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猴媽祖 眾神文物 媽祖文化季 訪談報導 參考書目
 

屏東舊名「阿猴」

在那個尚未開發的年代,屏東平原的景象雖已不可考,而在明嘉靖年間就有阿猴林社,那麼「阿猴」一詞至少存在了四百多年。 一般認為「阿猴」應是由平埔族音譯而來,當時馬卡道族系的平埔族在南台灣有所謂「八社」,即包括上淡水、下淡水、阿猴、塔樓、茄滕、放索、武洛、力力等地,其中阿猴社的位置,依據乾隆29年「重修鳳山縣志」的記載:「阿猴社在(縣東南四十里)」,應是在現今左營舊城東南方四十里處。在簡炯仁教授所著的「屏東平原的開發與族群關係」一書中就提及,清康熙61年曾在鳳山八社外規劃一條「番界」,曾指出阿猴社之行政區域地位,即現在之屏東市。

「阿猴街」的發展

則是在康熙末年以後,在阿猴社領域內建立起來的漢人市集。乾隆23年(西元1758年)的「續修台灣府志」,已經有「阿猴街」一詞。簡炯仁教授的書中提到乾隆29年的「重修鳳山縣志」,屏東市慈鳳宮在當時即被稱為「鳳山縣阿猴街天后廟」。

阿猴城如今在屏東縣立中山公園內有還有唯一的遺址--朝陽門,根據朝陽門的歷史,阿猴城建於清道光16年(西元1836年),原為防番匪與械鬥,民間私下建築的守望之城,當時有東西南北四座城門,後來日據時代為了修築道路,拆除了大部分的城牆,如今僅存「東門」,即是「朝陽門」,如果以屏東火車站、慈鳳宮為市中心,朝陽門為東門:現代人或可想像當年阿猴城牆與東西南北門的面貌。

先有媽祖宮、後有港口城市

對照慈鳳宮的歷史,阿猴媽祖早在清乾隆2年(西元1737年)即動工興建,一百多年後,清光緒19年(西元1893年)盧德嘉的「鳳山縣采訪冊」記載:「天后宮,一在阿猴街(港西),縣東二十里,屋十四間」。可以窺見,慈鳳宮在當時已是頗具規模的廟宇。以前的人謂「先有媽祖宮、後有港口城市」,在阿猴城同樣可以印證,當年漢人移民來台先是建廟(西元1737年)以慰心靈,後足建城以禦番匪(西元1836年),媽祖廟與守望城牆同樣具有讓信眾安心的作用,而慈鳳宮就位於這個城市的心臟成為阿猴城民的心靈寄託。

清朝年間,屏東地區含阿猴社等地,均劃屬於鳳山縣治(今高雄縣),日據時代,屏東劃屬台南縣,置阿猴、內埔、潮州、東港、恆春等辦務署,一直到民前11年撤銷務署,當時的日本政府在屏東成立「阿猴廳」,轄屬內埔、潮州、東港、恆春等支廳,而「阿猴」地名則一直沿用到昭和八年(西元1933年):經過當時的日本政府對外徵名,才改為「屏東」,意指在半屏山以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