給予很高評價,認為這是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事件,是我國人民第一次戰勝西方侵略者的戰鬥,是我國人民第一次趕走西方殖民者,收復祖國神聖領土台灣的行動,“是中國人第一次收回歐洲人的殖民地”。鄭成功是這次軍事行動的統帥,他領導中國軍民打敗當時西方最強大的荷蘭侵略者,“於是鄭成功之威名,震乎環宇”。此後,荷蘭與西班牙殖民者不敢再凱視台灣。趕走侵略者,台灣人民得以致力發展經濟、文化、促進本島社會繁榮昌盛。
對鄭成功率領數十萬軍民開發與經營台灣的業績,後人謳歌讚頌,學者予以充分肯定。連橫在《台灣通史》中稱頌鄭成功領導軍民開發台灣,發展經濟,造福人民的豐功偉績:台灣固海上荒島,我先民入而拓之,以長育子孫,至今是賴……(環境險惡)而我先民乃冒險而進,剪除荊棘,以辟田疇,成都聚,為子孫百年大計者,其功豈可泯哉?延平入臺,建號東都,經立,改名東寧,是則我民族所肇造,而保守勿替者。然則我臺人當溯其本,右啟後人,以毋忘蓽路藍縷之功也。
對此,章炳麟在為《台灣通史》作序時,也發出同樣的讚頌聲:“偉哉!鄭延平之啟台灣也”!十多年前,台灣史跡研究中心編輯一部《鄭成功全傳》學術專著,陳三井先生錄出一篇題為《不朽的志業與精神》,副題《鄭成功的驅荷與開臺》,文中立論頗有見地,甚具新意。他說,“鄭成功的驅荷是有其長遠打算的,而其在台灣的拓展與建樹也同樣具有永垂萬世的意義。”鄭成功領導數十萬軍民進行大規模屯墾,發展農業生產,為台灣經濟繁榮與社會進步奠定了基礎。在政治方面,鄭成功建立中國人自已的政府,除原設的吏、戶、禮、兵、刑、工六官外,“並依照中國傳統的行政制度,改赤嵌地方為東都明京,設一府二縣。府即承天府,縣叫天興、萬年,以新港溪為二縣分界。這裡台灣設置郡縣的開始……而郡縣制度始源於中國,是中華文化的一環,台灣一向孤懸海外,甫入版圖,立即行使郡縣制,足以說明吾土吾民,台灣與大陸兩者血肉相連,文化相承的親密關係。”這裡還應補充說明一點的是,鄭成功入臺後,台灣人不再進荷蘭人辦的教堂,不再讀《耶教問答》和《摩西十誡》。為取代荷蘭人的宗教教育,鄭成功採取措施在島上傳播儒家學說,他招賢納士,禮待從大陸東渡台灣的鴻儒博士,讓他們講授經史;他倡導漢人與高山族子弟“勸學”。至鄭經時,繼承鄭成功遺志,在台灣推行大陸的學校與科舉制度,設學校,培育人才,舉行科舉考試,選拔人才,授官任職,以整飭吏治。對此,陳三井在其論文中作了頗具說明服力的論述:鄭成功“把大陸制度文化移植到台灣來,成為引導台灣社會發展的一種精神力量”。這種精神就是堅毅不拔氣概、勇於開拓、進取的精神與革命精神、愛國精神他引用德國學者魏斯(Dr. AlbrechtWirth)的話說:對於台灣,中國血統和文化的移入,“是一件劃進代的事件”,這事件在本島發展的歷史過程中“是最重要的”。因為鄭成功開臺,在島上“樹立各項宏規,為台灣未來的各項建設與發展奠下基礎……”。最後,陳三井先生說:“回顧我先人在台灣的發展和經營,民族英雄鄭成功的貢獻,特別值得我們的追憶和推崇”鄭成功開發台灣,為國家捍衛疆土,為台灣人民造福,蔭及後代子孫,因而尊稱為“開臺聖王”、“臺陽初祖”、“開臺第一偉人”。“有功德於民則祠”。鄭成功逝世後,台灣人民緬懷這位開臺偉人,建祠奉祀,據統計,全臺鄭成功神廟共有二百數十座,年節祭奠,長年香火不斷。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十月,福建將軍文煜、總督李鶴年、巡撫王凱泰、船政大臣沈葆楨等奏請朝廷為鄭成功追謚建祠,“以順輿情”,褒忠節。隨即在台南興建延平郡王祠。前年,世界鄭氏宗親總會籌集鉅資,在台北市興建一座規模宏偉壯觀的鄭成功廟,以緬懷先賢的忠精愛國精神及其開臺豐功偉績。
http://big5.huaxia.com/20040707/00219395.html
【延平郡王祠】
