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領時期對南澳的開拓

午戰爭臺灣割讓給日之後,日本來臺接收,受到臺灣人民的抵抗,因此初期對臺的統治是以武力為主,等到接收工作告一段落之後,便以安撫開墾為主。而地處後山偏僻的南澳,之所以成為日人墾殖的目標,實是此地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然而交通不便(此時清朝羅大春所開之北路已經荒廢),又有泰雅族原住民的狙擊侵襲,官民死傷枕藉,想要順利招民屯墾,恐非易事。



圖片說明:臺灣日日新報在大正13年(1924)2月13日的報導,記錄移民屯墾大南澳計畫的情形。

於是在明治41年(1908),日本人決定推進大南澳隘勇線(此路從小南澳經蘭崁到大南澳),以壓制南澳蕃,沿線同時架設通電鐵絲網並修築隘路,在此同時又修築大南澳路(此路從蘇澳經東澳到浪速),於明治42年(1909)5月完工,最後終於迫使南澳蕃降服。

大南澳路


南澳路的開通,使得前往大南澳平原不再像以往那麼艱難,這裡又蘊藏豐富的礦產與樟腦,土地肥沃適合農耕,這些誘因使南澳成為外來移民者的天堂。日人在隘勇線與大南澳路沿線設了許多監督所、分遣所及隘寮和駐在所,方便管理。到了大正3年(1914)日人對太魯閣蕃進行討伐,又繼續推進隘勇線,這成為後來修築沿岸理蕃道路與東海徒步道的基礎。

 

漸具規模的開發

花路的修築與南澳的開發事實上息息相關,因為交通的開通,移民得以進入拓墾;因為原住民的降服,移民得以安居樂業。因此自大正13年(1924)開始,日人大量召募移民前往南澳。研究團隊成員中即有先人是在此一時期(據述為大正15年(1926))移居至南澳,落地生根。此後大量的移民陸續進入南澳,據與當地耆老的訪談,移入的族群以閩屬與客屬最多,以種植甘蔗、稻米為業,山區則以焗腦、抽籐為主,與自山區遷出的泰雅族群相處,亦有通婚者,南澳的開拓於是漸具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