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沿街收撿字紙想像圖
清代沿街收撿字紙想像圖



 

 

 

 


        台灣惜字風俗之濫觴,始於清代的首善之區─台灣府城〈今台南市〉,據乾隆年間所修《重修福建台灣府志》記載:「敬聖樓,在南門外。雍正四年拔貢施世榜建,敬祀文昌帝君。。」;另外在〈人物志〉中也記載:「施世榜,字文標,鳳山人,拔貢生。…嘗建敬聖樓於南門外,以拾字紙。」由此又可以知道,這座惜字亭的建造宇文昌帝君的信仰有所關連,並且也已僱工撿拾字紙至亭焚化。依據近人統計結果指出,有清一代,僅只府成一地所建造的惜字亭就有十五作之多。
        清代台灣各地處理字紙灰的方式大都大同小異,只是各地所定恭送聖蹟的年份有所差異,其中有些地區是一年一次,有的則長達十二年。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各地除了惜字廷的設置外,也多有惜字會的組織,依附於書院、地方私塾或學堂中,因此,反過來說,惜字亭的存在,似乎也正象徵了該地文風的昌聖。至於惜字亭的建造及僱請工人以撿拾字紙的經費來源,則大都是依靠惜字組織募捐而來的,不過也有獨立出資者;有些地區也有信徒自動義務擔任撿拾字紙的工作。
        然而,清代各地所建造之惜字塔亭,隨著惜字風俗的淡化而被棄置不用,之後又因年久失修以及戰火波及,傾頹者不少,有的甚至被改建成寺廟的金紙亭,能由民間鳩金重修保存者,百不及一。目前各地所存者,就所知有如:竹山鎮敬聖亭;鹿谷鄉聖蹟亭、樹林鎮聖蹟亭、泰山鄉敬文亭;車城鄉敬聖亭、鹿港鎮聖蹟亭、員林鎮敬聖亭、和美鎮字紙亭、佳冬鄉聖蹟亭、桃園南崁聖蹟亭、大溪連座山觀音亭奎星樓、大溪齋明寺、中壢新街聖蹟亭以及著名的龍潭聖蹟亭等等。
        漢人社會裡特有敬惜紙字觀念是來源於對倉頡造字的體念以及對其之尊敬。這種觀念的具體行為辨識對於有字跡的紙張,絕不可以隨意丟棄或任其玷污,進而形成所謂的「惜字」風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