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術探源(歷史)
國術名詞的誕生:
武,現在說法稱做“止戈”,古代說法則是“拿起干”。因此依照中國的說法武術就是
止戈(防護)的方法,或是使用武器(戰鬥)的方法。民國17年,南京中央國術館成立,成立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大中國的武術系統可以有一個整合與統一的制度傳承。“國術”一詞即是來自此地的。

起源:

中國功夫的起源,從古文獻的記載和考古學實物的發掘相印證,在史前時代,人們為了獲取生活所需和適應大自然的適者生存條件,因應人與人爭、人與獸爭,逐漸學會了使用拳打、腳踢、摔絆、擒拿等動作。並且在原始社會裡的節慶或祭典儀式中,常有干戚舞、大武舞、弓矢舞、矛舞和角觝舞的活動,這都是搏鬥技巧動作所組合成套的運動形式,是以歌舞來顯示武勇凱旋,展示榮耀,也是「武術套路」最早的起源。

另外私有制萌芽後,部落間的戰爭使格鬥的技術不斷發展,在激烈的生存博鬥,要求一定要有必勝的攻防格鬥技能,經過實際演練並能自覺的運用,這就是功夫的萌芽。


稱謂:

中國功夫在各個時期都有不同稱謂,例如在夏、商、周時稱為拳勇、手博、相高、角力;春秋戰國時稱技擊、相博、手戰;秦漢三國時稱武藝、角抵、摔胡、手博、手格、長手等;魏晉南北朝時稱武術、講武、相撲、拳法等;隨唐時期稱拳捷、試撲、手搏、相搏等;宋朝時稱武藝、武技、相搏、手搏、打套子、角抵等;明朝時稱白打、使拳、使藝、拳法等;清朝稱把式、對力、對拳、武藝;而民國以後稱國術、武術、國技、把式、八式、操扁卦、功夫等。

現在我國稱為國術,大陸稱為武術,國際間最為流行的通稱則有中國功夫(Chinese Kung-Fu)、國術(Chinese Kuo-Shu;Martial Arts)、武術(Wu-Shu)等三種。


分類:

中國武術隋唐以後分少林、武當兩大門派,每派又分許多門類。少林為外家,武當為內家;少林是由剛練到柔,武當是由柔練到剛。二派剛柔相濟,殊途同歸。

中國武術門類繁多,大略可分徒手器械兩種。其中徒手部份包括各門派的拳法、摔跤及擒拿等;而器械部份則包括各種長短兵器,以及輔佐器械之大小暗器等。

如再細分,徒手部份依長江為界劃分南、北兩派。南派特別注重手技之鍛鍊,故稱「南拳」,其中著名門派有詠春、白鶴、洪家、蔡家、佛家、李家、白眉、及蔡李佛等;至於北派之動作較為粗獷,著重腿法之訓練,故稱「北腿」,較著名之門派有太極、八極、螳螂、形意、八卦、羅漢及長拳等。

器械部份則可區分為長、短兵器兩類,其中長兵器係指需要雙手運使之槍、棍、耙、戟、斧、及叉等;而短兵器則指單手運用的刀、劍、柺、鞭、鉤、及棒等。如今武術界公認之「四大兵器」為刀、槍、劍、棍。


資料來源: 1. http://www.socialwork.com.hk/sport/wushu/index.htm
  2. http://140.127.119.12/Chinese/page/class/c03.htm
 
 
武武生風 國術探源之旅(力行國小)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