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氏歷史(全文)

鄭氏歷史

鄭成功的出生背景image006鄭成功,乳名福松,原名森,字名儼,號大木。祖先來自光州固始縣(今河南首潢州縣),而後遷至福建,再至廣東潮州,最後定居於泉州南安縣,其父親鄭芝龍因來往於中日之間經

商,成為巨商,而後與平戶侯之家臣田川某之女(為鄭成功之母親)結婚,並於一六二四年(明天啟四年)七月十四日(陽曆八月二十七日)生鄭成功於日本平戶千里濱,一六六二年(明永曆十六年、清康熙元年)五月八日(陽六月二十三日鎮)死於台灣台南,共活三十九歲。

鄭成功姓名的由來:
鄭成功於一六三一年與母親及幼弟前往中國。那時的明王朝正是奄奄一息,崇禎皇帝於一六四四年自盡,明朝宗室迅即在南京擁立福王,即位成為弘光皇帝。可是,鄭芝龍所支image002持的南京政權,抵擋不住清軍攻勢,僅維持一年而亡,鄭氏又在翌年一六四五年於福州擁立唐王為隆武帝。此時已廿一歲的鄭森去拜謁隆武帝,皇帝授言:「朕以無女可賜妻與你為憾。應勿忘朕、盡忠義」。並賜給明王朝的國姓「朱」,名字也改為「成功」,這就是「國姓爺、鄭成功」的由來。

鄭成功的反清復明大業
清軍乘勢南進包圍福建,於一六四六年八月將隆武帝捕擄,以授官職為條件促鄭芝龍投降。雖經鄭成功反對,鄭芝龍於同年十一月答應投降。但是清王朝背信反將鄭芝龍送往北京幽禁,其妻田川氏則受清軍凌辱而自盡。獲知此噩耗,鄭成功在孔子廟前燒卻象徵士大夫的儒巾及儒服,立誓曰:「即日起,決心不做讀書人,要做一個軍人,為君國及父母報仇」。得知隆武帝死亡的訊息,逃亡在廣東肇慶的桂王於一六四七年即位,並改國號為「永曆」。是明王朝最後一位皇帝的永曆帝,被清軍追迫輾轉各地,一六五三年爵封鄭成功為「延平郡王」,於一六六一年亡故。明王朝壽終正寢之後,鄭成功及其族人仍繼續崇奉明朝的正朔「永曆」而不變,表示不承認異族滿清,立志「反清復明」。鄭成功後來顛覆荷蘭的台灣統治,遷移台灣,是為實現復興明王朝的計劃,結果給台灣帶來新的命運轉變。

鄭成功經營台灣:
鄭成功佔領赤嵌的「普羅民遮城」之後,立即著手劃分行政區域。首先把台灣全島改稱為「東都」,將遭破壞的遮蘭奢城周圍之地命名安平鎮。赤嵌及其周圍,也即今日之台南市一帶稱為承天府,北部設天興縣,南部設萬年縣,並在澎湖島設安撫司,完成由一府二縣一安撫司的行政規劃。又親自率領軍隊,往探原住民部落示威鎮壓。鄭成功以東都為明王朝的復興基地,並未僭越稱帝,僅停留於「藩主」的地位。荷蘭統治即將結束時,台灣的人口包括原住民與移民共約十萬有餘,其中移民據推測有二萬餘人。鄭成功的大軍及其家屬約三萬,可說是中國來台灣的最初的集体移民。由於人口急增,確保食糧成為焦眉之急。鄭成功採取的對策,乃是將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所有的「王田」沒收,移作新政權所有的「官田」。此外,對承天府與安平鎮以及天興縣與萬年縣的文武官員即除了配給官舍及兵舍所需之土地外,並按家屬多寡淮許其取得必要之土地,稱為「私田」或「文武官田」。至於駐在各地的部隊,在不侵犯原住民與移民所有土地的條件下,淮予開墾土地,稱之為「營盤田」﹝屯田﹞。因而以南部為中心的農地開拓一舉而擴大起來,尤其是大規模的「營盤田」多達四十幾所,食糧生產也因此而激增。這些農地開發與土地度,因開啟台灣的土地私有制度而引人注目。如此一來,鄭氏一族由從前的海上勢力伸張,如今陸上也擁有其勢力了。
鄭成功的死亡:
到台灣未滿一年,鄭成功反清復明的壯志未酬,於一六六二年五月結束了充滿波折的生涯

image004

,享年三十九歲。他死後,因讚許其趕出荷蘭人及開拓台灣的功績,移民崇奉他為「開山王」,在台南建立「開山廟」。及至清朝時代,於一八七四年得到敕許建廟為「延平郡王祠」,正殿奉祀鄭成功,後殿即奉祀其母田川氏。日本統治台灣時,把「延平郡王祠」改為「開山神社」,將鄭成功予以神化。

