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濃瀰濃庄敬字亭
█ 建造年代: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
█ 供奉神祇:魁斗星君、大成至聖孔子、制字倉頡聖人、梓童文昌帝君、朱衣星君
█ 建築型式:六角形三層
█ 所在位置:高雄縣美濃鎮中山路與永安路交叉路口
瀰濃庄敬字亭位於高雄縣美濃鎮下庄中山路與永安路口,建於乾隆四十四年(1779),農曆十月初三興工,共用了九十四個工作天才完成。
瀰濃庄敬字亭的興建,相傳是庄民梁啟旺見瀰濃庄字紙果皮滿地,遂提議興建敬字亭以推廣惜字風俗及維持環境清潔,而由當時的右堆總理林長熾先生自已出資並四處募款籌建。所用的福州磚(約一千餘塊)乃自安平港購回、石灰七十餘包來自岡山阿公店,其他砂石則在附近河壩邊取用。人工方面則派推役每天十人輪流做工,水泥由全在原鄉蕉嶺的鄧大豬所提供,同時也帶來他的兩個愛徒共同參與。
完工後,林長熾總理組成一個字總會,上庄、中庄及下庄分別有兩人負責奉祀敬字亭的聖人香火,煎神茶等工作則派右堆司兵馬之全擔任,馬路上的豬牛糞及其他穢物則由右堆的司糧隊長率堆兵每天清掃至田園圃角作為堆肥,從此庄容大為改善。
完工後的敬字亭於嘉慶末年第一次修葺,光緒十五年(1889)第二次重修。光緒二十一年(1895)台灣割讓日本,日軍與六堆義軍交戰,敬字亭毀於戰火,翌年重修至今。
瀰濃庄敬字亭現有規模為六角形,依磚疊澀收分工分成三層,由下而上為亭座、亭身、亭頂三部分。亭座內部中空,每面作裝飾性之壁堵,以雕刻或彩繪表現,中間以尺磚封砌,僅背面保留一進風口。亭身又分上方疊澀收分處另有彩繪作法。
上層亭身正面設有矩形爐口,爐口上方及左右有書卷形門額及對聯亦已風化得無法辨識,其他各面作法與下層亭身類似,唯因磚砌收分之效,亭身愈往上層愈內縮。此層亭身原設有倉頡、至聖先師及文昌帝君神位,但已佚失;現在亭的下方另設有魁斗星君、大成至聖孔子、制字倉聖人、梓童文昌帝君、朱衣星君的神位供人膜拜。
亭頂為盔(轎)形,六條垂脊延伸,脊端反曲於卷雲收頭,亭頂有一泥塑的葫蘆,構造為翹脊磚疊澀成拱殼頂,表面以灰漿覆蓋。此外,瀰濃庄敬字亭尚有外牆墩,以新制的紅磚疊砌而成,外表再加以砂漿粉刷,圍繞著亭身成六邊形。
|