開山路是為紀念鄭成功開發台灣的德澤而得名,坐落其間的「延平郡王祠」是台灣最重要的鄭成功祠堂;祠旁的「民族文物館」收藏著許多台南文物,兩者均值得一遊。
祠堂小史
明鄭亡後,民眾對鄭成功念念不忘,暗中設廟奉祀,卻因政治顧慮,改稱「開山王廟」。直到清同治年間,欽差大臣沈葆楨來台籌辦防務,深入瞭解民意,才上疏朝廷,強調鄭成功是「明室遺臣」,而不是清朝的「亂臣賊子」,建議追諡建祠,列入祀典。朝廷核准後,官民籌募經費,從福州載來工匠、材料,將開山王廟擴建成 1棟台灣少見的「福州式」建築。名稱也改
為「明延平郡王祠」。 日治以後,鄭成功因與日本有血緣關係,所以倍受推崇,祠名被改成「開山神社」,增添不少日式建築風格,每年祭典更成為府城一大盛事。光復後,民國52年興工重
建,整體格局大致不變,建築則由福州式改為北方宮殿式,即今日的模樣。 圖片來源:
http://www.ylib.com/taiwan/tainan/city/middle/m35.htm
建築巡禮
走進延平郡王祠入口後,右邊綠樹成蔭,是一座幽靜的庭園;左邊則是民族文物館;而中間氣象巍然的 3 進雙護龍建築便是祠堂所在。
堂前石坊,原為日治神社所留的牌坊,光復後勒刻楹聯,改成現在形貌。正中「忠肝義膽」與三川門「前無古人」匾句,言簡意賅,點出後人對鄭成功仰慕之情。走進三川門內,四壁掛滿長短對聯,道盡鄭氏功業。三川門後為一寬廣的中庭,老榕蒼勁,綠蔭灑滿一地,形成幽靜而深沉的空間氣氛。東、西兩廡裡,鄭氏部將甘輝、萬禮塑像、明鄭諸臣牌位、儀仗、祭器默然陳列。中庭後便是正殿,樑柱、天花板彩繪鮮明,先賢名宦所寫的長聯短匾高掛四壁。正中神龕鄭成功塑像端坐其間,這尊塑像是名雕塑家楊英風根據省立博物館所藏畫像塑成,鄭氏蓄短鬚,表情堅毅。由正殿轉往後殿,後庭兩棵古梅傳說是鄭成功手植。後殿分為3部分,中間供奉翁太妃,即鄭成功生母田川氏的牌位;左右奉祀寧靖王與監國王孫鄭克 夫婦牌位,擺設簡單,氣氛清寂。
上圖為 台南 - 安平區 的相關圖片 來源 : http://www.ylib.com/taiwan/tainan/city/anping.htm
【四草砲台】
四草砲台靜倚在鎮海國小旁,成為其圍牆的一部分;牆上一字排開
10餘個圓形砲孔,是目前全台僅存道光年間所建的具有圓形砲洞的砲台。百餘年前,砲台面對的正是水闊形險的四草海
口,如今滄海已成陸埔。砲台前方的「大眾廟」,廟後是珍貴的「紅樹林保護
區」;而砲台周圍則是一望無際的鹽田和魚塭。
砲臺的創建
四草砲台別稱「鎮海城」,是清朝台灣兵備道姚瑩所議設的重要海防據點之一。清道光年間,一場大風雨,使台江地理形勢改變,原來可通航的鹿耳門港道淤廢,而位於南邊的四草湖則在此時興起,成為府城的外港;當時海上往來的大、小船隻皆改經此地,再進安平和五條港,四草地位因而日益重要。
道光20年(1840),中英鴉片戰爭爆發,為防英軍進逼台灣,姚瑩奏議在全台南北各地建17 處海口防禦砲台,四草砲台便是其中之一。從此,就和對岸的安平小砲台、後來興建的億載金城,共同防禦外敵並捍護台海航運的安全。
砲台規模
初建時的四草砲台,據說,擁有10座砲墩,墩外並挖有壕溝,為防止敵人涉水而入,還特別在壕溝內置放了 2 萬隻竹籤。最早的砲墩形式,原是「以竹簍儲沙,層層堆積」而成的臨時性砲墩,後來才進一步「易土以石」改為石壁,並將長度增加,而成為一座永久性的堅固砲壘。
大眾廟
位於砲台斜前方,廟貌富麗堂皇,廟內主祀鄭成功的武將──鎮海元帥爺陳澤;永曆15年(1661)陳澤協助鄭成功大戰荷軍於北線尾,殲滅荷軍300 餘人,居功奇偉。今廟旁另立有「海靈佳城」碑,並存放當年的數百名荷軍遺骨。登上廟兩側的樓台頂層,極目眺望,近處的四草風光、遠處的安平港鎮,盡收眼底。
【鹿耳門溪】
鹿耳門溪是300餘年前鄭成功驅荷復台時,最先進入的港道;今天,則是號稱台南市唯一未受污染的河川。不論過去或現在,鹿耳門溪都具有不容抹煞的重要意義。