獲悉鄭成功死訊後,在廈門的鄭經立即趕往台灣。鄭經在台灣一旦完成繼承安排後又回到廈門,但遭到清朝和荷蘭的聯合攻擊,於一六六四年一月帶領約七千名將兵及其家屬遷台,這是鄭氏一族所代表的反清復明勢力由中國的總撤退。
鄭成功後代的經營:
鄭經遷台後,首先把東都改為「東寧」,原來的二縣變更為天興州與萬年州,澎湖島之外,北路和南路也設置安撫司。而且,又把承天府分為四個坊﹝街﹞與二十四個里等,進行行政區域的重劃分,在「坊里制」之下,著手戶籍制度的整理,成為「保甲制度」的重要基礎。然而,鄭經與父親一樣享年三十九歲於一六八一年病死。他十九年間在中國各地,為征戰絞盡心力,無暇關心政務,因此,所有政務幾乎全部委任鄭成功以來的重臣─陳永華
陳永華對鄭氏政權的台灣經營貢獻最大,隨著農地開發他確立土地制度、戶籍整理、並且籌設行政機構與制度,建立了鄭氏政權的基礎。他並積極進行住民教育以養成人材、推廣海外貿易以確保財源。做為「開山王」鄭成功的幕後功臣,陳永華的業績雖然幾被埋沒。然而,他的貢獻雖大,因為反清復明的國策,同時變成苛斂誅求的壓制,使台灣住民痛苦不堪。

鄭成功家族開發台灣所造成的影響:

鄭氏一族遷移台灣以後,清朝政府立刻對台灣實施封鎖,也即所謂「遷界」「海禁」政策。遷界是把廣東、福建、浙江、江蘇、山東等東南沿海五省的居民從沿岸往內陸遷移三十里﹝清代的一里為五七六公尺﹞。中間不但不淮居住或農耕,連進入也被禁止,海禁則是禁止漁船或商船的出入港規定。但是此封鎖政策,反而使與中國的走私猖獗,促進台灣海上貿易的發展。台灣成為對中國走私貿易的一大據點,貿易的利益因而大增。而且,飽受封鎖政策之苦的中國沿海尤其是福建、廣東的居民紛紛遷台定居,成為台灣人口急遽增加的原因。隨著人口增加,台灣的開發逐步有進展。北部淡水、基隆、今日之台北的一部分、還有桃園、新竹、大甲、苗粟、鹿港、彰化、北港、斗六、嘉義、新營、左營、鳳山、高雄、恒春等中央山脈西側一一被開拓,耕地面積也大幅地擴大起來。食糧生產顯著地增加,不但使台灣住民食糧能自給自足,而且也確保鄭氏政權對清朝作戰必需的兵糧充足有餘。一方面開發,另一方面鄭氏政權為籌措財源,向台灣住民徵稅不遺餘力,其苛酷比較荷蘭統治時代實有過之而無不及。鄭氏

image010

政權不但承襲荷蘭的人頭稅,又設相當於固定財產稅的家屋稅,甚至連豬舍雞舍也課了稅。居民被課徵的稅負擔,可說是苛斂誅求之極。鄭氏政權由海外貿易賺得巨大利益,加上由居民榨取稅收雖然財政很豊富,但是反清復明的軍事作戰頻繁,因此耗費巨大。居民因苦於重稅,怨嗟之念日增,終於對鄭氏政權產生絕望。

鄭成功家族內部的紛爭:
以反清復明為悲願、經常處於戰時体制的鄭氏政權,本應團結鞏固基本,然而實則其內部紛爭不絕。尤其最高統帥藩主的死亡引起族人及政權內部紛爭,削弱了鄭氏政權的團結。鄭成功猝死當時,在廈門的長男鄭經與在台的鄭成功胞弟、鄭世襲之間發生繼承之爭。鄭經因與弟弟的奶媽私通生子,引起父怒,雖未被處刑,但被認為缺乏藩主素質。因此鄭成功死後,鄭世襲立即被擁立為繼承者,鄭經獲悉立刻率領軍隊渡台,經過一番戰鬥才將繼承者王座納入手中。

