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從頭  

 

考證, 南澳海岸地區出土的石棺、石斧等史前文物推斷屬於「繩文紅陶」/武荖坑系統/普洛灣型三重文。 因此,南澳早在2400~3400年前即有平埔族人居住, 後來根據日本民族學家研究,有平埔族猴猴社與打馬煙社移民陸續到達南澳。在這段期間,由於高山險阻,交通不便,大南澳產業形態多以漁獵、伐木、煮鹽為主。

清朝嘉慶17年(西元1812年),清朝設置噶瑪蘭廳,明定噶瑪蘭廳疆域之東南界為大南澳,及至1868年英人何恩在大南澳河口伐木建堡,清朝政府才正視台灣後山的開發重要性。

日本領台前21年之前,日本薩摩籓人樺山資紀即對台灣東部產生極大興趣,加上滿清表態「蠻夷之地,化外之民」,聽到這樣的說辭,樺山資紀即有以大南澳為根據地進取台灣的計劃。 南澳本來就是一個世外桃源,三面環山,一面向海, 出海口並有龜山作為天然屏障, 當時還是海軍少佐的樺山資紀是最清楚這件事實的人,雖然精心擘劃並會見南澳五社頭目, 但是計劃終因清廷阻擾而終止。 樺山資紀因為對台灣的了解透徹,成為第一任台灣總督。後來日本對大南澳的開發建設也居功爵偉,尤其以大正12年台北州移民計劃最徹底。當時由北台灣各地告示招募移民, 將有意願的墾民分為五組移民團體,分別是蘇澳組、宜蘭組、新竹組、淡水組、頭城組。計劃開田500甲、移民2千名生產稻米可供一萬人食用。自此以後,南澳人口及稻米產量年年提高,遂成台灣東部富庶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