「鹿耳夕照」是古來聞名的自然景觀,歷經數百年滄海桑田的變化後,今天來到鹿耳門溪,沿著溪岸漫走,抬眼所見,除了潺潺的溪流與西斜的落日依舊外,歸航的漁船、橫臥的竹筏和遍植河道的蚵棚,更為這條台灣歷史上地位特殊、影響至鉅的港道,增添不少漁村風光。
「鹿耳門」原來不是溪名,而是一條可供船隻航行的港道名稱,因形狀像鹿耳而得名 。道光年間,台江淤淺,原來浩瀚的汪洋,變成陸埔,而鹿耳門港道也歷經多次浮沉異遷,最後變成一條細小流長的鹿耳門溪。
今天的鹿耳門溪上最叫人印象深刻的景觀,要算是遍布河面的蚵棚和竹筏,這裡是台南重要的養蚵場之一。
【鹿耳門天后宮】
在台灣的媽祖廟裡,安南區的「鹿耳門天后宮」和「土城聖母廟」鼎鼎有名。數十年來,兩廟因相爭「正統」鹿耳門媽祖廟的地位,而名聞遐邇;加上鹿耳門媽祖神靈顯赫,長久以來,一直受到來自台灣南北各地信徒的矚目和尊仰。
正統之爭
鄭成功於明永曆15年(1661),率領大軍攻台,在全軍順利進入鹿耳門,繼而收復「熱蘭遮城」後,為感念軍船上的媽祖即時大顯神靈,「助我潮水、行我舟師」,就在當時的北線尾島登陸地附近,興建「媽祖宮」,奉拜請自湄州的隨艦媽祖。到永曆22年,其部屬又在安平另建一媽祖廟(今安平天后宮),做為民眾信仰的中心。
康熙58年(1719),官員與商民鳩資,大規模重建鹿耳門媽祖宮,改名為「天后宮」;並在廟的兩側建有左右文武館與僧舍數間,以供信眾往來住宿之用;從此,香客絡繹不絕,香火達於鼎盛。到了同治年間,因曾文溪改道,洪水成災,全廟被水沖毀。
此後,因鹿耳門附近地理形勢迭有變化,加上當年廟中的遺物陸續在「鹿耳門天后宮」和「土城聖母廟」附近被發現,因而引發了兩廟長達數十年的「正統」鹿耳門媽祖廟之爭,迄今未休。
鹿耳門天后宮
鹿耳門天后宮的建築雄偉壯觀、金碧輝煌,是民國66年起陸續擴建成的;而廟內所奉的媽祖神像,雕塑精湛且歷史悠久,彌足珍貴。
鹿耳門媽
正殿所祀的一尊小的媽祖神像。當地人士咸信,這尊媽祖神像就是當年顯靈,幫助鄭成功大軍順利攻進鹿耳門的隨艦媽祖;但是,也有人說,「安平天后宮」的 3 尊媽祖,才是當年的隨艦媽祖。鹿耳門媽的材質十分特殊珍貴,據說,是取大陸極罕見的萱芝材料雕造而成,已具近千年的歷史。雕刻手法脫俗勁健,應是出自名家之手:古相嫻慈莊嚴,圓潤靜謐,無論從任何角度看去,都帶著慈善的笑意,顯得既雍容又親切。
「八獅座」和「蟒龍身」,則是雕刻上的另一特色;座椅的前後基腳上,共刻 8 隻神態互異的獅子拱守,而媽祖神體的雙手、胸腹和裙裾等處則有蟒龍盤繞,靈動活現,十分獨特而少見。
【土城聖母廟】
土城聖母廟位於安南區北側城北路的「土城聖母廟」,主祀五府千歲與媽祖,佔地極其遼廣,號稱是東南亞規模最大的廟宇之一。土城聖母廟又稱「鹿耳門聖母廟」,現廟的前身原是「保安宮」,供奉五府千歲;民國49年,才改名為「鹿耳門聖母廟」,民國64年遷至現址,大興土木,廟貌煥然一新。
土城聖母廟目前共分3大殿;前殿是「武王殿」,主祀五府千歲,殿的左側擺有一艘五府王爺船。中間一殿是「媽祖殿」,供奉黑面軟身媽祖;最後一殿則為「大雄寶殿」,主神為釋迦
牟尼。三殿間的廟埕極為寬廣遼闊。
廟前左側,有兩塊清朝時府城三郊所立的「鹿耳門聖母廟界」碑;自鄭成功收復台灣後,鹿耳門一度是台灣、大陸間貿易的主要港口,三郊的貨物大多由此進出,並在當時的媽祖宮設有辦事處,統籌貨物、稅收等事,媽祖宮附近一時極為繁華興盛,三郊因而立碑紀念。
聖母廟每3年舉辦一次祈安香醮,廟內已有百年歷史的王船出廟遶境供信徒參拜,其中最特別的地方是:王船所經之處,信徒會做好各式各樣的點心吃食,供遊境人馬取用,這樣的傳統現在已愈來愈少見了。
來源----http://www.ylib.com/taiwan/tainan/city/middle/m35_a.htm(延平郡王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