 

參考資料:http://www.zhes.tn.edu.tw/webs/034/

 

 

 

經過欽差大臣沈葆楨向清廷的奏請,延平郡王鄭成功祠的正式建立在清光緒元年,並規定由地方官於春秋二仲致祭,祠的兩廡並配祀明季諸臣,後殿並祀鄭成功生母翁太妃、世子鄭經以及寧靖王。

 

早在臺南的延平郡王祠建立之前,鄭成功開臺的豐功偉績早已深入人心,而被民間崇拜為神,甚至他的部將有好幾個也受此待遇,民間不獨塑像祭拜,並且尊為「開山聖王」、「開臺聖王」,許多有關「國姓爺」的故事也在口頭上出現。清廷當時對鄭成功身後在臺灣所能發生的影響,防範是至為嚴密的,他的靈柩被「歸葬」福建南安石井原籍的,並在石井鄭氏家廟前面造上一個「靖海門」,上刻施琅受降畫像,以示鎮壓。他的嗣孫鄭克塽被送到北京隸入漢軍旗下,其餘諸將及明室諸王則分發到各省,有許多跟隨鄭成功來臺的忠義之士的後裔,也被沒收所墾的莊田,遣回原籍....但還是遏阻不了民間對他的崇拜。從連雅堂的《臺灣通史》記載,早年臺南就有「開山王廟」,即為今鄭成功祠的前身;埔里的內國姓莊、嘉義的碧雲寺,亦皆祀有鄭成功神像;淡水關渡,則有祀他的部將劉國軒、何祐、李茂的「三將軍廟」。

日據時代的調查,臺灣就有稱為「延平郡王」、「國姓爺」、「開山聖王」、「鄰國姓」、「開臺聖王」、「開臺國聖」等鄭成功廟宇五十七所,而「國姓爺」的故事更是遍及全臺,越傳越多,譬如臺灣北部應是他生前所沒有到過的,但鄉間也多有他的故事,即使在福建、域外也是一樣,故他成為一尊崇奉在民眾心頭上的神。

 

關於國姓爺的傳說,在臺灣約有以下這些:

 

()鐵砧山的國姓井--相傳鄭成功屯兵於大甲,以水多瘴毒,,乃拔劍斫地而得泉,味清冽;又傳說每年清明節前,有群鷹自鳳山來聚哭,不至疲憊而不止,因此被傳成是兵魂團結而成的;此山麓的田螺,斷尾能活。(見當地碑記)

 

()國姓塭和國姓魚--臺南七股鄉附近有國姓塭,傳說係世子鄭經所築,鄭成功很賞識虱目魚,曾獻請魯王嚐味,魯王賜名為「國姓魚」;又傳說國姓行軍至臺北新店,軍士無魚佐餐,天賜此魚,因而名為「國姓魚」。

 

()國姓餅--日據時代,在今臺北市衡陽路重慶路口有家商店專售國姓餅,據說是鄭成功為行軍士兵所準備之軍糧,香甜可口,每日供不應求。

 

()國姓蟯--淡水有國姓埔,產國姓蟯,據說此非本地所原有,乃鄭成功從福建帶來的。

 

()龜山島--宜蘭東邊海上有座龜山島,傳說鄭成功行軍至此,有大龜在海上吐霧,意欲吞噬士卒,鄭成功乃發槍射擊,於是大龜立化為島嶼。

 

()劍潭--臺北市圓山北首有劍潭,傳說鄭成功行軍至此,有巨魚興風作浪,阻擋前進,於是鄭成功擲佩劍刺魚,立時平靜,劍沈潭底,因而名之「劍潭」,每逢農曆十五之夜,劍會發出奇光,有船駛過劍光之上,也會被剖成兩半。

 

()鶯歌石--今臺北縣鶯歌附近舊名「三角湧」,上有巨石形如鶯歌(鸚鵡),相傳是鄭成功行軍至此,鶯歌吐霧成瘴,迷住去路,鄭氏發炮擊斷其頸,毒霧乃開,至今石上炮痕仍宛然。又與鶯歌石相對的有飛鳶山,鄭氏亦發炮擊斷其尖,至今亦有痕跡。

 

()玉山--相傳鄭成功曾自率步卒至山麓,帶回數塊白石。

 

()手植梅--在今延平郡王祠中有梅數棵,舊有標記,係移自鄭成功舊宅,當為鄭氏親手所植,然此梅已枯死,現又於原處補植新梅。

 

()赤嵌樓--原為荷蘭人所建的熱蘭遮城,在入臺之後,成為鄭成功的舊署。

 

(十一)鄭成功舊宅--相傳在今臺南市永福路永福國小內。

 

(十二)草鞋墩--在今臺灣省政府所在地的中興新村,原屬草屯鎮,相傳該鎮原名「草鞋墩」,當年鄭成功的部隊經過,脫下的草鞋堆積成一個大墩,至今尚在。另

image008

在臺北至桃園公路旁有座「尖山」,相傳亦是鄭成功部隊的草鞋積成。

 

(十三)以「國姓」為名的鄉村--在南投縣有國姓鄉和國姓村;在臺中清水街有國姓里;淡水有國姓埔;國聖井則在彰化市東北,係一小村。

 

 

 

http://content.edu.tw/senior/history/ks_rs/taiwan/god/ggod04.htm

 

 

 

延平郡王中國南明永曆帝1655年敕封鄭成功爵位。明朝諸侯王爵,一字王號為親王,如:福王秦王;二字王號為郡王,如延平王即為郡王等級。因此我們在書籍上常常看到的延平郡王,其實與延平王一般無異。

明朝的郡王並非世襲爵位,然而在鄭成功薨後,其繼承人鄭經鄭克塽仍襲用「延平郡王」封號,當時永曆帝已歿,南明政權實際上已不存在,所謂「延平郡王」實際上是台灣鄭氏王朝的國王之名號。但民間主要紀念與祭祀的「延平郡王」通常指的僅是鄭成功一人。

諡號

姓名

在位時間

武王

鄭成功(鄭森)

16611662

 

鄭襲

1662

文王

鄭經

16621681

 

鄭克臧

1681

 

鄭克塽

16811683

鄭氏向清朝投降之後,延平王的稱號當然也隨之消滅。在台灣清領時期之初,民間也不敢以「延平郡王」之名義奉祀鄭成功,直到清欽差大臣沈葆楨巡按台灣,才上書請建延平郡王祠,鄭成功才名正言順得以此稱號紀念。

及至台灣日治時期,因鄭成功有日本人血統,亦頗重視鄭成功,並未將祠廢除,僅將其改為開山神社,或許因民眾仍習稱其為開山王所致。直至二戰結束,國民政府統治台灣之後,再將開山神社改回延平郡王祠,並將原有閩南式廟宇,改建為華北式。

[編輯]延平王世系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B%B6%E5%B9%B3%E9%83%A1%E7%8E%8B

 

 

一六二四年(明天啟四年)八月二十七日(陰曆七月十四日)生于日本九州平戶,是鄭芝龍之長子,福建省泉州安南縣四十三都石井安平鎮。母為日本田川氏,名福松,回國後名森,號大木。

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是縱橫東亞、南亞海上的霸主。漢民族千年來是以陸權立國,對海上不屑一顧。明末的海盜、倭寇為患,不思根本鏟除,而以「片板不得入海」這種消極的方法處理。鄭芝龍從海盜晉升為大明的官軍,再而擁立唐王聿鍵為隆武帝,如此業已掌控國家命脈。

鄭成功在日本出生,七歲(一六三一年)時回到泉州,當時日本在幕府時代,女人是不准出境,所以只有鄭成功回來。十五歲入南安縣為「秀才」,再經考試,為南安二十個「廩膳生」之一,後拜浙江虞山大儒錢謙益為師。所以鄭成功不但能詩、能文,也擅長書法。同時他又耳濡目染父親的各種軍事活動,周邊也圍繞著歷經海上風霜的鄭芝龍親信。十八歲時與董夫人結婚,而董夫人係明禮部侍郎董颺光之胞侄女。次年生長子鄭經(乳名錦),及長到南京入太學,後由芝龍安排見隆武帝,芝龍原意是就近偵伺隆武帝,但隆武帝見成功貌偉,撫其背曰:「惜無一女配卿,卿當盡忠吾家,無相忘也。」 一六四五年隆武帝詔賜鄭成功賜姓朱,名成功,封忠孝伯,賜尚方寶劍便宜行事,掛詔討大將軍印。從此大家尊稱為「國姓爺」(Koxinga)。隆武帝也賜姓給鄭鴻逵之子鄭肇基,人稱鄭肇基為小國姓。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405102316690

 

請用解析度 1024x768以上,以求最佳瀏覽品質。網站管理員:竹塘國中 perseus.hsu@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